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又在梦里见到妈妈了!
昨晚,我又在梦里见到妈妈了!不知是妈妈在惦念着异乡的我,还是我思念妈妈了!在梦里,妈妈住的那个土砖墙的老房子倒了一间,坍塌一地,但妈妈没事,笑盈盈地站在后头院子里,目迎着赶回来的我们,依然清瘦。
妈妈过世已经好几年了,年数我有时经常记不太住,但日子一直记着,是那年的国庆节凌晨3点多,如按阴历(老家习惯按阴历)是9月初5,在家和我们一起过了最后一个中秋节20天后离开的。妈妈什么遗言也没留,便离开了我们,不知是不是因为当时是凌晨时间,她不想打扰到我们,或许是吧,妈妈一生都不愿意麻烦别人!
妈妈过世当天,因久不下雨而有些干旱的老家,那天大雨不停,直至我到大舅舅家报丧回来,依然未止,我被大雨困在车里久久下不来。此后几天丧事,雨依然断断续续,时停时下,出殡当天,雨停日出,我们顺利地将妈妈送上了山(老家土葬)。邻居都说是妈妈”命好”:因为天雨,有些干涸的水井才被灌满,不影响几天丧事用水;因为天雨,收不了稻子,不耽误正值秋收的季节二哥和邻居们的农活而来办理丧事;出殡当天雨停,不致使送葬的我们在雨天和泥泞中送行,我想也是因为妈妈不愿给他们添麻烦吧!
我自高中就开始住校,后来大学、工作都是在外地,聚少离多,和妈妈的记忆,现在想来好像断断续续的,竟只是残留些片段;在外地上大学和工作后,假期和年节回来,总是先找同学、朋友聚会,让爸妈孤独地呆在家里,竟没好好地聊过,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妈妈也逐渐老去,每次回乡也都多陪她聊聊,也就是拉些家常,我礼貌性地应和着,但对妈妈真正的了解甚少,现在想了解,也已没有机会了。
只知道,妈妈竟然是童养媳,很小就嫁给了家境苦寒的爸爸;共生养了子女5个,后来有个儿子(我的哥哥)没有成年,夭折了;妈妈从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她所受的“教育”,都是那些乡野最朴素和真挚的:每到大年除夕那天,她操持着年夜饭,而叫我年夜饭前给院子里和菜园里的每果树贴上一张裁好的小红纸条,以期来年丰收;每到刮大风的恶劣天气时,她用簸箕撮些稻壳装上,扶在腰间,右手抓一把稻壳随风撒向空中,口里祈求着老天爷保佑平安;西山的菩萨也是妈妈很信奉的,定期烧香、占卦、求些“神水神茶”,我每次假期年节回家,都要带我到庙里叩头,尤其向”老爷”交代我是从外地回来的,祈求让我在来回的路上和外地时平安顺利。
妈妈朴实善良:我有个叔叔和婶婶,属于天生残疾,行动不便,记得我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她都要我去帮他们挑几担水,把他们家的水缸灌满,做些我力所能及但他们不便的事;还有个叔爷爷和叔奶奶,膝下无子,妈妈像个闺女样孝敬他们,每次做了什么好吃的,都让我端些送给他们,后来我工作了,每次回家,他都特意让我给他们些钱,接济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
妈妈也很爱干净整洁:爸妈住的老房子很小,低矮潮湿,但妈妈收拾的很干净,每天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房间打扫干净,当我还在睡梦的清早,她已把房间清扫一遍;茶碗和茶杯过几天都刷一次,刷的方式很传统,用一根干稻草窝个结,沾些草灰擦几遍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她也经常交给我来做;房间小,自然是没有鞋架的,妈妈会在上钉几排竹钉,将全家换季的不常穿的鞋倒挂在上头,外面又盖块塑料布挡灰,既干净又防潮;厨房做饭尽管烧的是稻草和柴火,但灶湾里一点不乱,她说不能乱,担心引到灶膛里未熄的火苗而着火。
