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 A Farewell to Arms
这是海明威(1899--1961)根据参加一战的真实经历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arms 在英文里有"怀抱"的意思,因此小说的标题有双关的意义,永别的不仅是武器和战争,更是爱情和希望。这部小说发表于1929年,当时海明威三十岁,为他赢得声誉。用简洁平淡冷静的笔触描述了一幅真实而残酷的战争全景。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厮杀争夺,攻击和撤退,荣誉,胜利和尊严,在活生生的生命的死亡面前,变得毫无意义。整个战场弥漫着迷茫,怀疑,退缩,颓废和绝望的气息,无论士兵和将领,都无处可逃,死亡要吞噬每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早晚的问题。战争是一场大的悲剧,而亲历其中的个人,是一个个小的悲剧。在这个战争的背景下,一个美国兵和一个英国护士之间的爱情,无论多么纯洁浪漫,也注定是走向死亡。他们结伴逃离战场,在风雨交加的黑夜里从意大利划小船逃往瑞士,一夜千辛万苦,年轻恋人心里却充满希望,这希望把他们带到了风景如画,度过了一段平静甜蜜的爱情时光,期待他们孕育的新生命的出生,然而最后生产时却母子双亡,这个美国兵绝望至极,冲入雨中,故事戛然而止。这是生命和死亡的搏斗,而死亡最终占上风。这部作品的基调是消极颓废的,故事情节不算离奇,甚至一边读一边能预测悲剧的结局,但是平静的叙述,简单的表达,甚至有些琐碎,不夸张,也不掩饰,一方面拉长了死亡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死亡的残酷。没有比真实更让人震惊,更让人畏惧的了。一战中不知有多少年轻人的鲜血洒落战场,而那些幸存者,因为亲历战争的残酷,身心俱伤,消极颓废,无所事事,甚至又自杀身亡,被称为"迷惘一代"。包括海明威自己最后也自杀,跟他始终摆脱不了这段年轻时参加一战留下的战争阴影,不无关系。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