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某个领域高手
文/诸葛小宝
文章有点长,慎入🔔
先说几句废话,什么领域需要这样的高手呢?或者什么领域不需要这样的高手呢?
高手应该是在某项技能达到顶尖水平的人。我个人认为有些行业是不需要什么高手的,比如:服务业(事情多而繁琐)、制造业(主要是机器工作,人工辅助)。他们是不需要什么高手的,他们需要的是人工,高手对他们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你有空也思考一下你所在的行业和地方是否需要高手坐镇呢?当然,如果你在这些本身不具备多少技术含量里面创业,进行消费升级,那就不是不仅仅是一个高手了(对高手的简介比较肤浅,大家不雅建议)。
今天要讲的就是如何把某项技能练习的出神入化,成为一个高手。当然如果你持续使用这个方法你就容易升级成为一代宗师了。
好,废话结束,开始了:
高手公式:练习✖天赋=成就
一项为零,那么怎么做都是零了。天赋你是无法控制的,其实天赋大家都是有的,只是天赋多少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控制的就是“练习”了。练习是要讲究方法的,不能是傻傻的练习,像机器一样运作。得先苦脑子,再苦身体,找对方法练习你就会事半功倍(以前要是我知道这个练习方法,我早就成学霸了,虽然现在才知道有点晚,不过还好,我还不是太老,90后的应该不老吧!是吧!哥哥姐姐们)。
📢注意,小宝要阐述重点了!
练习的四个要点: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二.把要训练的内容针对性的分成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三.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获得反馈
四.注意力高度集中
其实这四点不是我总结出来的,而是一个叫“万维刚”的作者从其它书籍(《异类》、《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等)里面提炼出来的(这四个点在“万万没想到”书籍里面82页,作者的标题是“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我为了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论,所以就把这四点重新结合自己体会重新提出来讲解一下(后面我还会展示另外两位成名高手的学习方法论,大家可以做一下观察和对比)。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我们把学习分成三个区,一个是舒适区(这个是你完全熟悉掌握的,这个就像你吃饭一样,吃饭的同时还可以讲话打电话,完全驾轻就熟)。一个是恐慌区(这个是你完全不知道的,看见它你就头大那种)。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这个区域就是“学习区”。
学习区就像类似温水一样,我把水分成:凉水、温水、开水(举下例子,大家不要较真,说什么“温开水”之类的话,小宝只是做个比喻,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啦),温水就是咱们的“学习区”。在“舒适区”学习,你完全没有压力,但是也成长不了(我外婆炒了这么多年菜,从来都是哪个样子,而且还有退步的嫌疑)。在恐慌区学习,你是很难学进去的,你完全不知道无从下手(根据我个人听英语的经验,在恐慌区也是可以做练习的,只不过这个练习的成果要很久才可以看见的,不好受),只有在“学习区”内做练习才是相当有效的。举个例子:你看一本书,开始你是不知道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但是通过阅读,你可以理解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上次推荐给我妹看一本书,她完全看不懂那本书在讲什么),这样你就是在“学习区”内学习。
每个人的“学习区”都是不一样的,你的“学习区”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舒适区“和”恐慌区“,所以有时你会看到大家在学习一件事情的时候,掌握的进度是不一样的。当你成长之后,原来在“学习区”的内容会逐渐成为你“舒适区”的内容,一旦你掌握了它,那么你需要马上要把训练内容提高一个难度,进行下一个难度(有点类似游戏里打怪升级),这样才行之有效。
二.把要训练的内容”针对性”的分成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把训练内容需要分成“针对性”的小块,因为一件事情本身就是由许多小事情组成的。就像你学习英语一样,你需要听、说、读、写都行,
这几个点都是属于英语的部分。你需要掌握每个部分,每个部分其实需要掌握的东西又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他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把训练内容分成“针对性”小块是非常必要的,每个阶段学习重点内容是不一样的。
分成“针对性”小块之后,你还必须针对每一个小块进行刻意重复的练习,只有当你把许多小块练习熟练之后,那么一件事情就自然而然的熟练了。
