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莫干山,每一间民宿都是旅行目的地!
旅行中,落脚的酒店会占据行程几乎一半的时间,很多时候往往被旅行中的你忽视其重要性,只是简单地把“酒店=睡觉”。提倡旅行情境主义的陌上客,可不会这样简单地看待给我们提供睡眠的这个场所。睡觉之外,待在酒店,不用走太远,不用担心繁杂的旅行计划,酒店便是旅行的目的地,莫干山便是这样的存在,那里的酒店民宿叫作洋家乐。
在莫干山,住宿就是旅行的目的地。2012 年,《纽约时报》刊登全球最值得去的45 个地方,其中推荐中国莫干山的理由,概述了其在一个世纪中的辉煌时光:“20 世纪初,距上海3 小时路程的莫干山,以其猗猗绿竹,青翠山野,成为社会精英遁世休养的宁静之所。富裕的外国人首先在莫干山兴起土木,建立石墙别墅和网球场。紧随其后的是以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为代表的本土权贵。”在莫干山众多洋家乐中,我们挑选了几家,每家都能成为旅行中的目的地。
#01
法国山居
2005年,在上海工作的法国人司徒夫和太太来到莫干山,被美不胜收的山林环境打动,租下竹林和茶厂之间的老房子,作为家人和朋友聚会的私人场所。随着莫干山度假游客的增多,司徒夫将这里改造成为对外经营的精品度假酒店。
酒店位于仙人坑山谷的小型盆地中,四周隆起的山脉、环绕的茶园、山坡上的竹林和玫瑰园,都成了酒店得天独厚的景观;曾经是仙人坑茶厂的老厂房,现在被改造成主楼餐厅和Launge Bar主体。
餐厅提供的是地道法餐;客房是高档欧式别墅的路子,古老的木质地板、白色大理石柜台、黄铜支架、手织地毯、老式花砖、超大的浴室和浴缸……这些元素几乎与莫干山上建于民国时期的“高官”别墅一脉相承。
整个酒店只有四十间客房,极好地保证了私密性,避开人潮、悠闲地享受度假时光不是问题。很多人说,法国山居几乎就是一个“平移”到莫干山的法国乡村庄园。
#02
西坡山乡度假
穿过劳岭隧道,就到了西坡山乡度假所在的莫干镇劳岭村岭坑里。西坡创始人钱继良还原了自己理想中乡下“家”的样子。西坡所有的建筑都应该跟当地建筑一样,完全融入环境。
四周郁郁葱葱的竹林,阳台推窗可见的绿意,是西坡每一栋老房子最原始的“标配”。在房间内,竹子和木头是用得最多的元素,用竹子搭的浴巾架子,用树枝做的门把手,甚至就地取材用树墩做的木桌子等,随处可见。
家的概念中少不了家人——妈妈亲手烧的菜,家人的温暖与呵护,于是西坡提供给客人的“家味”,变成了“阿姨的菜”和“24小时、一对一、全方位”的管家服务。阿姨是本地人,善于选取当时当地新鲜食材,烧出一桌地道农家菜,而24小时管家 “陪聊、陪玩”,是最佳向导,也是最适意的朋友。
在西坡,民宿不仅止于“宿”,这里还有丰富的在地旅行体验。山林漫步,了解在地村落历史与故事;稻田体验,插秧与收获的农家生活;林间慢宴,在最美的山头吃一顿最美的餐;蔬果采摘和牧场体验,与牛羊为伴,品尝最新鲜的蔬果。
#03
莫干山居图
莫干山居图的前身是德清县筏头乡庙前村的大会堂。2011年,创始人朱锦东转了莫干山多圈后选中它:房子朝正南,前方溪水潺潺,正面山谷郁郁葱葱,屋后五六百年的银杏树。
莫干山居图里的挑高大厅,虽然构架传统而粗糙,却没任何遮挡,空间感、框架和面积,最适合做展览展示。
400多平米的空间,近10米高的书墙,陈列上万卷图书,一些是朱锦东自己买和读过的书,一些是朱锦东出版公司做的书,还有一些珍藏版,如鲁迅手稿等。一楼展示朱锦东的私藏——产于浙江的龙泉青瓷,还有悬墙而立的巨型书法。专门辟出一角的咖啡屋,最适合就着时光阅读。
选择莫干山居图作为度假目的地的客人,即使不是文化圈里人,也是喜欢文化、热爱阅读之人。因此在这里,旅行者总会找到和自己圈子熟悉或者接近的气息。
#04
翠域木竹坞
翠域木竹坞选址筏头乡大造坞村的木竹坞,这里十分偏僻,进村需先经过一公里竹林,村庄原始封闭,是相当私密型的度假落脚地。
这里的设计融合了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和中国设计师们的不同概念。不仅有对颜色的大胆运用,橙色被大量运用在墙面、咖啡酒吧的柱子等,与门框的绿色和外面的翠绿景致形成视觉上的差别。
