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 i'm going home
回家,首先想到的是三首歌:
1、going home——Sophie Zelmani
对应菲姐翻唱的是《乘客》
2、going home ——Tom Day
3、回家——纳西东巴吟唱曲
三首歌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不同的风格和调调,对应的都是同一种情绪
于是我真的就突然休年假回家了
今天天气晴,定了早上9:10分的闹钟,闹钟响的时候刚刚醒,于是洗漱,给阳台上所有花花草草浇水,然后收拾房间,叠被子,下楼吃早餐。
带着休假的心情,去机场,换登机牌,登记,降落坐大巴车,再打车回家
一路辗转终于回到丽江。
在大巴上一直在听MOKA的《さらい屋五葉 音楽集》,显然,我并不知道日文意思
不过这盘EP我收了,伴随着这盘豆瓣评分9.7的专辑,坐在大巴车第一排靠窗的位置
远处层层叠叠的山,还有压得很低的大片云朵,三义机场附近的农田
山,植物,田地,农作物,天空和云朵,窗外一闪而过的植物,我都那么熟悉
顿时觉得调适好的工作模式和个人模式切换成成长回忆
伴随着熟悉的风景,眼里的风景和脑海中的所有记忆相互搜索,像蓝牙一样,彼此连接
然后我看见文笔山,想起来高考前放假3天,老妈非说要带着我去文笔山求一颗“金钥匙”
于是带着对高考的紧张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爬了好几个小时的山,终于在山顶的玛尼堆上面拿了一块石头,也就是所谓的“金钥匙”,然后心理面踏实很多,觉着自己那么虔诚又辛苦的求来金钥匙,高考应该没问题.....
然后看见马鞍山,从小到大每天上学坐在车上,抬头总会看见马鞍山两个鼓起来的小小山包,再加上山的前后轮廓和曲线,每次我总会联想到女性身体,从小时候开始就觉得像是一位成熟又美丽的女神,躺在那里,马鞍山就是她美丽而又丰满的胸部。等到后来有人告诉我是马鞍山,我依然固执的认为应该叫别的名字,才能更加形象的表现出山峰和轮廓,才更有美感....
然后,看见成片的田地,每一小片都切割得四四方方,有规则而不错乱,从车窗望出去,可以看见玉米已经成熟,呈现黄色的秸秆,偶尔1~2个农民背着篮子劳作回家,沿路都是村子,每一家都是一小栋,这个时间大部分人家都已经开始生火做饭。
虽然天气已经开始转凉,秋分已过,意味着秋天将开始蔓延,但看到途中闪过的大片刺蓬蓬,叫不上来名儿的植物堆,茂盛又疯狂的长在道路两边,还是觉得植物最有生命力,因为雨水,阳光和风变得蓬勃向上。
后面一排是垂柳,柳树科中我比较喜欢的柳树,低垂的枝条和柔顺的叶片,让人觉得像是含羞矜持的模样,显得有韵味,想起来小时候用杨柳枝编织花环,装点路边采摘的各种野花,插在编织好的枝条缝隙中,戴在头上,在田野里和小伙伴们追逐嬉笑打闹,采摘路边的羊奶果,发现路上蜕下的干瘪蛇皮,捡到掉在田间的鸟窝,别着头希望能看见枝头还有鸟窝....
整条路就这么一直往前开着,但仿佛是驶进时光隧道,我看见5~6岁的自己,也看见初中时期的自己,再然后是高中...时间就是这么一件客观又无法抓住的线,在某种指引下,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遇见一些人,到后来完全成为陌生人,你曾经渴望的和追求的,突然间就失去它的意义,一时间竟然忘了回去的路,你已离开太久,找不到回家的路。
从思绪中抽离,回到现实,突然觉着自己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工作调适的模式一点意义都没有。
城市对于成功和生活的所有追求,似乎总需要有物质辅以证明:比如房,你家是百万起的别墅,而大多数人通过啃老+房贷购置首套房;比如车,你的是豪华甚至根据功能购置很多辆,但大多数人凑齐首付+车贷购买经济家用车;比如衣着打扮,你用所有的名牌把自己从上到下包装起来,头发,化妆品,配饰,包包,鞋...但大多数人还是以经济实用为主,偶尔超出预算购买一些不在自己生活标准内的物品,当作给自己的奖励,事后为此懊恼不已....
