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人言无二三
笔记本的风扇呼呼的转着,一点一点消磨掉空气中漂浮的安静因子。
昨天看完了七月与安生,与室友用笔记本看的枪版,忽略它的渣画质和后面一小段静音的默剧,这部片确实还算最近较好的青春片了。有人说这是打着青春片幌子的友情故事,毕竟男主是男配一样的存在,可少了他这个故事也不会完整。七月与安生,彼此羡慕着对方的人生、性格,彼此分享内心的隐秘,然而关于爱情,是怎么也不能和闺蜜分享的吧。两人虽有着互补的个性,似乎不影响两人喜欢上同一个男生。家明是普遍大众男生的其中一个缩影,面对两份不一样的感情,飘忽不定犹豫不决,俗称有贼心没贼胆,也就是怂。进不敢直接带走安生,奔向狂放自由的人生;退不愿勉强自己选择其次的爱情。还好自己不是七月,也不是安生,没有遭遇闺蜜劈腿男票,没有那么极端的对自由的向往,我也只是普罗大众的一员,简单平淡的生活已是足够。
然而我也羡慕着七月与安生这样的好闺蜜。在知乎上看过一篇文章,“从不联系别人是不是就代表感情冷淡”大意如此,我也是个不习惯常联系朋友的人,就算是十几年感情的闺蜜,也不会隔三差五就发消息骚扰对方,而在身边的朋友便没有这种顾虑,聊天、吃饭、逛街,喝酒谈人生,一样也不少,不知道今后待如何。或许我会延续大学时的习惯,偶尔和以前的朋友用书信互通往来,像七月与安生那样,在通信贫乏的年代靠着简单的一纸书信了解对方正在经历的一切,而等得知消息时可能已经过去好一段时间了,我亦喜欢这样适当的距离感,不爱每天在手机上敲敲打打,没事与好友斗斗图聊聊八卦,当然八卦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逐渐沉淀,早已过了有事没事就在qq空间发个说说,刷存在感的时候,在微信逐渐取代qq的过程中,你发现你的朋友圈也慢慢没了声息,只是默默的给别人点赞,甚至也懒于评论或者说不愿打扰。烦心事人人有,却不代表人人都知晓你的烦心事,心情不好时想发个状态发泄,却常常输入完成后又默默按下delete,思考着这样做的意义,真的会有人在乎你最近遭遇了什么吗,真正在乎你的人又怎会需要通过状态来了解你的遭遇。于是渐渐的,可与人言无二三,有那么几个铁关系的姐妹儿或者兄弟能在你向他们发牢骚的时候耐心听着并给出意见,已经是万幸的事了。
昨天看完了七月与安生,与室友用笔记本看的枪版,忽略它的渣画质和后面一小段静音的默剧,这部片确实还算最近较好的青春片了。有人说这是打着青春片幌子的友情故事,毕竟男主是男配一样的存在,可少了他这个故事也不会完整。七月与安生,彼此羡慕着对方的人生、性格,彼此分享内心的隐秘,然而关于爱情,是怎么也不能和闺蜜分享的吧。两人虽有着互补的个性,似乎不影响两人喜欢上同一个男生。家明是普遍大众男生的其中一个缩影,面对两份不一样的感情,飘忽不定犹豫不决,俗称有贼心没贼胆,也就是怂。进不敢直接带走安生,奔向狂放自由的人生;退不愿勉强自己选择其次的爱情。还好自己不是七月,也不是安生,没有遭遇闺蜜劈腿男票,没有那么极端的对自由的向往,我也只是普罗大众的一员,简单平淡的生活已是足够。
然而我也羡慕着七月与安生这样的好闺蜜。在知乎上看过一篇文章,“从不联系别人是不是就代表感情冷淡”大意如此,我也是个不习惯常联系朋友的人,就算是十几年感情的闺蜜,也不会隔三差五就发消息骚扰对方,而在身边的朋友便没有这种顾虑,聊天、吃饭、逛街,喝酒谈人生,一样也不少,不知道今后待如何。或许我会延续大学时的习惯,偶尔和以前的朋友用书信互通往来,像七月与安生那样,在通信贫乏的年代靠着简单的一纸书信了解对方正在经历的一切,而等得知消息时可能已经过去好一段时间了,我亦喜欢这样适当的距离感,不爱每天在手机上敲敲打打,没事与好友斗斗图聊聊八卦,当然八卦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逐渐沉淀,早已过了有事没事就在qq空间发个说说,刷存在感的时候,在微信逐渐取代qq的过程中,你发现你的朋友圈也慢慢没了声息,只是默默的给别人点赞,甚至也懒于评论或者说不愿打扰。烦心事人人有,却不代表人人都知晓你的烦心事,心情不好时想发个状态发泄,却常常输入完成后又默默按下delete,思考着这样做的意义,真的会有人在乎你最近遭遇了什么吗,真正在乎你的人又怎会需要通过状态来了解你的遭遇。于是渐渐的,可与人言无二三,有那么几个铁关系的姐妹儿或者兄弟能在你向他们发牢骚的时候耐心听着并给出意见,已经是万幸的事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