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日記
/东海大学 - 彩虹眷村(春社里) - 国立台湾美术馆-逢甲夜市/
一间小木屋和一个儿童滑梯就是彩虹眷村,只有彩虹爷爷和他的五彩画笔住在里面,很小却吸引了许多的青年男女不惜浪费脚力或是驱动汽车动力来到这里,这里人烟稀少因此也没有商业的痕迹和便捷的交通工具的眷顾,一刻钟才一通的公交班车偶尔会在游客招手时漫不经心的停靠在路边,一望无际的灰色公路上彩虹眷散发着异样的彩色的光芒,让人在审美疲劳的压抑中焕然一新,彩虹爷爷是一位九十多岁的退役的台湾老兵,现在一个人住在这里照顾这些彩色的故事,造访者多的时候一些台湾学生会来这里做志工帮他受售一些精致便宜的小纪念品,彩虹爷爷日复一日像照顾孩子一样打理着这里,空闲时会在阴凉处与造访者闲话家常,谈笑风生,那些彩虹画不见耄疊之沧桑,满是溢出的、一目了然的快乐和祝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活与长寿之道,让我想起那句话:独羡人之初,愿为老顽童。
台美总体给人感觉大方又有文化底蕴,我们造访时正在开展的主题是“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和“再次回到类比之诗”前者是对数码、科技社会历史和人文艺术做抽象化临镜式展现,后者是寻找人文关怀与科技时代的平衡点,这些都是我们不可逃避的事实,如何把它们真实全面而高度概括的呈现出来,在不可名状的灾难压倒之前保持清醒和有所作为,这正是艺术独特的提醒功能—审美,审醜,审视我们自身,台湾岛很小,寸土寸金,公路很窄经常车马难行,各式各样的小广告牌林立,人行道上也是摩肩接踵,但是这里的大学校园和图书馆环境优雅,设施健全,占地面积很大,不乘坐校内通勤车想要走到目的地可能要花费一个小时,也许在他们看来因为这些地方是思想文明的聚集地,因此甚至连绿化都是文明的一部分,它们的生根发芽也推动着这座岛屿的进步,台湾简单的生活情怀,文化建设的毫不吝啬和以自由为由的信仰,这也许就是这座岛屿的可能性。
夜市是一个城市白天繁华的第25小时的延续,到底夜市上的红男绿女和白天毫无面相特征,提着公文包东奔西走的人哪个才是人的本性,“买一个吧,买一个吧,”“来一份炸鸡饭吧”,酒足饭饱做314班车直接就回到路思义教堂,车上叽叽喳喳都是陆生,旅途并不短暂,回来已是夜里,热闹终会消散,但只一瞬间就让人难忘。
一间小木屋和一个儿童滑梯就是彩虹眷村,只有彩虹爷爷和他的五彩画笔住在里面,很小却吸引了许多的青年男女不惜浪费脚力或是驱动汽车动力来到这里,这里人烟稀少因此也没有商业的痕迹和便捷的交通工具的眷顾,一刻钟才一通的公交班车偶尔会在游客招手时漫不经心的停靠在路边,一望无际的灰色公路上彩虹眷散发着异样的彩色的光芒,让人在审美疲劳的压抑中焕然一新,彩虹爷爷是一位九十多岁的退役的台湾老兵,现在一个人住在这里照顾这些彩色的故事,造访者多的时候一些台湾学生会来这里做志工帮他受售一些精致便宜的小纪念品,彩虹爷爷日复一日像照顾孩子一样打理着这里,空闲时会在阴凉处与造访者闲话家常,谈笑风生,那些彩虹画不见耄疊之沧桑,满是溢出的、一目了然的快乐和祝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活与长寿之道,让我想起那句话:独羡人之初,愿为老顽童。
台美总体给人感觉大方又有文化底蕴,我们造访时正在开展的主题是“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和“再次回到类比之诗”前者是对数码、科技社会历史和人文艺术做抽象化临镜式展现,后者是寻找人文关怀与科技时代的平衡点,这些都是我们不可逃避的事实,如何把它们真实全面而高度概括的呈现出来,在不可名状的灾难压倒之前保持清醒和有所作为,这正是艺术独特的提醒功能—审美,审醜,审视我们自身,台湾岛很小,寸土寸金,公路很窄经常车马难行,各式各样的小广告牌林立,人行道上也是摩肩接踵,但是这里的大学校园和图书馆环境优雅,设施健全,占地面积很大,不乘坐校内通勤车想要走到目的地可能要花费一个小时,也许在他们看来因为这些地方是思想文明的聚集地,因此甚至连绿化都是文明的一部分,它们的生根发芽也推动着这座岛屿的进步,台湾简单的生活情怀,文化建设的毫不吝啬和以自由为由的信仰,这也许就是这座岛屿的可能性。
夜市是一个城市白天繁华的第25小时的延续,到底夜市上的红男绿女和白天毫无面相特征,提着公文包东奔西走的人哪个才是人的本性,“买一个吧,买一个吧,”“来一份炸鸡饭吧”,酒足饭饱做314班车直接就回到路思义教堂,车上叽叽喳喳都是陆生,旅途并不短暂,回来已是夜里,热闹终会消散,但只一瞬间就让人难忘。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