妈妈可能最牵挂的就是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小儿子了:除了那一年,身体还好的时候到过一次天津,并匆匆看过一眼天安门外,从来没有出过县,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在她眼里是什么样子,或许她认为在那些我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远离父母家人,没人照顾着,还要面对那么多的陌生人,一定难于应付的;天冷了是否知道加衣,天热了是否减衣服,她都在担心;我每次回乡,她最不能落下的就是带我去庙里拜菩萨祈求平安,刚开始时,我有些抵触,她却坚持,但后来我顺着她,不用她提起,我都会和她一路去到西山的庙里,我知道那种形式寄托着她一份对我深深的牵挂和担心;当我每一次回家后又离开的时候,她总会站在老屋前头的小桥边,目送我渐渐远去,一直到看不见影子,我的印象一直定格在妈妈瘦弱的身子站在秋风里,风吹乱着白发,眼里噙着泪水目送着我,而那时我则强忍着,装出笑脸安慰她;后来终于结婚成家了,带回来个城里媳妇,她笑了,与城里来的儿媳妇在语言上自然是不通的,所以很少沟通,但一次,她竟操着浏阳普通话对她笑着说,别欺负我,或许在她眼里,一个世代为生的农民,娶一个金贵的城里的媳妇,那是多么不可能的事啊!
妈妈好像一直身体不太好,小时候在家,经常能看到他头疼而呻吟,我心里阵阵不安却毫无办法,小的时候,记得是端午节,准备要出门走亲戚的二哥和我突然听到厕所传来一声的痛苦的叫声,赶紧跑过去,才发现了快要倒地的妈妈,后来扶到回床后,请来了“巫师”诊治,说是家里用的某块石碑犯了煞,妈妈躺在床上,休息了几天,能起床,但不知是不是好了,当时没有条件也没有意识再让妈妈做进一步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妈妈身体好像没大碍,只是老觉得身体没劲,吃饭也总没有胃口,老是用开水泡饭或沾些剁辣椒来下饭,我们以为就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2010年我回家,妈妈又照例领着我到庙里烧香,因事一起绕着老房子到新房子走了一圈(估计2-3公里)后,要将剩下的香烛放回新屋的二楼的时候,她头一回忍不住说累了,我竟丝毫没有觉察到,当午后睡觉时,妈妈上厕所时瘫倒在蹲坑上起不来,幸好发现及时,腿脚无大碍;或许问题一直在妈妈的胃,食欲总不振,难受时,乡村医院例行的做法就是打吊针消炎,却根本不知道病根在哪,直到后来,妈妈自觉腹部肿胀,住院也未能解决,妈妈在爸爸的陪同下自行到赤脚医生那寻医问药,而我们都以为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直到2011年夏末秋初再次住到医院,当然依然是吊针消炎……那一次是妈妈的最后一次住院,腹部逐渐发硬并鼓起,吃点东西就呕吐,力气衰弱到极点,本来爱干净的妈妈想要我们帮她擦下身子干净一点,最后因力气不济而不得不中途放弃,守在妈妈病床前,想喂她一口饭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她吃一点就吐。或许妈妈也并没有做好离世的准备,她苦笑着说,可能是要到那边去了……那一年中秋,是妈妈和我们过的最后一个中秋,那一年国庆,妈妈就那么走了,什么话都没留下……
常年在外地,总会给妈妈买些东西,以为那便是尽到孝道了,其实在整理妈妈遗物的时候才发现,那些东西都原封不动地放在柜子里,她用的从来都是那些常用的和破烂那几件,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最需要的,其实就是我们陪她的时间,一起聊聊天、说说话、陪她在乡村田埂上散散步……但所有这些最最简单的陪伴,我再也没有机会了!
5年前的今天此时,我还在陪在妈妈的床前,却不知1个小时后,妈妈就离我而去了;昨天,我梦里见到妈妈,此刻,我思念妈妈,我唯愿妈妈在天堂里没有病痛,一切安好!
