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别人拒绝你更可怕的,是你自己先拒自己于千里之外
为什么突然想到了这个话题?确切的说,并不是突然,而是最近一段时间内,经历的、看到的一些事情,让我开始去细细体悟“拒绝”的滋味。需要提到的是,这里的拒绝,并非只局限于表面的直接的他人对我们所明确提出的要求的拒绝,同时也包含着那些我们内在的对人事物的期望却因非自己的原因而未达成的被“拒绝”。
拒绝,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电影《心灵捕手》中,男主总是会选择在别人做出可能拒绝他也可能接受他的情况下,自己提前一步先选择拒绝了别人,结果就是——把前者五五开的可能性,直接变成了百分百的拒绝结果。电影中男主的这套做法,其实在我们的真实世界中,并不少见。貌似我也是惯用此方法的老司机~
也许我们会问,为什么自己要主动选择提前一步拒绝别人,而不是鼓起勇气来静待那五五开的事态发展?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这更像是我们与自己玩的一个心理游戏。如果被别人拒绝,我们会认为自己是不被别人喜欢的、不被别人接受的、自己是不好的、不可爱的、不值得爱的,这些都会给我们的小心灵造成一万点伤害,而这伤害,是外界带来的,是不可控的。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拒绝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起码它是可控的,起码是自己说了算的,更关键的是,上面的那些伤害,我们可以不给别人来伤害我们的机会,尽管这样做,我们失去了那50%不被拒绝的可能性,但比起那50%的被拒绝所带来的伤害,这样做,值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此结束?万事大吉?其实并没有,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每次遇到人际关系中关于和他人协调某事或者期待发生某事的时候,如果一味的用这个先拒自己于千里之外的方法,你的期待就永远不会实现,因为你早已把可能发生变化的那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堵死了。想必自己的心里依旧是不开心不甘心或者是遗憾的吧。
说到这里,想到了前几天在学诚法师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小视频,名字叫《贤二起烦恼》——坏情绪会毁掉好运气,特别有感触也特别有启发。剧中的贤二小和尚早晨心情很好,途中遇到了熟人王小五,尽管两人走了个对面,贤二还是低下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不理王小五的擦肩而过。为什么呢?因为贤二说,昨天王小五抢了他的冰激凌,到现在贤二还在对他有很大的意见,所以,不理他!继续前行,贤二又遇见了师兄贤一,但他依旧使用了上述态度与师兄擦肩而过,又为何?因为贤二说,就是因为昨天师兄的话,才导致他被师父骂,都怪师兄,所以,不理他!(某种意义上,贤二就是在拒绝他们的关系或事情的可能性)故事到这里仍在继续,王小五恰好遇到了贤一,大体的对话内容是,王小五因昨天的事情,今天特意给贤二买了一个冰激凌,却因贤二拒绝的态度,没有机会把冰激凌给贤二;贤一手中握着一张出国的机票,因为师父说,如果贤二没有什么烦恼,就让他出国去看看,可是发现贤二有意在回避自己,也只好留下了手中的机票。而以上这番对话,都被贤二听到,自己只好感慨自己为何这么倒霉呢!这样的结果这样的心情,习惯使用“拒绝”的老司机们是否特别有体会?与其说自己倒霉,运气差,不如说是自己把运气拒之于千里。
如果我们曾经或现在,习惯于使用先拒自己于千里的方法,为了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能有一个良性的处事方式,能有好运气,改如何改变呢?勇气?耐性?开放的态度?(宽容,更像是这三者的组合)必不可少,虽被拒的事情并不会见血受痛,但有时候被人拒绝的滋味也不亚于生理的疼痛。可是转念思考一下,为了那百分之五十的被接受的(期待达成)可能性,我们是需要一份勇气一份耐性以及一份开放的态度,来等待事情可能的发展结果,都说人生如戏,或许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开始慢慢学会用练习、做试验的方法来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确定,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即便不成功,兴许还有下次机会呢。这些天也进一步的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人说量大的人福气就大,因为他们很少对事情的结果做封闭式的认知定势与行动,他们保有对事态发展的开放性和可能性,不设限,福才能进来。
最后分享一个周末体验到的小例子。周五和球友约着打网球,群里只有一个同学和我的时间匹配,如按照往常的惯例,双方都会很积极的约打球的时间地点等等,可是这次,并没有!实际情况是,我平均问两三句,对方才会回答一句,其实本人的心里是很不爽的,这同学也太不热情了。甚至我在约好的那天上午想着不如不去打球了,这么不热情,肯定没什么意思。但后来出于对网球的痴迷以及自我强大的反思能力,还是决定如期而至,而且介于对方是个男生,我也在时不时的告诉自己,也许男生就是天生话少没有女生这么婆妈吧......再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是对方就是如此的不热情,打的不开心,大不了玩一会儿就走人呗,又不是签了卖身契,于是带着好奇粗~发~惹~ 结果,这位新结识的球友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没有礼貌缺少热情,虽然能看出来不是很健谈的人,但确实是个有球品的人(本人一直相信球品即人品哦),球场礼仪做的很好,言谈举止也很得体,和我之前猜想的样子完全不相搭,人家的不健谈,也只是个人多年的成长经历积淀下来形成的习惯而已,并不是带有不友善的信息呢,友善与否,那是我自己的解读。
结尾处奉上武志红咨询师的一句话:“你太相信什么,这相信就会成为你意识的疆界;你如果愿意坠入未知,你就会碰触到不可思议的存在。”
修行修心的路上,继续着......
