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夏
大学以后,很少有回乡下的日子,记得小时候,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喜欢看星星,一到了晚上,大家伙就会聚集在一起,数星星。那都是上幼儿园以后的事了,大人们也喜欢在夏夜里,吃瓜,闲聊,那时候的吃瓜群众,质朴,善良~
上个月,有个去乡下的机会,找了个周末,背着双肩包,早早地就出了门。去年从市区到阿木家的乡下通了公交车,没有了叫嚣着拉客的师傅,长长的公路,由国道变为省道再变为县城小道,没有堵车,没有拥挤,乡下空气清新。
大抵是因为周末,沿路有许多闹腾的小孩,稚嫩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我们似乎很久没有如此单纯地笑过了。到阿木家的时候,奶奶在门口接的我们,不到七十的老人,白发苍苍,手指夹着软白沙,满意地笑着,露出稀缺的牙齿。奶奶带着小孙女儿在家生活,平日里,所有的活动范围就是这栋两层高的小楼房,屋后有一小块菜园子,年纪大了,也没精力去打理。
我记得小时候,这季节有白瓜,丝瓜,紫茄,莆辣,青椒,黄瓜,稀稀拉拉的长豆角。阿木家的菜园子荒了,大家都在家门口赶集的时候买上一点肉和蔬果,每次,集市都会如期而至,带来廉价的生活所需,人们渐渐不再继续男耕女织的生活。
阿木说从这里过去两里地,有座龙头山,半山腰有一座龙头庵,他想去那里为奶奶祈福。于是,我们匆忙走上了六年前他走过的路,他记得那时候,青石板路上总有带小孩的妇孺,背着香火,来来往往。然,这回,我们却迷了方向。
后来,回乡的人们都购置了小汽车,于是,不再有人走那石板路,到如今,早已杂草丛生。我穿着七分裤,小白鞋,这下子,脚踝和鞋子全被葬送,不过,我似乎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茅草丛生的路,任由皮肤被割破,我想,我也养育了大自然一次吧。可还是想,我原本设想的是,走在夏日雨后清爽的空气里,我们迈上一步步阶梯到达半山腰祈福。
一小时后到达龙头庵,祈福中~
从大道下山,偶遇吊瓜种植基地。
上个月,有个去乡下的机会,找了个周末,背着双肩包,早早地就出了门。去年从市区到阿木家的乡下通了公交车,没有了叫嚣着拉客的师傅,长长的公路,由国道变为省道再变为县城小道,没有堵车,没有拥挤,乡下空气清新。
![]() |
大抵是因为周末,沿路有许多闹腾的小孩,稚嫩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我们似乎很久没有如此单纯地笑过了。到阿木家的时候,奶奶在门口接的我们,不到七十的老人,白发苍苍,手指夹着软白沙,满意地笑着,露出稀缺的牙齿。奶奶带着小孙女儿在家生活,平日里,所有的活动范围就是这栋两层高的小楼房,屋后有一小块菜园子,年纪大了,也没精力去打理。
我记得小时候,这季节有白瓜,丝瓜,紫茄,莆辣,青椒,黄瓜,稀稀拉拉的长豆角。阿木家的菜园子荒了,大家都在家门口赶集的时候买上一点肉和蔬果,每次,集市都会如期而至,带来廉价的生活所需,人们渐渐不再继续男耕女织的生活。
阿木说从这里过去两里地,有座龙头山,半山腰有一座龙头庵,他想去那里为奶奶祈福。于是,我们匆忙走上了六年前他走过的路,他记得那时候,青石板路上总有带小孩的妇孺,背着香火,来来往往。然,这回,我们却迷了方向。
![]() |
后来,回乡的人们都购置了小汽车,于是,不再有人走那石板路,到如今,早已杂草丛生。我穿着七分裤,小白鞋,这下子,脚踝和鞋子全被葬送,不过,我似乎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茅草丛生的路,任由皮肤被割破,我想,我也养育了大自然一次吧。可还是想,我原本设想的是,走在夏日雨后清爽的空气里,我们迈上一步步阶梯到达半山腰祈福。
一小时后到达龙头庵,祈福中~
从大道下山,偶遇吊瓜种植基地。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