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
早期的白话新诗艺术上普遍比较粗糙,用语也少挑拣,读来也没有什么情感共鸣,但是刘半农这首诗,可能是歌谣化的尝试吧,读来却觉得异常亲切,竟有些感动了。
一个小农家的暮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一个小农家的暮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