我突然反映过来,为什么城市的天空都一样,而家乡的天空却纯粹和充满神秘隐喻,哪怕一整天观察天空和云朵,也会得到很多启示与思考,但是城市的天空只是单纯以“天气好,天气糟糕”来定义,云朵则分为天晴时候的云朵和天阴时候的云朵。然而看到丽江的天空和云朵,山峦和植物,还有村庄里家家户户的小院落,顿时觉得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成功,以及高标准生活,其实对我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且问自己,在拥有别人羡慕的豪华生活环境中,自己是否真的过得有意义,是否觉得自己因为是成功人士就觉得内心满足,开心和感到幸福?
开心和幸福的定义,似乎每个人都非常不同。
记得小时候,90年代的小卖铺并没有多少可选择的零食,每次学校组织春游秋游,是童年记忆中最最开心的事情:
1、可以吃零食;
2、可以吃平时不常吃的零食;
3、可以吃很多只有过年过节时候爱吃的菜
每次老妈会给我炒一份酸菜洋芋丝炒饭,用那种90年代流行的铁饭盒装满,然后会卤鸡爪+鸡翅,然后会炸牛肉干巴。要知道这些菜平时真的不常吃!只有每年过年时候才吃得到,然后,我妈会提前1天用陶瓷口缸给我泡乌梅水,自家晒干的青梅做成乌梅,然后用开水+冰糖泡水,泡一整天后颜色非常漂亮,闻起来有乌梅清香甘甜的气味,用塑料瓶给我装起来,于是我的书包里背满了这些平时不常吃的零食和我最爱的菜,春游秋游时候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这些食物,大家都带了炒饭或者凉米线,水果,说起来,那个年代的零食真的少得可怜,只有火腿肠和劣质果冻,在当时已经是零食界的NO.1
于是,回想起这些童年成长轨迹中的小插曲,再对比这个时代,难免觉得难以适应,小时候觉得弥足珍贵和特别的东西,现在已经普遍和泛滥,我们或许再也不会觉得炒饭乌梅水卤鸡爪的春游秋游有多特别,甚至不会成为记忆中最开心的部分,尤其在城市生活,便利性是好事,意味着你在家可以有上百种可以选择外卖的食物,你不比动手或者下楼去买,只需要在家里看剧就会有人送货上门;你不用自己洗衣服,因为所有衣服只需要扔进洗衣机然后拿出来晾晒即可,洗衣服并不会占用你的私人时间;你不用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因为有N种出行方式;你不用通过订阅大量课外阅读材料来获取知识,只需要在电脑和手机上搜索,就能一分钟内得到成千上万的词条,解释和例句,范文....
