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不止向往远方
还有儿时的老地方
工作的节奏在加快,我们早已行色匆匆。生活的质量在提升,而我们却找不到儿时的味道……
一日三餐,油盐酱醋。始终绕不开那一杯豆浆、一碗豆花、一盘豆腐,或是一锅黄豆炖的猪蹄……,
但是,今天的豆浆已经不再像原来那么清香、豆花已不像原来那么细腻、豆腐早已不像原来那么香甜可口……黄豆(北方称为大豆),这个原产于中国,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最常用来制作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然而,走过五千年栽培历史的黄豆,悄然间,很多都已经不再发芽了……,科技改变了生活,但也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我们不去考究转基因黄豆的危害,但我们却关心着自己舌尖上的安全。
在中国北方,大片的大豆密植于广袤的土地之中。
在中国的南方,黄豆却与水稻为伴,套种于稻田埂上。每当插秧结束,勤劳的农民伯伯就在田埂上,每隔一尺距离开穴,每穴播入数粒黄豆种,随即覆盖好农家肥,黄豆便依靠稻田的水份、农家肥和腐熟土的营养供给生长,直到水稻秋收前采收。年复一年,黄豆种经过优胜劣汰,留下来皆是美味,成就了抗病能力强,色泽鲜艳、颗粒饱满、营养丰富的田埂豆。 这些,似乎是记忆中的场景,随着其他经济作物的增加,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而当年的田埂豆更是难寻其踪。为了找回记忆中的味道,洋芋公社团队特走进乡村,一起寻觅失散多年的田埂黄豆。
田埂豆的种植区之一——会东县乌东德镇的新马梯田,这里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光影世界。前临金沙江,背靠青龙山,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随河谷而上,与温暖的阳光成就了丰富的物产。
从点播到施肥、从管理到收割,一切都保留着原始传统农耕的耕作方式,一切都是记忆中的画面。
自然的晾晒方式,保留了最初的营养和美味!
豆脐呈黑色或褐色,俗称黑脐豆,这是南方黄豆区别于北方大豆最显著的特征。每一料都精挑细选,黑脐如同一张小嘴,看上去也是超性感的。
别上班了,太难了!做豆腐吧,做豆腐最保险。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没了是豆浆;万一卖不了,搁臭了,还能当臭豆腐。这是豆腐行当的一句经典文案。黄豆有着众多的吃法,也成就了无数经典的风味。
田埂豆,豆是这个味!
专注大凉天然美食,我们将继续带你探寻大山深处的各种美味......
扫描二维码 关注洋芋公社 开启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