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原形》划线
5
那个时候小孩被煽动得很奇怪,可能现在的孩子已经没办法理解我们那时候的人都在想什么了。就是整天想做英雄,小孩天天把妈妈给他买早点的钱拿去交给老师,说是在马路上捡到的,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11
所谓过时的趣味又是怎样呢?就是一种虚假的趣味,它不是你自己真正感受到的,而是从纸本或其他方面得来的,是装腔作势的。
我觉得,某种趣味是古典的、过时的,只能放进博物馆,这种观点不太站得住。说它过时是不对的,只能说它虚假。虚假是存在的,大量好像很过时的东西,它的不好不是因为过时。
12
我从小特别崇拜关良,1976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出了一本关良的画册,我到新华书店指着架上的画册说多少钱,我要买。人家说十二块钱。我说你拿来我看看。他说你不要看了,画得跟小孩一样。我说我要买。他说你不要买,买回家一定要退的。我说我把钱给你,你把画册给我好不好?他说你不要,你肯定要来退的,麻烦不麻烦。他死活不相信我要买画册。
13
我在法国的博物馆看展览,每一次最拥挤的地方就是印象派绘画的那几个馆。我仔细听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不关心这张画好在哪里、坏在那里,只是在谈这张画卖到三千万美元,那张画卖到七千万美元,都是在谈钱的事儿。确实钱跟广大的受众最有关系。
15
我认识的德国人跟我说,他们家里曾经有过两张凡·高作品,他的外祖母和凡·高是朋友。我说那你们家还需要工作吗?一张凡·高作品就好几千万美元。他说当时两张凡·高就换了两个煤油炉子。我说,你傻不傻?他说,二战后,一个煤油炉子就是一家人的性命,什么叫傻?
56
杜尚的价值在他的深度,不在他的不画画,画画不是错,错的是平庸,画的平庸和不画的平庸一样没有价值。
71
林风眠确实把奶油和臭豆腐做在一起,还做得挺好吃,不过你要真的去查它的根源,我觉得经不起追查。查它三代,好像里面有汉奸,有贫农,什么都有。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画能见到一线光明的出路之一。这种杂交文化也挺难再生出后代来,就像驴子和马生了一匹骡子,这就不错了,又能拉车,又能干别的。但让骡子再生,生不出来了,只能重新再杂交再选。
74
铃木大拙曾经说,禅文化在日本,尖端的成就未必比中国高,但是他坚信日本对禅文化的普及,在实际生活中的推广,比中国成功得太多了。我也有这种观念,觉得中国佛儒道的精尖文化,都是非常厉害、非常有价值的。但是一旦推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时候,就变得非常无能。而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接受到的文化是非常差的。
83
所以我觉得世俗的老练和审美上的老练根本不是一回事,有很多人在世俗的利害关系上斤斤计较,老练得很,可是审美上稚嫩得一塌糊涂,幼稚得要命,这种人做出来的东西是最差的。
91
历史上一流的画家太少了。所以我觉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已经不想成功了,要是喜欢画就永远画下去吧,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太释然了。
94
女孩子跟我在一块就谈什么时候结婚啊、家具多少钱啊、买房子多少钱啊,我都烦死了,于是我就幻想一个女孩子什么都不认,就知道玩感情。不过真碰到一个你也治不了。
111
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陆地神仙。——李鸿章
113
我觉得一个民族,老不让它在自由、温润的环境里,审美的气质就会弱化。
117
至于钱的事,他自己够吃够喝,应该满足了。你又不是商人,不需要拿钱来衡量自己的成就。
118
功夫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画得好就好,不好就不好。谈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不够专业和科学。
120
中国有句古话:“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一关容易过,“威武不能屈”就相对难一些,但挺一挺,问题不大。这两关就像预选赛,过不了就被淘汰了。最难的一关也就是“富贵不能淫”,谁都想日子过得逍遥些、奢侈些,但实际上图得越多,失得越多。
124
我没有吸过海洛因,不知道是不是能跟它比,但我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无法跟从艺术中得到的快感相比拟。吸海洛因给身体带来太大的危害,可能吸两年就死掉了。玩艺术有个好处,玩两年非但不会死,身体还好一点,这么快活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福分去享受的。
129
这狗你一饿它,它有精神,可是没有力气,跑不动;你给他吃饱点吧,有力气了,可是又没精神了,就不跑了。狗都这样,饿了没力气,吃饱了有力气没精神。一个人也是这样,在他年轻的时候有各种欲望,各种想象力,觉得这是一个很天真的世界。等到他慢慢吃了各种苦,经历了人生的各种东西之后,他已经没有野性了。
178
一个艺术的猎人打的猎物究竟是什么?分两个层面来讲,首先你自己的认识有多深刻,你认识美、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宇宙到什么深度,这是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你能把这个深度表达出来多少。
180
开玩笑讲,有酒瘾的人不多,能造酒的人更少。满马路的人喊着说,干吗去?喝酒去,我们天天晚上喝酒!问题是,你知道什么叫酒吗?
