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去了绍兴和扬州
起因是想闻桂花香,最后一天在扬州闻到了,可惜时间还是太短了。
绍兴
9月30出发,因为买不到票,所以选择了曲折的北京-上海-杭州-绍兴,中午11点从北京南站出发,到绍兴已经是晚上8点多。住在仓桥直街附近,本来想到了以后去逛逛夜景的,结果一下车就开始下雨,于是第一天晚上啥都没干,伴着风声雨声在酒店看电视然后到点睡觉。
行程:仓桥直街-青藤书屋-鲁迅故居-沈园-八字桥-周恩来故居-鲁迅电影城-仓桥直街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9点多出发去仓桥直街,国庆假期第一天的早上,著名历史街区竟然几乎一个游人都没有!走了挺久才看到一两拨背着相机的小青年。
青藤书屋在仓桥直街南边的半截的支线上,藏在居民生活的街区里,七里八拐找到,门票5块钱一个人,买票进去参观,全程只有门口的售票员、一个游客——我、一个保安,总共三个人,全程安静得只能听到我的脚步声。
仓桥直街和八字桥都是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的老街区,重点是都在水道边,什么都不用干,光是用走的就很舒服。
鲁迅故里、沈园、三味书屋、周恩来故居,传统景点,不多赘述,总之全程接受“我们绍兴人很牛逼”的教育。
正如当地人大魔所说,在绍兴千万不要呆两天以上。事实上到当天下午从周恩来故居出来,我已经觉得逛无可逛了。因为对各种故居已经没有执念,所以到鲁迅电影城看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影院后看到湿漉漉的地面,意识到我成功避开了一场雨。
从仓桥直街回住处,人比白天多,街中央的状元楼饭馆排队简直可怕,这个时候感觉仓桥直街还是有点景点的感觉,当然还是上午时更可爱一点。
以及,绍兴简直是座泡在戏里的城市。早上的仓桥直街街口,两班人马在桥头各自组着班子唱戏;中午在沈园的小凉亭里,一位老大爷闲坐着,嘴里唱的是旦角;晚上在广场上直接搭起了越剧的戏台子,路过的路人嘴里还轻声跟着哼上了一段。走了一天随时入耳的都是唱戏的声音,有些你也不知道是从哪冒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唱段,就是听着好听。
可以再去:仓桥直街、八字桥。
交通:
市内公交车一块五。
公共自行车需要有市民卡才能使用。
又如当地人大魔所说,城区诸多景点均步行可达。亲测甚至都不需要开启暴走模式,只要不被景点的人群挤到头大,基本上一天可以从容走完想去的地方。
吃喝:
因为是一个人去,所以没进馆子。中午在沈园外的一家蟹黄汤包店吃了一笼汤包,晚上在仓桥直街一家馄饨店吃了馄饨,顺便吃了仓桥直街上好像很出名的臭豆腐,排队20分钟。
总结:喜欢绍兴,还想再来。
太仓
10月2日到太仓,主要是为了和SQ汇合。一个没什么特点的城市,工厂很和地都很多,生活特别悠闲。晚上去了附近的沙溪镇,想吃的双凤羊肉面、张阿姨糕点坊和奥灶面馆,统统关门,非常委屈地回到家蒸了八只大闸蟹。
沙溪古街跟西塘什么的有点像,但大概比印象中的江南古镇荒凉十倍,要不是同行一共三人一起走,真的会害怕。
扬州
行程:
东关街-琼花观-皮市街-何园-古运河-瘦西湖-古巷
到扬州时已经是3号中午,吃过中饭就想着往个园走,被地图导到一条非常脏乱差的小街,走出小街发现前方的路已经被人潮堵死(大概是节假日时南锣鼓巷北口的状态),抬眼一看街头写着“东关街”三个大字。我和SQ真被人群吓坏了,右转就上了国庆路,所以个园什么的连块砖都没看到:)
从东圈门往里走是江泽民祖居:)
在琼花观有扬州市女画家协会办的画展,看到一幅很棒的画。
皮市街上有一家挺有名气的边城书店,古籍为主,极富风雅。
走到何园门口已经停止售票了。所以只看到一门。
吃过晚饭沿着古运河走回住处。有水的城市总是更富灵气的。
4号上午去了瘦西湖,150元门票简直无力吐槽,一进门仿佛来到(节假日期间的)北海公园,人挤人幸福感骤降。万幸的是在这里终于遇到了桂花,在白塔下。此行圆满!