谨将此文献给我天堂里的妈妈!
2016年10月1日2:20
妈妈过世已经好几年了,年数我有时经常记不太住,但日子一直记着,是那年的国庆节凌晨3点多,如按阴历(老家习惯按阴历)是9月初5,在家和我们一起过了最后一个中秋节20天后离开的。妈妈什么遗言也没留,便离开了我们,不知是不是因为当时是凌晨时间,她不想打扰到我们,或许是吧,妈妈一生都不愿意麻烦别人!
妈妈过世当天,因久不下雨而有些干旱的老家,那天大雨不停,直至我到大舅舅家报丧回来,依然未止,我被大雨困在车里久久下不来。此后几天丧事,雨依然断断续续,时停时下,出殡当天,雨停日出,我们顺利地将妈妈送上了山(老家土葬)。邻居都说是妈妈”命好”:因为天雨,有些干涸的水井才被灌满,不影响几天丧事用水;因为天雨,收不了稻子,不耽误正值秋收的季节二哥和邻居们的农活而来办理丧事;出殡当天雨停,不致使送葬的我们在雨天和泥泞中送行,我想也是因为妈妈不愿给他们添麻烦吧!
我自高中就开始住校,后来大学、工作都是在外地,聚少离多,和妈妈的记忆,现在想来好像断断续续的,竟只是残留些片段;在外地上大学和工作后,假期和年节回来,总是先找同学、朋友聚会,让爸妈孤独地呆在家里,竟没好好地聊过,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妈妈也逐渐老去,每次回乡也都多陪她聊聊,也就是拉些家常,我礼貌性地应和着,但对妈妈真正的了解甚少,现在想了解,也已没有机会了。
只知道,妈妈竟然是童养媳,很小就嫁给了家境苦寒的爸爸;共生养了子女5个,后来有个儿子(我的哥哥)没有成年,夭折了;妈妈从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她所受的“教育”,都是那些乡野最朴素和真挚的:每到大年除夕那天,她操持着年夜饭,而叫我年夜饭前给院子里和菜园里的每果树贴上一张裁好的小红纸条,以期来年丰收;每到刮大风的恶劣天气时,她用簸箕撮些稻壳装上,扶在腰间,右手抓一把稻壳随风撒向空中,口里祈求着老天爷保佑平安;西山的菩萨也是妈妈很信奉的,定期烧香、占卦、求些“神水神茶”,我每次假期年节回家,都要带我到庙里叩头,尤其向”老爷”交代我是从外地回来的,祈求让我在来回的路上和外地时平安顺利。
妈妈朴实善良:我有个叔叔和婶婶,属于天生残疾,行动不便,记得我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她都要我去帮他们挑几担水,把他们家的水缸灌满,做些我力所能及但他们不便的事;还有个叔爷爷和叔奶奶,膝下无子,妈妈像个闺女样孝敬他们,每次做了什么好吃的,都让我端些送给他们,后来我工作了,每次回家,他都特意让我给他们些钱,接济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
妈妈也很爱干净整洁:爸妈住的老房子很小,低矮潮湿,但妈妈收拾的很干净,每天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房间打扫干净,当我还在睡梦的清早,她已把房间清扫一遍;茶碗和茶杯过几天都刷一次,刷的方式很传统,用一根干稻草窝个结,沾些草灰擦几遍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她也经常交给我来做;房间小,自然是没有鞋架的,妈妈会在上钉几排竹钉,将全家换季的不常穿的鞋倒挂在上头,外面又盖块塑料布挡灰,既干净又防潮;厨房做饭尽管烧的是稻草和柴火,但灶湾里一点不乱,她说不能乱,担心引到灶膛里未熄的火苗而着火。