拒绝,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电影《心灵捕手》中,男主总是会选择在别人做出可能拒绝他也可能接受他的情况下,自己提前一步先选择拒绝了别人,结果就是——把前者五五开的可能性,直接变成了百分百的拒绝结果。电影中男主的这套做法,其实在我们的真实世界中,并不少见。貌似我也是惯用此方法的老司机~
也许我们会问,为什么自己要主动选择提前一步拒绝别人,而不是鼓起勇气来静待那五五开的事态发展?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这更像是我们与自己玩的一个心理游戏。如果被别人拒绝,我们会认为自己是不被别人喜欢的、不被别人接受的、自己是不好的、不可爱的、不值得爱的,这些都会给我们的小心灵造成一万点伤害,而这伤害,是外界带来的,是不可控的。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拒绝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起码它是可控的,起码是自己说了算的,更关键的是,上面的那些伤害,我们可以不给别人来伤害我们的机会,尽管这样做,我们失去了那50%不被拒绝的可能性,但比起那50%的被拒绝所带来的伤害,这样做,值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此结束?万事大吉?其实并没有,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每次遇到人际关系中关于和他人协调某事或者期待发生某事的时候,如果一味的用这个先拒自己于千里之外的方法,你的期待就永远不会实现,因为你早已把可能发生变化的那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堵死了。想必自己的心里依旧是不开心不甘心或者是遗憾的吧。
说到这里,想到了前几天在学诚法师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小视频,名字叫《贤二起烦恼》——坏情绪会毁掉好运气,特别有感触也特别有启发。剧中的贤二小和尚早晨心情很好,途中遇到了熟人王小五,尽管两人走了个对面,贤二还是低下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不理王小五的擦肩而过。为什么呢?因为贤二说,昨天王小五抢了他的冰激凌,到现在贤二还在对他有很大的意见,所以,不理他!继续前行,贤二又遇见了师兄贤一,但他依旧使用了上述态度与师兄擦肩而过,又为何?因为贤二说,就是因为昨天师兄的话,才导致他被师父骂,都怪师兄,所以,不理他!(某种意义上,贤二就是在拒绝他们的关系或事情的可能性)故事到这里仍在继续,王小五恰好遇到了贤一,大体的对话内容是,王小五因昨天的事情,今天特意给贤二买了一个冰激凌,却因贤二拒绝的态度,没有机会把冰激凌给贤二;贤一手中握着一张出国的机票,因为师父说,如果贤二没有什么烦恼,就让他出国去看看,可是发现贤二有意在回避自己,也只好留下了手中的机票。而以上这番对话,都被贤二听到,自己只好感慨自己为何这么倒霉呢!这样的结果这样的心情,习惯使用“拒绝”的老司机们是否特别有体会?与其说自己倒霉,运气差,不如说是自己把运气拒之于千里。
如果我们曾经或现在,习惯于使用先拒自己于千里的方法,为了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能有一个良性的处事方式,能有好运气,改如何改变呢?勇气?耐性?开放的态度?(宽容,更像是这三者的组合)必不可少,虽被拒的事情并不会见血受痛,但有时候被人拒绝的滋味也不亚于生理的疼痛。可是转念思考一下,为了那百分之五十的被接受的(期待达成)可能性,我们是需要一份勇气一份耐性以及一份开放的态度,来等待事情可能的发展结果,都说人生如戏,或许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开始慢慢学会用练习、做试验的方法来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确定,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即便不成功,兴许还有下次机会呢。这些天也进一步的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人说量大的人福气就大,因为他们很少对事情的结果做封闭式的认知定势与行动,他们保有对事态发展的开放性和可能性,不设限,福才能进来。
最后分享一个周末体验到的小例子。周五和球友约着打网球,群里只有一个同学和我的时间匹配,如按照往常的惯例,双方都会很积极的约打球的时间地点等等,可是这次,并没有!实际情况是,我平均问两三句,对方才会回答一句,其实本人的心里是很不爽的,这同学也太不热情了。甚至我在约好的那天上午想着不如不去打球了,这么不热情,肯定没什么意思。但后来出于对网球的痴迷以及自我强大的反思能力,还是决定如期而至,而且介于对方是个男生,我也在时不时的告诉自己,也许男生就是天生话少没有女生这么婆妈吧......再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是对方就是如此的不热情,打的不开心,大不了玩一会儿就走人呗,又不是签了卖身契,于是带着好奇粗~发~惹~ 结果,这位新结识的球友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没有礼貌缺少热情,虽然能看出来不是很健谈的人,但确实是个有球品的人(本人一直相信球品即人品哦),球场礼仪做的很好,言谈举止也很得体,和我之前猜想的样子完全不相搭,人家的不健谈,也只是个人多年的成长经历积淀下来形成的习惯而已,并不是带有不友善的信息呢,友善与否,那是我自己的解读。
结尾处奉上武志红咨询师的一句话:“你太相信什么,这相信就会成为你意识的疆界;你如果愿意坠入未知,你就会碰触到不可思议的存在。”
修行修心的路上,继续着......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