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九零五夜
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还要保持一个好心情,总觉得太勉强了。不需要做什么,就处于欣欣然,悠哉游哉的状态中,更像是理论上的可能,自会有实际的摩擦力来拖慢无缘由的热情。同样,无缘由的惆怅,再让人心神不宁的煎熬,如果去等,也会有一个瞬间,让自己像面对海啸掀起的海浪一样,浸入在无名的平静喜悦里去。而我总需要先看到些什么,再去相信随之而来的感觉。缘由不明的喜怒,生灭得落拓,出人意料,至多它们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和从小没有被周围人纠正的坏习惯,如今却不知拿它们如何是好了。
托尔斯泰说,“男人遇到的最意外的事情是老年。”在精神体力都不支的情形下,一点点从社会的中心位置被挤占出去,可能像对一个假期意犹未尽那样,还留恋青壮年时的感觉。可是这一次,无论再怎么设想还有机会翻盘,对觉得还不尽善尽美的事情依然不服气,也得起身了,从公交座位上站起来,看着年纪更轻的人,坐在自己刚才还坐在的位置上,然后缓步下车。而实际上,对任何人来说,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没有什么是从来就做好了准备了的,除了一个个意外,也想不出那些出现在
自己进度条行进末端的还能是什么。有时,我甚至会想,是不是我时常心怀敬畏,就可以免受波折,于是,在每一次偶发、突发事件打破原有的期待时,我就知道这时需要我打起精神,又一次还原存在处境的时候到了。从可以预料自己的轨迹的幻觉中醒过来,重新意识到贝叶斯公式是存在主义。
从种子里榨出油,从日复一复密密麻麻的生活路径中,要怎么样榨出意想不到的东西呢。甚至这都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能的问题?得先迫使自己去想,然后再移动身躯。让自己停下来的因素,要比能使得前进的因素多。假期容易让自己进入一种过度乐观,高估自己和周边的情绪里,这种节日气氛让人变成相信了剧本的演员,相信潜能,相信一种和假日一样的确定是存在的。而实际状况是,确定目标为状态,远没有确定状态为目标使人开放。能意识到诸多可能,使人思路清晰,知道什么时候是判断,什么时候是赌,适时做反应。
我总是对假期抱有期望,寄托其实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奏效的事情,希望它迅速改变自己的生活,让我得到另一种力量般地得到比起以往,多得多的感觉。也就是说,正是那些过于妄想的寄托,让无论如何看都不长的几天,身负重任,变成调剂品,变成等待了很久终于上映的剧、电影,变成了麻木状态的替代品,变成了一堆用不上却觉得会让生活不同的小物件和收纳。和放假会让我紧张。假期如同是一段人生的预演,人们假设自己可以利用好那段来之不易时间,可以做一些令自己有所期待的事情。然后,又拿那些时间无能为力。如果最让自己失望的一直都是自己,这是没法子的。可是人永远有办法挣脱一个又一个的概念裹束,欲望、冲动、不一致,扮演者撕裂肌肉纤维的角色。
自我意识认识自身,拓宽自己维度,却在建设自信心上没有直接作用。而一旦丢掉自信心——这种反馈和对事态有把握的混合心理,我将比我预料的还要难以为继,这使得我急迫想要在其它我能做得好的事情上着眼。着眼本身是安慰,而改变自信心的位置,却是要把自己放到一个正面反馈的环境中去。正面的反馈只要存在,就会有意义的感觉蔓延开来,在意义蔓延的地方,即使是不那么舒适,人还不至于害怕起床,害怕在相似的地方往复。人也许比自己认为的,还要近似于机器,在行为的可解释方面,所展示出潜力也常常让我吃惊。
执着于脑海中无字词概念的勇气,寻找自己感受上的自由。
托尔斯泰说,“男人遇到的最意外的事情是老年。”在精神体力都不支的情形下,一点点从社会的中心位置被挤占出去,可能像对一个假期意犹未尽那样,还留恋青壮年时的感觉。可是这一次,无论再怎么设想还有机会翻盘,对觉得还不尽善尽美的事情依然不服气,也得起身了,从公交座位上站起来,看着年纪更轻的人,坐在自己刚才还坐在的位置上,然后缓步下车。而实际上,对任何人来说,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没有什么是从来就做好了准备了的,除了一个个意外,也想不出那些出现在
自己进度条行进末端的还能是什么。有时,我甚至会想,是不是我时常心怀敬畏,就可以免受波折,于是,在每一次偶发、突发事件打破原有的期待时,我就知道这时需要我打起精神,又一次还原存在处境的时候到了。从可以预料自己的轨迹的幻觉中醒过来,重新意识到贝叶斯公式是存在主义。
从种子里榨出油,从日复一复密密麻麻的生活路径中,要怎么样榨出意想不到的东西呢。甚至这都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能的问题?得先迫使自己去想,然后再移动身躯。让自己停下来的因素,要比能使得前进的因素多。假期容易让自己进入一种过度乐观,高估自己和周边的情绪里,这种节日气氛让人变成相信了剧本的演员,相信潜能,相信一种和假日一样的确定是存在的。而实际状况是,确定目标为状态,远没有确定状态为目标使人开放。能意识到诸多可能,使人思路清晰,知道什么时候是判断,什么时候是赌,适时做反应。
我总是对假期抱有期望,寄托其实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奏效的事情,希望它迅速改变自己的生活,让我得到另一种力量般地得到比起以往,多得多的感觉。也就是说,正是那些过于妄想的寄托,让无论如何看都不长的几天,身负重任,变成调剂品,变成等待了很久终于上映的剧、电影,变成了麻木状态的替代品,变成了一堆用不上却觉得会让生活不同的小物件和收纳。和放假会让我紧张。假期如同是一段人生的预演,人们假设自己可以利用好那段来之不易时间,可以做一些令自己有所期待的事情。然后,又拿那些时间无能为力。如果最让自己失望的一直都是自己,这是没法子的。可是人永远有办法挣脱一个又一个的概念裹束,欲望、冲动、不一致,扮演者撕裂肌肉纤维的角色。
自我意识认识自身,拓宽自己维度,却在建设自信心上没有直接作用。而一旦丢掉自信心——这种反馈和对事态有把握的混合心理,我将比我预料的还要难以为继,这使得我急迫想要在其它我能做得好的事情上着眼。着眼本身是安慰,而改变自信心的位置,却是要把自己放到一个正面反馈的环境中去。正面的反馈只要存在,就会有意义的感觉蔓延开来,在意义蔓延的地方,即使是不那么舒适,人还不至于害怕起床,害怕在相似的地方往复。人也许比自己认为的,还要近似于机器,在行为的可解释方面,所展示出潜力也常常让我吃惊。
执着于脑海中无字词概念的勇气,寻找自己感受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