妈妈可能最牵挂的就是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小儿子了:除了那一年,身体还好的时候到过一次天津,并匆匆看过一眼天安门外,从来没有出过县,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在她眼里是什么样子,或许她认为在那些我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远离父母家人,没人照顾着,还要面对那么多的陌生人,一定难于应付的;天冷了是否知道加衣,天热了是否减衣服,她都在担心;我每次回乡,她最不能落下的就是带我去庙里拜菩萨祈求平安,刚开始时,我有些抵触,她却坚持,但后来我顺着她,不用她提起,我都会和她一路去到西山的庙里,我知道那种形式寄托着她一份对我深深的牵挂和担心;当我每一次回家后又离开的时候,她总会站在老屋前头的小桥边,目送我渐渐远去,一直到看不见影子,我的印象一直定格在妈妈瘦弱的身子站在秋风里,风吹乱着白发,眼里噙着泪水目送着我,而那时我则强忍着,装出笑脸安慰她;后来终于结婚成家了,带回来个城里媳妇,她笑了,与城里来的儿媳妇在语言上自然是不通的,所以很少沟通,但一次,她竟操着浏阳普通话对她笑着说,别欺负我,或许在她眼里,一个世代为生的农民,娶一个金贵的城里的媳妇,那是多么不可能的事啊!
妈妈好像一直身体不太好,小时候在家,经常能看到他头疼而呻吟,我心里阵阵不安却毫无办法,小的时候,记得是端午节,准备要出门走亲戚的二哥和我突然听到厕所传来一声的痛苦的叫声,赶紧跑过去,才发现了快要倒地的妈妈,后来扶到回床后,请来了“巫师”诊治,说是家里用的某块石碑犯了煞,妈妈躺在床上,休息了几天,能起床,但不知是不是好了,当时没有条件也没有意识再让妈妈做进一步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妈妈身体好像没大碍,只是老觉得身体没劲,吃饭也总没有胃口,老是用开水泡饭或沾些剁辣椒来下饭,我们以为就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2010年我回家,妈妈又照例领着我到庙里烧香,因事一起绕着老房子到新房子走了一圈(估计2-3公里)后,要将剩下的香烛放回新屋的二楼的时候,她头一回忍不住说累了,我竟丝毫没有觉察到,当午后睡觉时,妈妈上厕所时瘫倒在蹲坑上起不来,幸好发现及时,腿脚无大碍;或许问题一直在妈妈的胃,食欲总不振,难受时,乡村医院例行的做法就是打吊针消炎,却根本不知道病根在哪,直到后来,妈妈自觉腹部肿胀,住院也未能解决,妈妈在爸爸的陪同下自行到赤脚医生那寻医问药,而我们都以为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直到2011年夏末秋初再次住到医院,当然依然是吊针消炎……那一次是妈妈的最后一次住院,腹部逐渐发硬并鼓起,吃点东西就呕吐,力气衰弱到极点,本来爱干净的妈妈想要我们帮她擦下身子干净一点,最后因力气不济而不得不中途放弃,守在妈妈病床前,想喂她一口饭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她吃一点就吐。或许妈妈也并没有做好离世的准备,她苦笑着说,可能是要到那边去了……那一年中秋,是妈妈和我们过的最后一个中秋,那一年国庆,妈妈就那么走了,什么话都没留下……
常年在外地,总会给妈妈买些东西,以为那便是尽到孝道了,其实在整理妈妈遗物的时候才发现,那些东西都原封不动地放在柜子里,她用的从来都是那些常用的和破烂那几件,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最需要的,其实就是我们陪她的时间,一起聊聊天、说说话、陪她在乡村田埂上散散步……但所有这些最最简单的陪伴,我再也没有机会了!
5年前的今天此时,我还在陪在妈妈的床前,却不知1个小时后,妈妈就离我而去了;昨天,我梦里见到妈妈,此刻,我思念妈妈,我唯愿妈妈在天堂里没有病痛,一切安好!
谨将此文献给我天堂里的妈妈!
2016年10月1日2:20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