大鱼与名字的差距
最近的大热的新海诚的《你的名字》,热到有朋友日本旅行顺带看了电影,即便看完整部片子,完全没明白讲了什么故事,因为没几句听得懂,但依旧对其画面和音乐赞不绝口。
于是回想起几个月前的《大鱼海棠》,画面唯美还遍洒中国元素,上映前就在其身上按上了许多标签。但该片的结局如何,是否符合强加其身上的诸多赞誉,那便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至少,从豆瓣的评分上来看,与《你的名字》的差距不止一星半点。
这让我忍不住带着比较的心思,再一次观赏了《大鱼海棠》,除去狗血剧情外,看看我们还差了点什么。
画面
国产动画的画面从来就不差于国外,从几十年前的大闹天宫到近些年经常给好莱坞代工就可之一二,区别在于是否用心做,如果你眼里只有喜洋洋和熊出没,那我也是没辙了。
镜头
动画毕竟是动态的画面,因此才有摄像里面的推拉摇移。将一个小框框里的画面如何完整的呈现给观众,绝对是一门手艺活。正如有人说的,不是拿着摄像机晃两晃,就能拍出谍影重重中的即视感和紧张感的。真人电影还可能有摄像中的限制,而动画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动图,也更加考验功力。和《大鱼海棠》稳定甚至呆板的画面移动相比,名字画面的跳跃、旋转,缓急使用的熟练度,有着岛国动漫几十年经验的沉淀,大鱼简直处在摸索期,尤其是一些镜头转换的连贯度上,有些惨不忍睹。
(其实有时候镜头感这东西,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就像老朴的《小姐》,真不好看,但就是拍得很好看,画面的颜色,全景的展示,角度的选择,情节的转换,特别有电影的自觉。就是不知镜头感是否可以靠学习来弥补还是只能靠天赋)
音乐
《大鱼》的音乐其实挺不错的,只是与剧情有种疏离感。而名字的音乐,即便镶嵌在旁白中,完全不影响剧情发展,不会让人跳戏,其中几次打断剧情的歌曲还恰到好处的延续了悬疑性。
剧本
这东西完全是软肋。从几分钟靠画面取胜的小短片,延长至影院片,需要加入很多情节来充实,特别需要一个整体性意识来组织。《疯狂动物城》做减法,删除了很多同性格同类型对剧情发展没有必要的角色。而大鱼一直在填充直至臃肿。名字故事的前后伏笔的呼应,几次剧情的反转,前面看似不必要的交代,在后面的故事发展中都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合理性。这个网上的吐槽太多,就不累述了。
于是回想起几个月前的《大鱼海棠》,画面唯美还遍洒中国元素,上映前就在其身上按上了许多标签。但该片的结局如何,是否符合强加其身上的诸多赞誉,那便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至少,从豆瓣的评分上来看,与《你的名字》的差距不止一星半点。
这让我忍不住带着比较的心思,再一次观赏了《大鱼海棠》,除去狗血剧情外,看看我们还差了点什么。
画面
国产动画的画面从来就不差于国外,从几十年前的大闹天宫到近些年经常给好莱坞代工就可之一二,区别在于是否用心做,如果你眼里只有喜洋洋和熊出没,那我也是没辙了。
镜头
动画毕竟是动态的画面,因此才有摄像里面的推拉摇移。将一个小框框里的画面如何完整的呈现给观众,绝对是一门手艺活。正如有人说的,不是拿着摄像机晃两晃,就能拍出谍影重重中的即视感和紧张感的。真人电影还可能有摄像中的限制,而动画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动图,也更加考验功力。和《大鱼海棠》稳定甚至呆板的画面移动相比,名字画面的跳跃、旋转,缓急使用的熟练度,有着岛国动漫几十年经验的沉淀,大鱼简直处在摸索期,尤其是一些镜头转换的连贯度上,有些惨不忍睹。
(其实有时候镜头感这东西,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就像老朴的《小姐》,真不好看,但就是拍得很好看,画面的颜色,全景的展示,角度的选择,情节的转换,特别有电影的自觉。就是不知镜头感是否可以靠学习来弥补还是只能靠天赋)
音乐
《大鱼》的音乐其实挺不错的,只是与剧情有种疏离感。而名字的音乐,即便镶嵌在旁白中,完全不影响剧情发展,不会让人跳戏,其中几次打断剧情的歌曲还恰到好处的延续了悬疑性。
剧本
这东西完全是软肋。从几分钟靠画面取胜的小短片,延长至影院片,需要加入很多情节来充实,特别需要一个整体性意识来组织。《疯狂动物城》做减法,删除了很多同性格同类型对剧情发展没有必要的角色。而大鱼一直在填充直至臃肿。名字故事的前后伏笔的呼应,几次剧情的反转,前面看似不必要的交代,在后面的故事发展中都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合理性。这个网上的吐槽太多,就不累述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