还有保留了浙北黄泥土墙的淳朴风格的设计。窗格特地放小,在保持基本采光的准则下,收敛出一种幽深的宁静感。某些别墅完全被翠竹包围,旁边就是溪流,远看如一幅山水画。设计师的思路,是把最好的风景留给共享的大厅。客厅和开放式厨房相连,随时可以取景拍时装剧,或拍美食视频。
运用多国设计师,翠域希望每一栋楼都能赋予设计师鲜明的性格和生活体验,并且,不同的设计风格亦区分出不同客群。不同偏好的旅行者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入住房间。
#05
无界莫干
无界莫干同样位于大造坞村,最大的特色是隐秘,于竹林山坳间,每间房都有一面落地窗,享受绝美山景。
无界莫干的建筑外立面较为现代,有一部分“挑”出来,如悬在半空。室内装修以简约的青水泥为主,设置大量留白。
无界的建筑理念是“建筑需最大限度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此,无界尽量保留室外的原生态植被,如老桑树、栗子树等,让无界莫干如原生建筑一般“长”出来,于是才有了“树枝紧贴玻璃、触手可及板栗树、出门便遇竹林”的种种景致。
住在无界可以和享受民宿主人私藏的当地徒步线路,还有专门的小地图,一起探索本地文化。其中到村里去串门,与村民打招呼,把自己变成山里人,过当地人的节庆习俗,把这里当做旅行中的另外一个家。
#06
大乐之野
位于莫干山的大乐之野,开创了不少莫干山洋家乐的先河,最早在卧室里应用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这种玻璃窗看起来好看,实则非常考验保温和隔热功能。
还有一个露天温泉,源于民宿主人在新西兰Wanaka小镇民宿的一次美好体验,泡在露天温泉里,抬起头来,就是漫天繁星。同样民宿的客厅设计了欧式壁炉,让冬天的室内也不觉得冷。
在大乐之野停留,可以享受到莫干山本来就有的“山居生活”“江南水乡”等,那种面朝青山绿野的生活,过起来就是一种享受。
#07
云溪上
云溪上民宿的主人余味,十来年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历练让他在业内颇受认可,他的“新中式”设计风格,在一片现代感的设计中很容易脱颖而出,云溪上便是如此的作品。
作为专业者,余味对自己民宿的设计,要求近乎苛刻,这使得“云溪上”处处散发一种琢磨过的精确与精致,并且,它可能是余味设计观念最彻底的一个展演样板。
他追求建筑本身与环境的融合,环境是主体,建筑不能破坏环境所传达的整体意境,于是便有了民宿一号楼:身处竹林之中,保持了当地民居特色的外观,颜色果断地采取了白色,极力使建筑不打扰乃至融入自然静谧的绿色竹林。整个民宿的内部,素雅的白色都是主基调,隔断与摆饰的风格都偏中式审美,绝不以喧闹来刷存在感。
住在云溪上,仿佛徜徉在森林的海洋中,触手可及的自然景致,不用出房间,便能够享受身在此山不知何处的错觉。
#08
在双桥
位于莫干山南麓的“在双桥”民宿,同时也是主人的家,其亲切的生活气息,与莫干山众多实则以“酒店”形式运行的“洋家乐”区别开来。
“在双桥”朴素、简约,不装腔作势,而是强调原生态、低碳环保、接地气。“在双桥”客房不多,这样的规模恰好可以保证客人得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温度,带着家与家人的氛围的。
为了强调“人性化”关怀,“在双桥”的家具、装饰品都是民宿主人找来工匠特制的手作品,相对于工厂流水线上的商品,手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价值会越来越凸显,它的独特性、温度和质感,与她希望通过民宿带给客人的感受是一致的。
甚至民宿都可以被视为一种“手作”,手作可能会有瑕疵,却难能可贵地充沛于匠人的温度及情感的美好。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与大都市不同的民间传统之美。