中午送SQ到车站后,独自到了绿杨旅社。之前定扬州住宿时查到这家店,越查越猎奇,简直忍不住要定了,被SQ竭力拦下。于是今天下午当作一个景点去看。因为感受不到服务和居住质量的差,所以进去就是纯粹的好奇心理。大堂的服务员不让上楼,光在通天舞池里站着抬头看看,就感觉马上要穿越了。除了在大堂聊天的两人,整个旅社安静得像没人住。
去找绿杨旅社的路上偶然发现了一条扬州古巷游路线,算是意外之喜。如果喜欢走街串巷的话,这条路线真值得一去,一来一些巷子确实很老旧,二来这些巷子都没什么游人,只有当地居民,多数还是老人,跟绍兴的八字桥一带情况相似。扬州行到这里,才终于算是成功躲开人潮了。
从丁字湾出来又拐到皮市街,往古运河边上走的路上正好遇到一个天主堂打开了景观灯。这个天主堂是道光年间建的,1937年战乱期间救助了600多个难民。
在古运河边上又走了一阵就租了公共自行车,沿文昌路一路悠悠骑到火车站,大约花了一小时二十分钟。一路都伴着一阵阵的桂花香,种桂花的城市都很可爱。
交通:
公交车2元。
市区内有大量公共自行车租车和停车点,这是此行我觉得最方便的地方。扬州的公共自行车,只要芝麻分在600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就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来租,可以说对外地旅客非常友好。今天从古运河骑到火车站,10公里之花了1块钱,中午在城里的几次短途租用都没有花钱。
城区内多数景点也都步行可达,比较费脚力就是了。
吃喝:
第一天中午吃了三香碎金炒饭,饥肠辘辘的我和SQ去了那才发现是素食店…据说老板信佛后就开始改素食了,也学习了原来蒜是佛教中的五小荤之一,所以这家店里所有菜都没有蒜。炒饭挺好,烫干丝不错,千万别点酸辣汤。
晚上排了狮子楼,理由是“该凑的热闹还是要凑”,取号时前面还有30多桌,所幸小桌走掉的人也很多,整体没排太久。两个人点了极品狮子头(600g)、文思豆腐羹、盐水鹅、炒时蔬、桂花糖年糕,毫不意外地点多了。狮子头好吃,但是个头实在是吓坏了,感觉五六个人点一个正合适,毕竟比拳头还大…文思豆腐羹好评。
第二天起早想到冶春茶社吃早茶,结果去到那发现光外带的就排队排到了马路上,到堂食排号区才知道昨晚狮子楼的30桌根本什么都不算,这里97号刚进去,外面有一个人问服务员“我是300号,大概两三个小时后过来可以吗?”跟SQ默默对视一眼就转到对面的老冶春去了…已经改名叫“绿杨邨茶社”,90年代装修风格,确实如知乎回答里所说,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都一般,连同桌的扬州本地人都在抱怨怎么大烫干丝越来越少了。喜欢怀旧风格的话,老冶春还勉强可以。茶水5块一份,扔来一包茶叶,自己拿暖水壶任意续杯。整体靠仪式感支撑,我们每人点了一个D套餐,细点八样(大汤包、三丁包、蟹黄包、干菜包、素三珍包、蟹黄饺、素菜饺、油糕)茶水一份,加点一份大烫干丝,又成功地吃撑了。
晚上路过蒋家桥饺面店,也是诸多扬州美食推荐贴里必推的店,心想来都来了吃吃也无妨,于是进店点了一碗虾籽饺面,结果又…成功地吃撑了…胡椒味相当重,冬天吃应该很棒。
总之扬州四餐,最大的感受是:菜码大,分量足,咸咸咸。
总结:细节里能看到南北融合的痕迹,南方的细腻稍微多一些些。
两个细节
1、城市里的年代较近的文物建筑,不过量开发或过分封存,部分保留的功能被居民和管理者自觉地爱护着、使用着,周边环境和谐一致,我认为对文物建筑本身来说,这是一种有尊严的留存方式。在这一点上,我所感受到的绍兴和扬州都做得不错,至少短暂接触的几天里是这样的体会。
2、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绍兴和扬州的车都会自觉让行人先通过斑马线。光是这一个细节就会让人觉得这两座城市很优雅。
绍兴
9月30出发,因为买不到票,所以选择了曲折的北京-上海-杭州-绍兴,中午11点从北京南站出发,到绍兴已经是晚上8点多。住在仓桥直街附近,本来想到了以后去逛逛夜景的,结果一下车就开始下雨,于是第一天晚上啥都没干,伴着风声雨声在酒店看电视然后到点睡觉。
