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评他人音乐品味的批判
久不触笔,学年课业冗重杂事繁索本不愿写几见血的杂文,有时间不及其他事来得自在,奈何不忍丑恶嘴脸刀子嘴地雷心咄咄逼人,真是身处温水中安逸而死,却对别人对生活极大的热忱嘲讽哂笑之。
此篇给恶意抨击野孩子以及凭空揣度他人品味热爱撕多余热爱生活的人。
![]() |
2016年9月15号,朋友圈A同学分享野孩子的单曲黄河谣,共同好友B评论——土,什么JB品味,村炮!
2014年几月忘了,我自己大概分享了苏阳的贤良,同样被类似于B的C评论——什么破品味,我连苏阳这个人都没听说过!
关于C,关系不够玩互黑级别的中学同学,鉴于我有向其科普苏阳属于国内较优秀的民族摇滚摇滚人且请尊重不同个体的喜好后依然出言不逊,我也嫌他聒噪就懒得啰嗦,入黑名单。
关于B,让我不想再分享音乐,毕竟听歌是很私人的事情。两年时光荏苒,不会费力拉黑,当下对于不过脑子的交流通常懒得参与,毕竟不成熟会传染。按往常我会对B言论一笑了之,最不过不进入各自生活,泾渭分明即可。可是中秋那日本应近距离同台同时瞻仰SUEDE和野孩子,去完成大学毕业前一个小心愿,台风原因致魔马音乐节取消,上海不得成行。内心愤懑,以至于想狗血骂人、抛售吉他胶片机、踹翻可能被台风吹倒的宿舍阳台玻璃门。
以上,不得不批判批评他人音乐品味的一类批判者。
对面外校音乐学院萨克斯专业老乡和我说——音乐发展越来越通俗化,从古典布鲁斯爵士到现在的流行,算不算品味堕落的表现。
毕竟研究音乐史是很严肃的,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我不能也不敢给出一个回答。
但是如今我可以有一个不成熟的理解是流行音乐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18世纪流行的是所谓的古典,就如莫扎特承认的为生计“糊口”的流水线式作品;爵士和布鲁斯虽然有大量的即兴,但是也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简单通俗的以旋律为主的歌曲,甚至是一些颇为常用的即兴固定模式,比如,我爷爷喜欢看的即兴口水歌优秀大王——张帝。 从古典到爵士,我们收获了更多的和弦和声以及音阶;从原声乐器到电声乐器,我们又收获了更多的音色和音效;从十二平均律到电子,我们又见识到了更细化的音分概念。我只想说,任何一件事情长期的存在,必定会有推动和发展,我们在以后必定会见识到更多匪夷所思的音乐概念。
因此莫要刻意在意他人音乐品味这种无关自己痛痒的琐碎,于你之砒霜他人蜜糖。
喜欢即伪装的自恋。对非资深音乐从业者来说,什么样的人就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另外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制灌输的,喜欢是被制造的。对于没有审美判断力的人,别人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否则感觉被别人抛弃了。我认识很多这种主动赶潮流以使自己不落伍的人。不仅仅只是音乐这件小事,生活学习工作的种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而且不盲目从众的人,罕见。我非常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
12年,我高中成绩最好的那年,舍友W,中文名首字母缩写是厕所,喜欢许嵩,讨厌别人说许嵩是周杰伦第二,冬天喜欢喝香飘飘奶茶,讨厌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高二辍学,至今我依然怀念他,他无线讨厌周杰伦可是绝不抨击周杰伦受众的品味低的态度。按我现在的看法,许周的作品都是大众流行乐范畴产物,一点都不够酷,可不论什么形态什么风格的音乐形式都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比如许嵩最近的雅俗共赏这张专辑,透露的就是音乐品味这种东西雅俗共赏就好,包容即一切。
14年末认识几个玩金属赶演出的朋友,其中那个穿着黑死重Tee配迷彩裤还给我看他上班西装革履衣冠禽兽样的听过不少专辑(CD 5000多张,黑胶400多张),他口味一直在变,但无论当下他在听什么风格、喜欢什么玩具,都会很高调告诉大家——我喜欢的是一件很好、很高尚的东西,你们可能不太懂的,但是可以试着尝试。确实是,彼时我的阅读量欠缺,认知范围停留在野孩子、二手玫瑰、The Beatls 、万能青年旅店、SUEDE、Nightwish以及陈绮贞等受众相对较多的人身上。以至于对他介绍的超重金属slipknot的噪音反感,不足以支撑起我对德彪西独立于古典的印象主义的接受。玩乐队能演绎肮脏黑暗恐怖,过生活却透露古典主义绅士做派,可是他从来不会说——我喜欢的是一件很好、很高尚的东西,你们是不可能懂的,你们这些low-B。在高调炫耀优越感的同时尊重且不抨击他人音乐品味,同样值得尊重。
http://music.163.com/#/m/song?id=1476058
多大点儿事儿,什么人生终极问题不终极问题的,还是听的少,接受面儿有限。
说到底,多读书。
希望不抨击他人品味的人对内对外不受气也不凌弱,所有的好理想都能在醒着的城市找到容身之所。
九月十七凌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