这个时代过于便捷,过于高效,在曾经经济欠发达和物质匮乏的年代,似乎大家都比今天更开心,当看到家乡的山峦和天空,田地里劳作的农人,我真的觉得那些用物质堆砌和标榜的生活方式并非我所愿,也并非我想要。
人的生命,如同过眼的云朵,天边的彩虹再绚烂,总会再次出现,人有限的生命能看有限次数的彩虹,追着追着或许就迷失了方向,等到某一天想回头,似乎早已经忘了来时的路。
彩虹太绚烂,绚烂到让你忘了自己是谁,身在哪里
这么说起来,时不时回头看看,回家看看,确定你来时的路还在
不忘初心,若能看清这短暂而变化的一生,不被外界和虚空幻想所吸引,那么或许还是能找到存在的意义。
毕竟,云朵也曾在天空留下痕迹,不是麽。
1、going home——Sophie Zelmani
对应菲姐翻唱的是《乘客》
2、going home ——Tom Day
3、回家——纳西东巴吟唱曲
三首歌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不同的风格和调调,对应的都是同一种情绪
于是我真的就突然休年假回家了
今天天气晴,定了早上9:10分的闹钟,闹钟响的时候刚刚醒,于是洗漱,给阳台上所有花花草草浇水,然后收拾房间,叠被子,下楼吃早餐。
带着休假的心情,去机场,换登机牌,登记,降落坐大巴车,再打车回家
一路辗转终于回到丽江。
在大巴上一直在听MOKA的《さらい屋五葉 音楽集》,显然,我并不知道日文意思
不过这盘EP我收了,伴随着这盘豆瓣评分9.7的专辑,坐在大巴车第一排靠窗的位置
远处层层叠叠的山,还有压得很低的大片云朵,三义机场附近的农田
山,植物,田地,农作物,天空和云朵,窗外一闪而过的植物,我都那么熟悉
顿时觉得调适好的工作模式和个人模式切换成成长回忆
伴随着熟悉的风景,眼里的风景和脑海中的所有记忆相互搜索,像蓝牙一样,彼此连接
然后我看见文笔山,想起来高考前放假3天,老妈非说要带着我去文笔山求一颗“金钥匙”
于是带着对高考的紧张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爬了好几个小时的山,终于在山顶的玛尼堆上面拿了一块石头,也就是所谓的“金钥匙”,然后心理面踏实很多,觉着自己那么虔诚又辛苦的求来金钥匙,高考应该没问题.....
然后看见马鞍山,从小到大每天上学坐在车上,抬头总会看见马鞍山两个鼓起来的小小山包,再加上山的前后轮廓和曲线,每次我总会联想到女性身体,从小时候开始就觉得像是一位成熟又美丽的女神,躺在那里,马鞍山就是她美丽而又丰满的胸部。等到后来有人告诉我是马鞍山,我依然固执的认为应该叫别的名字,才能更加形象的表现出山峰和轮廓,才更有美感....
然后,看见成片的田地,每一小片都切割得四四方方,有规则而不错乱,从车窗望出去,可以看见玉米已经成熟,呈现黄色的秸秆,偶尔1~2个农民背着篮子劳作回家,沿路都是村子,每一家都是一小栋,这个时间大部分人家都已经开始生火做饭。
虽然天气已经开始转凉,秋分已过,意味着秋天将开始蔓延,但看到途中闪过的大片刺蓬蓬,叫不上来名儿的植物堆,茂盛又疯狂的长在道路两边,还是觉得植物最有生命力,因为雨水,阳光和风变得蓬勃向上。
后面一排是垂柳,柳树科中我比较喜欢的柳树,低垂的枝条和柔顺的叶片,让人觉得像是含羞矜持的模样,显得有韵味,想起来小时候用杨柳枝编织花环,装点路边采摘的各种野花,插在编织好的枝条缝隙中,戴在头上,在田野里和小伙伴们追逐嬉笑打闹,采摘路边的羊奶果,发现路上蜕下的干瘪蛇皮,捡到掉在田间的鸟窝,别着头希望能看见枝头还有鸟窝....
整条路就这么一直往前开着,但仿佛是驶进时光隧道,我看见5~6岁的自己,也看见初中时期的自己,再然后是高中...时间就是这么一件客观又无法抓住的线,在某种指引下,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遇见一些人,到后来完全成为陌生人,你曾经渴望的和追求的,突然间就失去它的意义,一时间竟然忘了回去的路,你已离开太久,找不到回家的路。
从思绪中抽离,回到现实,突然觉着自己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工作调适的模式一点意义都没有。
城市对于成功和生活的所有追求,似乎总需要有物质辅以证明:比如房,你家是百万起的别墅,而大多数人通过啃老+房贷购置首套房;比如车,你的是豪华甚至根据功能购置很多辆,但大多数人凑齐首付+车贷购买经济家用车;比如衣着打扮,你用所有的名牌把自己从上到下包装起来,头发,化妆品,配饰,包包,鞋...但大多数人还是以经济实用为主,偶尔超出预算购买一些不在自己生活标准内的物品,当作给自己的奖励,事后为此懊恼不已....