行程:仓桥直街-青藤书屋-鲁迅故居-沈园-八字桥-周恩来故居-鲁迅电影城-仓桥直街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9点多出发去仓桥直街,国庆假期第一天的早上,著名历史街区竟然几乎一个游人都没有!走了挺久才看到一两拨背着相机的小青年。
![]() |
在没人的仓桥直街买了一根黄酒棒冰 |
青藤书屋在仓桥直街南边的半截的支线上,藏在居民生活的街区里,七里八拐找到,门票5块钱一个人,买票进去参观,全程只有门口的售票员、一个游客——我、一个保安,总共三个人,全程安静得只能听到我的脚步声。
![]() |
青藤书屋里的井 |
仓桥直街和八字桥都是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的老街区,重点是都在水道边,什么都不用干,光是用走的就很舒服。
![]() |
在八字桥玩的小朋友 |
鲁迅故里、沈园、三味书屋、周恩来故居,传统景点,不多赘述,总之全程接受“我们绍兴人很牛逼”的教育。
正如当地人大魔所说,在绍兴千万不要呆两天以上。事实上到当天下午从周恩来故居出来,我已经觉得逛无可逛了。因为对各种故居已经没有执念,所以到鲁迅电影城看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影院后看到湿漉漉的地面,意识到我成功避开了一场雨。
从仓桥直街回住处,人比白天多,街中央的状元楼饭馆排队简直可怕,这个时候感觉仓桥直街还是有点景点的感觉,当然还是上午时更可爱一点。
以及,绍兴简直是座泡在戏里的城市。早上的仓桥直街街口,两班人马在桥头各自组着班子唱戏;中午在沈园的小凉亭里,一位老大爷闲坐着,嘴里唱的是旦角;晚上在广场上直接搭起了越剧的戏台子,路过的路人嘴里还轻声跟着哼上了一段。走了一天随时入耳的都是唱戏的声音,有些你也不知道是从哪冒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唱段,就是听着好听。
![]() |
![]() |
晚上在看戏的一对母女 |
可以再去:仓桥直街、八字桥。
交通:
市内公交车一块五。
公共自行车需要有市民卡才能使用。
又如当地人大魔所说,城区诸多景点均步行可达。亲测甚至都不需要开启暴走模式,只要不被景点的人群挤到头大,基本上一天可以从容走完想去的地方。
吃喝:
因为是一个人去,所以没进馆子。中午在沈园外的一家蟹黄汤包店吃了一笼汤包,晚上在仓桥直街一家馄饨店吃了馄饨,顺便吃了仓桥直街上好像很出名的臭豆腐,排队20分钟。
![]() |
仓桥直街上排大队的臭豆腐摊位 |
总结:喜欢绍兴,还想再来。
太仓
10月2日到太仓,主要是为了和SQ汇合。一个没什么特点的城市,工厂很和地都很多,生活特别悠闲。晚上去了附近的沙溪镇,想吃的双凤羊肉面、张阿姨糕点坊和奥灶面馆,统统关门,非常委屈地回到家蒸了八只大闸蟹。
![]() |
此处应有大闸蟹 |
沙溪古街跟西塘什么的有点像,但大概比印象中的江南古镇荒凉十倍,要不是同行一共三人一起走,真的会害怕。
![]() |
沙溪古镇 |
扬州
行程:
东关街-琼花观-皮市街-何园-古运河-瘦西湖-古巷
到扬州时已经是3号中午,吃过中饭就想着往个园走,被地图导到一条非常脏乱差的小街,走出小街发现前方的路已经被人潮堵死(大概是节假日时南锣鼓巷北口的状态),抬眼一看街头写着“东关街”三个大字。我和SQ真被人群吓坏了,右转就上了国庆路,所以个园什么的连块砖都没看到:)
从东圈门往里走是江泽民祖居:)
在琼花观有扬州市女画家协会办的画展,看到一幅很棒的画。
![]() |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
皮市街上有一家挺有名气的边城书店,古籍为主,极富风雅。
![]() |
窗台上放有一本日语的旧书 |
走到何园门口已经停止售票了。所以只看到一门。
吃过晚饭沿着古运河走回住处。有水的城市总是更富灵气的。
4号上午去了瘦西湖,150元门票简直无力吐槽,一进门仿佛来到(节假日期间的)北海公园,人挤人幸福感骤降。万幸的是在这里终于遇到了桂花,在白塔下。此行圆满!
