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 那个年代我们无法理解的细节
![]() |
《皮囊》是蔡崇达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书,评价看似颇高,我直到2016年,闲来无事,才买来读一读。
虽然,也没有看过蔡崇达的其它作品,但是当翻开这本《皮囊》时,还是有些惊讶的,当然不是因为里面的内容,而是,在连故事大概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看到了在序的部分,不仅有韩寒的推荐,竟然还有刘德华的推荐;这个真的是挺少有的组合。韩寒的书,在接触的为数不多的青年作家中,我还是很爱看的,所以他推荐的,照理是不会差的;那么,刘德华,连天王都会看的书,我想照理更加不会差了。好吧,《皮囊》的阅读之旅就此开始吧!
我这些关于《皮囊》的文章,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读后感,因为我是边读边写,有感而发,也许今天写的是这个方向的主题思想,明天就换成其它方向的思想了,所以,在看着的观众们,要见谅啊。
好进入正题吧!
第一章的《皮囊》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段,是讲太婆在用菜刀切菜时,不小心把手指给切断了。。。。。。照我们这个年代的小年轻,别说断手指了,就是划破了一道口子,也会矫情半天;但是太婆的表现则是,出奇的冷静,冷眼看着别人手忙脚乱的为她收拾残局,就好像这断了的手指与她毫无关系似的。这正与太婆之前阐述的“人,灵魂之外的只是一副臭皮囊,就是拿来用的,坏了有什么可可惜的。。。。。。”这个观点不谋而合。
说起来,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真觉得太婆是一个身体硬朗、性格倔强独立、甚至有些冷酷的人。但,之后,细细想来,确实,我们所拥有的这只是一副皮囊而已,它会坏、它会老、它会变皱、它会腐烂、它会消失。。。。。。,真正属于我们的应该是我们的灵魂,但是又有多少人会放弃这幅皮囊,转而去丰富自己的灵魂呢。
当然,我不认为皮囊对我们是不重要的,不需要重视它,我也不认为太婆的做法和观念值得大家去学习;但是,确实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难道我们不应该从花在皮囊上的巨大精力中,抽出一小部分来奉献给我们的灵魂吗?
随意的举几个例子好了,现在的网红中,有多少是未经过整容、P图,而是通过个人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来吸引众人的目光的呢;再比如,我们这一辈,尤其是90、00后,买房置业,落地生根的概念已然逐渐淡漠,不像老一辈们,宁愿省吃俭用、日子过得清苦,也要从牙缝中挤出钱来,存下买房;年轻人们则大多奉行的是赚钱就是要花、就是要享受的观念。
谁对谁错,无法评价,不同年代的人之间,也许总是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可能,蔡崇达写这本书的本意,就是站在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展现给读者那个年代中那些我们无法理解的细节。
书还在继续读,边读边写是我喜欢的风格,因为我总觉得,等到全书读完再来写,有一些情绪也许早就忘记了。我自己挺期待,我下一篇会写点什么。。。。。。
-
玛奇朵奶盖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3: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