我突然反映过来,为什么城市的天空都一样,而家乡的天空却纯粹和充满神秘隐喻,哪怕一整天观察天空和云朵,也会得到很多启示与思考,但是城市的天空只是单纯以“天气好,天气糟糕”来定义,云朵则分为天晴时候的云朵和天阴时候的云朵。然而看到丽江的天空和云朵,山峦和植物,还有村庄里家家户户的小院落,顿时觉得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成功,以及高标准生活,其实对我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且问自己,在拥有别人羡慕的豪华生活环境中,自己是否真的过得有意义,是否觉得自己因为是成功人士就觉得内心满足,开心和感到幸福?
开心和幸福的定义,似乎每个人都非常不同。
记得小时候,90年代的小卖铺并没有多少可选择的零食,每次学校组织春游秋游,是童年记忆中最最开心的事情:
1、可以吃零食;
2、可以吃平时不常吃的零食;
3、可以吃很多只有过年过节时候爱吃的菜
每次老妈会给我炒一份酸菜洋芋丝炒饭,用那种90年代流行的铁饭盒装满,然后会卤鸡爪+鸡翅,然后会炸牛肉干巴。要知道这些菜平时真的不常吃!只有每年过年时候才吃得到,然后,我妈会提前1天用陶瓷口缸给我泡乌梅水,自家晒干的青梅做成乌梅,然后用开水+冰糖泡水,泡一整天后颜色非常漂亮,闻起来有乌梅清香甘甜的气味,用塑料瓶给我装起来,于是我的书包里背满了这些平时不常吃的零食和我最爱的菜,春游秋游时候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这些食物,大家都带了炒饭或者凉米线,水果,说起来,那个年代的零食真的少得可怜,只有火腿肠和劣质果冻,在当时已经是零食界的NO.1
于是,回想起这些童年成长轨迹中的小插曲,再对比这个时代,难免觉得难以适应,小时候觉得弥足珍贵和特别的东西,现在已经普遍和泛滥,我们或许再也不会觉得炒饭乌梅水卤鸡爪的春游秋游有多特别,甚至不会成为记忆中最开心的部分,尤其在城市生活,便利性是好事,意味着你在家可以有上百种可以选择外卖的食物,你不比动手或者下楼去买,只需要在家里看剧就会有人送货上门;你不用自己洗衣服,因为所有衣服只需要扔进洗衣机然后拿出来晾晒即可,洗衣服并不会占用你的私人时间;你不用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因为有N种出行方式;你不用通过订阅大量课外阅读材料来获取知识,只需要在电脑和手机上搜索,就能一分钟内得到成千上万的词条,解释和例句,范文....
这个时代过于便捷,过于高效,在曾经经济欠发达和物质匮乏的年代,似乎大家都比今天更开心,当看到家乡的山峦和天空,田地里劳作的农人,我真的觉得那些用物质堆砌和标榜的生活方式并非我所愿,也并非我想要。
人的生命,如同过眼的云朵,天边的彩虹再绚烂,总会再次出现,人有限的生命能看有限次数的彩虹,追着追着或许就迷失了方向,等到某一天想回头,似乎早已经忘了来时的路。
彩虹太绚烂,绚烂到让你忘了自己是谁,身在哪里
这么说起来,时不时回头看看,回家看看,确定你来时的路还在
不忘初心,若能看清这短暂而变化的一生,不被外界和虚空幻想所吸引,那么或许还是能找到存在的意义。
毕竟,云朵也曾在天空留下痕迹,不是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