![]() |
就是为了你呀 |
中午送SQ到车站后,独自到了绿杨旅社。之前定扬州住宿时查到这家店,越查越猎奇,简直忍不住要定了,被SQ竭力拦下。于是今天下午当作一个景点去看。因为感受不到服务和居住质量的差,所以进去就是纯粹的好奇心理。大堂的服务员不让上楼,光在通天舞池里站着抬头看看,就感觉马上要穿越了。除了在大堂聊天的两人,整个旅社安静得像没人住。
![]() |
![]() |
![]() |
去找绿杨旅社的路上偶然发现了一条扬州古巷游路线,算是意外之喜。如果喜欢走街串巷的话,这条路线真值得一去,一来一些巷子确实很老旧,二来这些巷子都没什么游人,只有当地居民,多数还是老人,跟绍兴的八字桥一带情况相似。扬州行到这里,才终于算是成功躲开人潮了。
![]() |
路线图,最好还是和地图app搭配使用 |
![]() |
古巷游所见。随便拍一拍是这个样子,幽静,人少 |
![]() |
花局巷是个很有想象力的名字 |
![]() |
标语很有年代感 |
从丁字湾出来又拐到皮市街,往古运河边上走的路上正好遇到一个天主堂打开了景观灯。这个天主堂是道光年间建的,1937年战乱期间救助了600多个难民。
![]() |
在古运河边上又走了一阵就租了公共自行车,沿文昌路一路悠悠骑到火车站,大约花了一小时二十分钟。一路都伴着一阵阵的桂花香,种桂花的城市都很可爱。
交通:
公交车2元。
市区内有大量公共自行车租车和停车点,这是此行我觉得最方便的地方。扬州的公共自行车,只要芝麻分在600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就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来租,可以说对外地旅客非常友好。今天从古运河骑到火车站,10公里之花了1块钱,中午在城里的几次短途租用都没有花钱。
城区内多数景点也都步行可达,比较费脚力就是了。
吃喝:
第一天中午吃了三香碎金炒饭,饥肠辘辘的我和SQ去了那才发现是素食店…据说老板信佛后就开始改素食了,也学习了原来蒜是佛教中的五小荤之一,所以这家店里所有菜都没有蒜。炒饭挺好,烫干丝不错,千万别点酸辣汤。
![]() |
吃素是福 |
晚上排了狮子楼,理由是“该凑的热闹还是要凑”,取号时前面还有30多桌,所幸小桌走掉的人也很多,整体没排太久。两个人点了极品狮子头(600g)、文思豆腐羹、盐水鹅、炒时蔬、桂花糖年糕,毫不意外地点多了。狮子头好吃,但是个头实在是吓坏了,感觉五六个人点一个正合适,毕竟比拳头还大…文思豆腐羹好评。
![]() |
狮子头,现在看着还好腻… |
第二天起早想到冶春茶社吃早茶,结果去到那发现光外带的就排队排到了马路上,到堂食排号区才知道昨晚狮子楼的30桌根本什么都不算,这里97号刚进去,外面有一个人问服务员“我是300号,大概两三个小时后过来可以吗?”跟SQ默默对视一眼就转到对面的老冶春去了…已经改名叫“绿杨邨茶社”,90年代装修风格,确实如知乎回答里所说,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都一般,连同桌的扬州本地人都在抱怨怎么大烫干丝越来越少了。喜欢怀旧风格的话,老冶春还勉强可以。茶水5块一份,扔来一包茶叶,自己拿暖水壶任意续杯。整体靠仪式感支撑,我们每人点了一个D套餐,细点八样(大汤包、三丁包、蟹黄包、干菜包、素三珍包、蟹黄饺、素菜饺、油糕)茶水一份,加点一份大烫干丝,又成功地吃撑了。
![]() |
晚上路过蒋家桥饺面店,也是诸多扬州美食推荐贴里必推的店,心想来都来了吃吃也无妨,于是进店点了一碗虾籽饺面,结果又…成功地吃撑了…胡椒味相当重,冬天吃应该很棒。
![]() |
饺面其实就是馄饨面 |
总之扬州四餐,最大的感受是:菜码大,分量足,咸咸咸。
总结:细节里能看到南北融合的痕迹,南方的细腻稍微多一些些。
两个细节
1、城市里的年代较近的文物建筑,不过量开发或过分封存,部分保留的功能被居民和管理者自觉地爱护着、使用着,周边环境和谐一致,我认为对文物建筑本身来说,这是一种有尊严的留存方式。在这一点上,我所感受到的绍兴和扬州都做得不错,至少短暂接触的几天里是这样的体会。
2、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绍兴和扬州的车都会自觉让行人先通过斑马线。光是这一个细节就会让人觉得这两座城市很优雅。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