可关注@海峡旅游官方微博或者微信搜索“海峡旅游”“陌上客旅行”
在莫干山,住宿就是旅行的目的地。2012 年,《纽约时报》刊登全球最值得去的45 个地方,其中推荐中国莫干山的理由,概述了其在一个世纪中的辉煌时光:“20 世纪初,距上海3 小时路程的莫干山,以其猗猗绿竹,青翠山野,成为社会精英遁世休养的宁静之所。富裕的外国人首先在莫干山兴起土木,建立石墙别墅和网球场。紧随其后的是以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为代表的本土权贵。”在莫干山众多洋家乐中,我们挑选了几家,每家都能成为旅行中的目的地。
#01
法国山居
![]() |
2005年,在上海工作的法国人司徒夫和太太来到莫干山,被美不胜收的山林环境打动,租下竹林和茶厂之间的老房子,作为家人和朋友聚会的私人场所。随着莫干山度假游客的增多,司徒夫将这里改造成为对外经营的精品度假酒店。
酒店位于仙人坑山谷的小型盆地中,四周隆起的山脉、环绕的茶园、山坡上的竹林和玫瑰园,都成了酒店得天独厚的景观;曾经是仙人坑茶厂的老厂房,现在被改造成主楼餐厅和Launge Bar主体。
餐厅提供的是地道法餐;客房是高档欧式别墅的路子,古老的木质地板、白色大理石柜台、黄铜支架、手织地毯、老式花砖、超大的浴室和浴缸……这些元素几乎与莫干山上建于民国时期的“高官”别墅一脉相承。
整个酒店只有四十间客房,极好地保证了私密性,避开人潮、悠闲地享受度假时光不是问题。很多人说,法国山居几乎就是一个“平移”到莫干山的法国乡村庄园。
#02
西坡山乡度假
![]() |
穿过劳岭隧道,就到了西坡山乡度假所在的莫干镇劳岭村岭坑里。西坡创始人钱继良还原了自己理想中乡下“家”的样子。西坡所有的建筑都应该跟当地建筑一样,完全融入环境。
四周郁郁葱葱的竹林,阳台推窗可见的绿意,是西坡每一栋老房子最原始的“标配”。在房间内,竹子和木头是用得最多的元素,用竹子搭的浴巾架子,用树枝做的门把手,甚至就地取材用树墩做的木桌子等,随处可见。
家的概念中少不了家人——妈妈亲手烧的菜,家人的温暖与呵护,于是西坡提供给客人的“家味”,变成了“阿姨的菜”和“24小时、一对一、全方位”的管家服务。阿姨是本地人,善于选取当时当地新鲜食材,烧出一桌地道农家菜,而24小时管家 “陪聊、陪玩”,是最佳向导,也是最适意的朋友。
在西坡,民宿不仅止于“宿”,这里还有丰富的在地旅行体验。山林漫步,了解在地村落历史与故事;稻田体验,插秧与收获的农家生活;林间慢宴,在最美的山头吃一顿最美的餐;蔬果采摘和牧场体验,与牛羊为伴,品尝最新鲜的蔬果。
#03
莫干山居图
![]() |
莫干山居图的前身是德清县筏头乡庙前村的大会堂。2011年,创始人朱锦东转了莫干山多圈后选中它:房子朝正南,前方溪水潺潺,正面山谷郁郁葱葱,屋后五六百年的银杏树。
莫干山居图里的挑高大厅,虽然构架传统而粗糙,却没任何遮挡,空间感、框架和面积,最适合做展览展示。
400多平米的空间,近10米高的书墙,陈列上万卷图书,一些是朱锦东自己买和读过的书,一些是朱锦东出版公司做的书,还有一些珍藏版,如鲁迅手稿等。一楼展示朱锦东的私藏——产于浙江的龙泉青瓷,还有悬墙而立的巨型书法。专门辟出一角的咖啡屋,最适合就着时光阅读。
选择莫干山居图作为度假目的地的客人,即使不是文化圈里人,也是喜欢文化、热爱阅读之人。因此在这里,旅行者总会找到和自己圈子熟悉或者接近的气息。
#04
翠域木竹坞
![]() |
翠域木竹坞选址筏头乡大造坞村的木竹坞,这里十分偏僻,进村需先经过一公里竹林,村庄原始封闭,是相当私密型的度假落脚地。
这里的设计融合了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和中国设计师们的不同概念。不仅有对颜色的大胆运用,橙色被大量运用在墙面、咖啡酒吧的柱子等,与门框的绿色和外面的翠绿景致形成视觉上的差别。
还有保留了浙北黄泥土墙的淳朴风格的设计。窗格特地放小,在保持基本采光的准则下,收敛出一种幽深的宁静感。某些别墅完全被翠竹包围,旁边就是溪流,远看如一幅山水画。设计师的思路,是把最好的风景留给共享的大厅。客厅和开放式厨房相连,随时可以取景拍时装剧,或拍美食视频。