196
一把米养一个恩人,一担米养一个仇人。
205
普列汉诺夫说过去在原始部落里面的猎人是艺术家的雏形,因为他一直在训练眼睛和手。
235
一个人画什么题材不重要,问题在于你动笔动墨的时候,有没有禅宗式的精神,比如飘逸、不拘谨、生机勃勃,这叫禅的意识。
237
以我对当代性文化的理解,中国人刚刚从一个过于紧急的处境中走出来,我认为西方的文化是“不许随地大小便”,而中国是“不许大小便”,中国人一直这样生活。现在大家认识到这个文化是虚伪的,所以就“随地大小便”,这很可怕。现在的文化差不多是“随地大小便”的文化,包括艺术视角、追求等,很散乱,没有深度,这是不应该的。
253
这世界吃不贵、穿不贵,甚至买车买房也不贵,就牛逼贵。谁若敢牛逼哄哄地以为自己是个财主,离死大概也就不远了。西门庆便是这样一个财主。
287
柔日读经刚日读史,有钱学仙没钱学佛。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299
我甚至以为世界上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有聪明一点和笨一点的人。一般来说做坏事的人,是比较笨的人。比较聪明的人,我觉得没有必要去靠这些坑蒙拐骗活下去。
行动是一种力量,语言不是一种力量。
306
我开玩笑说,一个女人长得漂亮一点,可能就比较傻。一个女人又漂亮又不傻这就很难得了,但这人肯定事儿得要命,肯定惹不起。这个人又漂亮又聪明又不事儿,挺朴素的,该怎么着怎么着,那就是国宝了,但她可能就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也挺没劲。你说这个人还兴致勃勃,什么事都感兴趣,那这女人肯定倾城倾国,可以乱国家、乱公司,可以叫老板跳楼。
314
古人的闲文有些是鼓励人用功、奋发的标语口号一类,如“锲而不舍”什么的,现在读着觉得蛮搞笑的,真正用功、奋发的人大概自己是不肯这样标榜的,整天喊这类口号的人,大概一般都是不肯用功、不能奋发的朋友。
317
为了庆祝毛泽东讲了一句话(那时候叫“最高指示”),半夜三更大家都不睡觉,到街上敲锣打鼓地游行,我被队伍里的人挤了一下,碰到一个女孩子的胸脯,软软的,舒服得可以去死,因此就理解了一段拿破仑的“指示”:男人的事业是在马背和女人的胸脯上。
349
我总结出来那三个词还是很高兴的,真诚、朴素、生动,好东西都符合这三个词,出问题都是这三个词没做好。
358
阿城问我用什么纸画画最好,我说当然是旧纸,有清代的才好。他说上哪能找到这样的纸,我说某某这类的人家可能有。我说了几位在北京的老先生的名字,那时候这些老先生还健在,而且画价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他不说话,大概是在心里算计了一下说,有些人我能找到,以后可以去一趟。我说搞纸吗,他说是啊,搞来求你给我画画。我说那你还不如直接要他们的画了。阿城就很不解地看着我说:我要他们的画干吗用?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14606/
那个时候小孩被煽动得很奇怪,可能现在的孩子已经没办法理解我们那时候的人都在想什么了。就是整天想做英雄,小孩天天把妈妈给他买早点的钱拿去交给老师,说是在马路上捡到的,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11
所谓过时的趣味又是怎样呢?就是一种虚假的趣味,它不是你自己真正感受到的,而是从纸本或其他方面得来的,是装腔作势的。
我觉得,某种趣味是古典的、过时的,只能放进博物馆,这种观点不太站得住。说它过时是不对的,只能说它虚假。虚假是存在的,大量好像很过时的东西,它的不好不是因为过时。
12
我从小特别崇拜关良,1976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出了一本关良的画册,我到新华书店指着架上的画册说多少钱,我要买。人家说十二块钱。我说你拿来我看看。他说你不要看了,画得跟小孩一样。我说我要买。他说你不要买,买回家一定要退的。我说我把钱给你,你把画册给我好不好?他说你不要,你肯定要来退的,麻烦不麻烦。他死活不相信我要买画册。
13
我在法国的博物馆看展览,每一次最拥挤的地方就是印象派绘画的那几个馆。我仔细听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不关心这张画好在哪里、坏在那里,只是在谈这张画卖到三千万美元,那张画卖到七千万美元,都是在谈钱的事儿。确实钱跟广大的受众最有关系。
