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的亲情当各自成家就意味着散了
亲情是什么?
不是叔叔姑姑姨妈舅舅的那种,也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那种(在我这里不是),这只能称之为“亲戚”而已。亲情,是把我们养育成人的爸爸妈妈以及一胞母奶大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是血浓于水的。
没成年前,我一直以为那是吵不散打不走的血缘关系。回想我家,儿时、读书时,抛开父母之间波折的感情,我们三姐妹之间相处特别融洽,那时候成了很多亲戚口中的“别人家的姐妹”。记得我小时候,我特别骄傲自己有两个姐姐,有什么好吃的都会让给我,遇到什么麻烦事都会帮我依着我,在学校的时候还会仗着我。再大一点的时候,我转学去了赣州,难得相聚,打电话没有现在方便,只能书信寄托思念和分享一些学习生活琐事。每年只有到放假的时候才能和姐姐们相聚,而那时的我们,总是每晚每晚的聚在那个出租房里聊到深夜,大部分也跟妈妈一起聊家常,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三儿开小会,大部分是讨论一些如何让爸妈和好的话题,还有一些什么“大”计划我没印象了。包括我们再回到杨家老房子住的时候,三个人挤一床,屁股贴屁股的聊天唱歌,亦或是等大姐过年过节坐火车回家。很多个夜晚,也许有十几二十个年头的陪伴,聊的大都是怎么让家变得更好的话题,但我们总是不厌其烦,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候真的很乖很懂事,互相依靠互相安慰相互鼓励,这是我长大以来觉得特别骄傲且幸福的回忆。
这种和谐关系一直维持到我们各自成家,也许要从二姐结婚后算起,隔阂似乎渐渐有了,也许是我们不习惯家庭中突然多了一个人,也许是二姐夫的行为处事与我们有所差别,如果说曾经有多和睦那冲突自然就越来越大。一贯以来共有不争的共识,开始有了你家与我家之分。二姐与爸妈一起开的店,我不知道后来的债务怎么都成了爸妈的债务,当然父母是不会跟子女计较这些,如果要分清楚的话,二姐一家的开销也很大。如今爸爸去世,这些债务自然就落在了妈妈头上,妈妈年事已高,这些又应该谁承担呢。如果按生意关系,这是二姐的责任;如果按债务继承,这是三姐妹共同的责任。恼人的是,成家后的她们,都为各自盘算着,关乎家里的债务她们只字不提。而我,曾经享受爸妈最多关爱受过最多教育而今前途较好,也成为了大家默认的债务继承人,有的时候想到这些,泪流不止。我特别寒心的是,为什么不能像从前那样一起商量着解决,而是这么冷漠的避开。或许她们都有自己的难处,收入也有限,我内心这么劝自己去理解她们,就让我独自去为妈妈承担这些又如何,总有拨云见日的那天。隔阂演变成为矛盾的争吵,那应该是从大姐结婚后吧,愈演愈烈,直到今天为止的所谓“绝交”。我知道是二姐气急之后的胡话,但我真切感觉到她是走心了。
不愿今后的我们如婆媳妯娌之间,我们曾经是这么团结,可这又能怎么避开现实,当简单的共同利益转变为自私的个人利益时,没有谁愿意退让,而这直接的导火线竟然是“当各自成家”。现实就是残忍的被剥开,血浓于水的亲情当各自成家就意味着散了,即便若干年后相聚一笑,那也是带着无数伤痕后莞尔一笑,或真或假。也许是贫穷,也许是无能,也许是没有安全感.....自私的邪念主宰着意念让相爱的人们相杀着,多少家庭的纷争缘起于那些个财产利益。而那些真正和睦的家庭、友善的亲情,我想多数是因为各自过得安好,有支撑各自信任理解帮扶的信仰吧。或许最后能改善我们破裂关系的唯有各自安好,也是我最不愿意启齿的“钱”。哀~~~
不是叔叔姑姑姨妈舅舅的那种,也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那种(在我这里不是),这只能称之为“亲戚”而已。亲情,是把我们养育成人的爸爸妈妈以及一胞母奶大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是血浓于水的。
没成年前,我一直以为那是吵不散打不走的血缘关系。回想我家,儿时、读书时,抛开父母之间波折的感情,我们三姐妹之间相处特别融洽,那时候成了很多亲戚口中的“别人家的姐妹”。记得我小时候,我特别骄傲自己有两个姐姐,有什么好吃的都会让给我,遇到什么麻烦事都会帮我依着我,在学校的时候还会仗着我。再大一点的时候,我转学去了赣州,难得相聚,打电话没有现在方便,只能书信寄托思念和分享一些学习生活琐事。每年只有到放假的时候才能和姐姐们相聚,而那时的我们,总是每晚每晚的聚在那个出租房里聊到深夜,大部分也跟妈妈一起聊家常,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三儿开小会,大部分是讨论一些如何让爸妈和好的话题,还有一些什么“大”计划我没印象了。包括我们再回到杨家老房子住的时候,三个人挤一床,屁股贴屁股的聊天唱歌,亦或是等大姐过年过节坐火车回家。很多个夜晚,也许有十几二十个年头的陪伴,聊的大都是怎么让家变得更好的话题,但我们总是不厌其烦,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候真的很乖很懂事,互相依靠互相安慰相互鼓励,这是我长大以来觉得特别骄傲且幸福的回忆。
这种和谐关系一直维持到我们各自成家,也许要从二姐结婚后算起,隔阂似乎渐渐有了,也许是我们不习惯家庭中突然多了一个人,也许是二姐夫的行为处事与我们有所差别,如果说曾经有多和睦那冲突自然就越来越大。一贯以来共有不争的共识,开始有了你家与我家之分。二姐与爸妈一起开的店,我不知道后来的债务怎么都成了爸妈的债务,当然父母是不会跟子女计较这些,如果要分清楚的话,二姐一家的开销也很大。如今爸爸去世,这些债务自然就落在了妈妈头上,妈妈年事已高,这些又应该谁承担呢。如果按生意关系,这是二姐的责任;如果按债务继承,这是三姐妹共同的责任。恼人的是,成家后的她们,都为各自盘算着,关乎家里的债务她们只字不提。而我,曾经享受爸妈最多关爱受过最多教育而今前途较好,也成为了大家默认的债务继承人,有的时候想到这些,泪流不止。我特别寒心的是,为什么不能像从前那样一起商量着解决,而是这么冷漠的避开。或许她们都有自己的难处,收入也有限,我内心这么劝自己去理解她们,就让我独自去为妈妈承担这些又如何,总有拨云见日的那天。隔阂演变成为矛盾的争吵,那应该是从大姐结婚后吧,愈演愈烈,直到今天为止的所谓“绝交”。我知道是二姐气急之后的胡话,但我真切感觉到她是走心了。
不愿今后的我们如婆媳妯娌之间,我们曾经是这么团结,可这又能怎么避开现实,当简单的共同利益转变为自私的个人利益时,没有谁愿意退让,而这直接的导火线竟然是“当各自成家”。现实就是残忍的被剥开,血浓于水的亲情当各自成家就意味着散了,即便若干年后相聚一笑,那也是带着无数伤痕后莞尔一笑,或真或假。也许是贫穷,也许是无能,也许是没有安全感.....自私的邪念主宰着意念让相爱的人们相杀着,多少家庭的纷争缘起于那些个财产利益。而那些真正和睦的家庭、友善的亲情,我想多数是因为各自过得安好,有支撑各自信任理解帮扶的信仰吧。或许最后能改善我们破裂关系的唯有各自安好,也是我最不愿意启齿的“钱”。哀~~~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