运用多国设计师,翠域希望每一栋楼都能赋予设计师鲜明的性格和生活体验,并且,不同的设计风格亦区分出不同客群。不同偏好的旅行者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入住房间。
#05
无界莫干
![]() |
无界莫干同样位于大造坞村,最大的特色是隐秘,于竹林山坳间,每间房都有一面落地窗,享受绝美山景。
无界莫干的建筑外立面较为现代,有一部分“挑”出来,如悬在半空。室内装修以简约的青水泥为主,设置大量留白。
无界的建筑理念是“建筑需最大限度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此,无界尽量保留室外的原生态植被,如老桑树、栗子树等,让无界莫干如原生建筑一般“长”出来,于是才有了“树枝紧贴玻璃、触手可及板栗树、出门便遇竹林”的种种景致。
住在无界可以和享受民宿主人私藏的当地徒步线路,还有专门的小地图,一起探索本地文化。其中到村里去串门,与村民打招呼,把自己变成山里人,过当地人的节庆习俗,把这里当做旅行中的另外一个家。
#06
大乐之野
![]() |
位于莫干山的大乐之野,开创了不少莫干山洋家乐的先河,最早在卧室里应用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这种玻璃窗看起来好看,实则非常考验保温和隔热功能。
还有一个露天温泉,源于民宿主人在新西兰Wanaka小镇民宿的一次美好体验,泡在露天温泉里,抬起头来,就是漫天繁星。同样民宿的客厅设计了欧式壁炉,让冬天的室内也不觉得冷。
在大乐之野停留,可以享受到莫干山本来就有的“山居生活”“江南水乡”等,那种面朝青山绿野的生活,过起来就是一种享受。
#07
云溪上
![]() |
云溪上民宿的主人余味,十来年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历练让他在业内颇受认可,他的“新中式”设计风格,在一片现代感的设计中很容易脱颖而出,云溪上便是如此的作品。
作为专业者,余味对自己民宿的设计,要求近乎苛刻,这使得“云溪上”处处散发一种琢磨过的精确与精致,并且,它可能是余味设计观念最彻底的一个展演样板。
他追求建筑本身与环境的融合,环境是主体,建筑不能破坏环境所传达的整体意境,于是便有了民宿一号楼:身处竹林之中,保持了当地民居特色的外观,颜色果断地采取了白色,极力使建筑不打扰乃至融入自然静谧的绿色竹林。整个民宿的内部,素雅的白色都是主基调,隔断与摆饰的风格都偏中式审美,绝不以喧闹来刷存在感。
住在云溪上,仿佛徜徉在森林的海洋中,触手可及的自然景致,不用出房间,便能够享受身在此山不知何处的错觉。
#08
在双桥
![]() |
位于莫干山南麓的“在双桥”民宿,同时也是主人的家,其亲切的生活气息,与莫干山众多实则以“酒店”形式运行的“洋家乐”区别开来。
“在双桥”朴素、简约,不装腔作势,而是强调原生态、低碳环保、接地气。“在双桥”客房不多,这样的规模恰好可以保证客人得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温度,带着家与家人的氛围的。
为了强调“人性化”关怀,“在双桥”的家具、装饰品都是民宿主人找来工匠特制的手作品,相对于工厂流水线上的商品,手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价值会越来越凸显,它的独特性、温度和质感,与她希望通过民宿带给客人的感受是一致的。
甚至民宿都可以被视为一种“手作”,手作可能会有瑕疵,却难能可贵地充沛于匠人的温度及情感的美好。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与大都市不同的民间传统之美。
可关注@海峡旅游官方微博或者微信搜索“海峡旅游”“陌上客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