15
我认识的德国人跟我说,他们家里曾经有过两张凡·高作品,他的外祖母和凡·高是朋友。我说那你们家还需要工作吗?一张凡·高作品就好几千万美元。他说当时两张凡·高就换了两个煤油炉子。我说,你傻不傻?他说,二战后,一个煤油炉子就是一家人的性命,什么叫傻?
56
杜尚的价值在他的深度,不在他的不画画,画画不是错,错的是平庸,画的平庸和不画的平庸一样没有价值。
71
林风眠确实把奶油和臭豆腐做在一起,还做得挺好吃,不过你要真的去查它的根源,我觉得经不起追查。查它三代,好像里面有汉奸,有贫农,什么都有。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画能见到一线光明的出路之一。这种杂交文化也挺难再生出后代来,就像驴子和马生了一匹骡子,这就不错了,又能拉车,又能干别的。但让骡子再生,生不出来了,只能重新再杂交再选。
74
铃木大拙曾经说,禅文化在日本,尖端的成就未必比中国高,但是他坚信日本对禅文化的普及,在实际生活中的推广,比中国成功得太多了。我也有这种观念,觉得中国佛儒道的精尖文化,都是非常厉害、非常有价值的。但是一旦推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时候,就变得非常无能。而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接受到的文化是非常差的。
83
所以我觉得世俗的老练和审美上的老练根本不是一回事,有很多人在世俗的利害关系上斤斤计较,老练得很,可是审美上稚嫩得一塌糊涂,幼稚得要命,这种人做出来的东西是最差的。
91
历史上一流的画家太少了。所以我觉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已经不想成功了,要是喜欢画就永远画下去吧,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太释然了。
94
女孩子跟我在一块就谈什么时候结婚啊、家具多少钱啊、买房子多少钱啊,我都烦死了,于是我就幻想一个女孩子什么都不认,就知道玩感情。不过真碰到一个你也治不了。
111
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陆地神仙。——李鸿章
113
我觉得一个民族,老不让它在自由、温润的环境里,审美的气质就会弱化。
117
至于钱的事,他自己够吃够喝,应该满足了。你又不是商人,不需要拿钱来衡量自己的成就。
118
功夫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画得好就好,不好就不好。谈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不够专业和科学。
120
中国有句古话:“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一关容易过,“威武不能屈”就相对难一些,但挺一挺,问题不大。这两关就像预选赛,过不了就被淘汰了。最难的一关也就是“富贵不能淫”,谁都想日子过得逍遥些、奢侈些,但实际上图得越多,失得越多。
124
我没有吸过海洛因,不知道是不是能跟它比,但我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无法跟从艺术中得到的快感相比拟。吸海洛因给身体带来太大的危害,可能吸两年就死掉了。玩艺术有个好处,玩两年非但不会死,身体还好一点,这么快活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福分去享受的。
129
这狗你一饿它,它有精神,可是没有力气,跑不动;你给他吃饱点吧,有力气了,可是又没精神了,就不跑了。狗都这样,饿了没力气,吃饱了有力气没精神。一个人也是这样,在他年轻的时候有各种欲望,各种想象力,觉得这是一个很天真的世界。等到他慢慢吃了各种苦,经历了人生的各种东西之后,他已经没有野性了。
178
一个艺术的猎人打的猎物究竟是什么?分两个层面来讲,首先你自己的认识有多深刻,你认识美、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宇宙到什么深度,这是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你能把这个深度表达出来多少。
180
开玩笑讲,有酒瘾的人不多,能造酒的人更少。满马路的人喊着说,干吗去?喝酒去,我们天天晚上喝酒!问题是,你知道什么叫酒吗?
