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梅庵忆语»且愿一生与君共盘桓
今读«影梅庵忆语»,好奇冒襄外貌是有多俊美,才让秦淮八绝的陈圆圆和董小宛都甘愿自许终身?论才情自不必说,但天下风流才子何止冒襄一人。 陈圆圆先将终身托 “余此身脱樊笼,欲择人事之。终身可托者,无出君右。适见太恭人,如覆春云,如饮甘露.真得所天。子毋辞!” 怎奈被豪强所掠夺,辗转间被吴三贵纳为妾,后被李自成劫去,才造成了吴三贵"冲发一怒为红颜"放清兵入关的历史典故。 后冒襄虽有"佳人难再得"之叹,怅惘无极,但并未在意和寻找,只是说相比于父母患难,"负一女子无憾也"。仍然坦然夜游,然后回归故里。

后董小宛又将终身托 书中小宛自己说"虽仅一见,余母恒背称君奇秀,为余惜不共君盘桓"。 "君奇秀"从这句话可知冒襄是外貌极其俊美之人。只是历史久远,在那个也许有洋人相机传入但普通人并不知道的朝代,我们现在只能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来想像生活在明清时代的,一位相貌奇秀的风流才子的样子。也许像现在的某位男明星也未为可知。 小宛将终身一托,即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态度。 "姬惟坚以身从。登金山,誓江流日:委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 小宛一直是积极主动的一方,苦苦一路追随,然冒襄因惧怕小婉苏州的债主,和怕父母的苛责,一直采取的是懦弱回避的态度。以此可看出冒襄虽才貌双全,终究还是薄幸之人。与古往今来的风流才子如出一辙"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 "适奴子自姬处来。云:姬归不脱去时衣,此时尚方空在体。谓余不速往图之,彼甘冻死。刘大行指余田:“辟疆夙称风义。固如负一女子耶?”余云:“黄衫押衙.非君平、仙客所能自力。” 小宛终究还是幸运,在她持之以恒的努力之下,如愿成为冒襄的妾氏,此段爱情也成为后世流传的佳话。相伴九年,28岁便身死。她用无私付出,换冒襄一世不忘。 "噫吁嘻!余何以报姬于此生哉!姬断断非人世凡女子也。"

据有人统计,冒襄一生中与之有关系的女子有十多人。其好友金坛张明弼在《冒姬董小宛传》中说冒氏: “所居凡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妾者无数。” 可知冒襄这个才貌双全者,明明就是一副行走的春药呀! 现代有人甚至结合他的才情,生活的时代及经历,推测他是«红楼梦»的作者。也许这种推测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时代久远兼之能够作证的笔墨太少,无从考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