196
一把米养一个恩人,一担米养一个仇人。
205
普列汉诺夫说过去在原始部落里面的猎人是艺术家的雏形,因为他一直在训练眼睛和手。
235
一个人画什么题材不重要,问题在于你动笔动墨的时候,有没有禅宗式的精神,比如飘逸、不拘谨、生机勃勃,这叫禅的意识。
237
以我对当代性文化的理解,中国人刚刚从一个过于紧急的处境中走出来,我认为西方的文化是“不许随地大小便”,而中国是“不许大小便”,中国人一直这样生活。现在大家认识到这个文化是虚伪的,所以就“随地大小便”,这很可怕。现在的文化差不多是“随地大小便”的文化,包括艺术视角、追求等,很散乱,没有深度,这是不应该的。
253
这世界吃不贵、穿不贵,甚至买车买房也不贵,就牛逼贵。谁若敢牛逼哄哄地以为自己是个财主,离死大概也就不远了。西门庆便是这样一个财主。
287
柔日读经刚日读史,有钱学仙没钱学佛。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299
我甚至以为世界上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有聪明一点和笨一点的人。一般来说做坏事的人,是比较笨的人。比较聪明的人,我觉得没有必要去靠这些坑蒙拐骗活下去。
行动是一种力量,语言不是一种力量。
306
我开玩笑说,一个女人长得漂亮一点,可能就比较傻。一个女人又漂亮又不傻这就很难得了,但这人肯定事儿得要命,肯定惹不起。这个人又漂亮又聪明又不事儿,挺朴素的,该怎么着怎么着,那就是国宝了,但她可能就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也挺没劲。你说这个人还兴致勃勃,什么事都感兴趣,那这女人肯定倾城倾国,可以乱国家、乱公司,可以叫老板跳楼。
314
古人的闲文有些是鼓励人用功、奋发的标语口号一类,如“锲而不舍”什么的,现在读着觉得蛮搞笑的,真正用功、奋发的人大概自己是不肯这样标榜的,整天喊这类口号的人,大概一般都是不肯用功、不能奋发的朋友。
317
为了庆祝毛泽东讲了一句话(那时候叫“最高指示”),半夜三更大家都不睡觉,到街上敲锣打鼓地游行,我被队伍里的人挤了一下,碰到一个女孩子的胸脯,软软的,舒服得可以去死,因此就理解了一段拿破仑的“指示”:男人的事业是在马背和女人的胸脯上。
349
我总结出来那三个词还是很高兴的,真诚、朴素、生动,好东西都符合这三个词,出问题都是这三个词没做好。
358
阿城问我用什么纸画画最好,我说当然是旧纸,有清代的才好。他说上哪能找到这样的纸,我说某某这类的人家可能有。我说了几位在北京的老先生的名字,那时候这些老先生还健在,而且画价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他不说话,大概是在心里算计了一下说,有些人我能找到,以后可以去一趟。我说搞纸吗,他说是啊,搞来求你给我画画。我说那你还不如直接要他们的画了。阿城就很不解地看着我说:我要他们的画干吗用?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14606/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