我最近在一家咖啡厅上班(穷人怎么喝得起咖啡了,我完全是个门外汉),从广东那边来了一个很专业的老师过来培训我们,老师刚开始教我们并不是做一杯咖啡,而刚开始教我们了解咖啡历史文化(这个时候主要就是概念性的东西),然后压粉,萃取液体,打奶,拉花。虽然一杯咖啡就这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就那么几个动作,但是我们每个步骤都会花上一到两天学习。比如压粉,你这一天就只是压粉,不做其他事情,反复练习这几个动作(打粉、称重、压平),老师会及时给你反馈,就这样反复练习。最后在你把咖啡那几个步骤分别练习熟练后,才会让你做一次完整的咖啡,这样的方法是进步很快的。分块练习可以让你在某个阶段只注意很少的东西,这样你才能注意到你的不足,去该进你的技能。
三.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获得反馈
为什么你需要获得反馈呢?如果你没有反馈,你就不知道你那里出现问题,也就不知如何改进了,所以你需要及时知道你的不足,这样你才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我自己是个重庆人,我普通话很差,整个一口川普。以前我自己在老家(大家都一个水平,所以发现不了的)的时候并不觉得我自己普通话差,直到出了老家,来到了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有了其他的对比和反馈之后才发现的。现在普通话依然差劲,出来打工之后,忙生活了,生存都成问题,别说去学习啦(跟我一样想法的人请举手,哈哈)。但是这里有个陷阱,如果你不学习成长,你依然只能拿那么可怜的工资,只能为填饱肚子烦恼,这是一个怪圈。
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你我其实都知道的,只不过是我们不肯正视自己而已),你必须成长,你需要拿出你刷屏打游戏的时间去做积累(看书,观察,思考)。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你的一些行为肯定会跟原来不一样,你的行为都会围绕你的成长来调整的。
不好意思,废话有点多了,继续 回归正题。
大家自己练习的时候其实也是很容易获得反馈的。你在学校,老师(这老师的水平要很高才行)可以及时给你反馈,这个及时反馈在学生不多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老师精力有限,学生太多照顾不过来的。如果你现在是自学一项技能,你就得自己做反馈(自己做记录和笔记就好)。比如说咱们现在练习一首歌,你就需要用录音软件(手机自带的就行)把自己练习的声音记录下来,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听出你的录音有多烂了,自己唱的时候不觉得(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但是一录音你就可以发现了,然后在跟原唱对比,找缺点,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对比,找问题,改进了。
四.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般一个人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容易出神,你在训练时候需要找出细节和缺点,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但是人的注意力是一个有限的资源,虽然后期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提高,但是刚开始注意力不是很多的,特别针对初学者,所以刚开始你重复训练某项技能时,你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这样有利于你持续的进步(注意我说的是重复训练啊),不然有可能多学这几个小时,等几天就疲惫了,那就糟糕了。学习能力强的人可以多练习点时间,但是刚开始重复练习某项技能时间不宜过多。
现在大家电子产品都很多,特别是手机,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建议大家学习的时候不用手机的时候,把手机关机或者调成静音。
介绍另外两个高手的学习训练方法
1.“雕爷”(就是卖阿芙精油、雕爷牛腩和河狸家那位)以前写过“阿芙美工的训练方法”三个月培养出好美工,具体方法如下:
1.找出心仪方案(找到好的作品)
2.拆解并作出模型(工具:纸和笔)
3.凭借记忆临摹(不看原作,自己临摹)
4.对比找不足(对比临摹的作品和你的作品)
5.再次凭记忆临摹知道满意
6.周而复始一至五步
这是个自虐教程,但是效果相当明显,你试试就知道了。从雕爷自己的描述来看,他从小就在帝都长大(在帝都长大的孩子见识都是不一般的),在很早以前就略懂此法,后来又知道了上面四点(他肯定看过不少书籍),他这套方法应该就是在那几个要点上加以理解总结出来的。
重磅炸弹:难道你认为这套方法仅仅是培养美工吗?
雕爷那篇文章的链接如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M3NjIyMA==&mid=10000657&idx=1&sn=7709b0f9c7e21abc4ed2469a67f16f31#rd
2.王渊源,英文名字叫John Gordon,是个美国人,但在中国呆了十几年了,从事了14年的英文教育工作,他中文没有口音的,很少有老外可以做到没有口音的,现在他在微信公众号开了一个“清晨朗读会”(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他教大家学习英语的方法如下:
1.先听一遍他读的语音
2.再听一遍,这次跟着模仿(听不懂也没关系,就尽量模仿你听到的音)
3.朗读一遍原文
4.以上三个部分再重复2-3遍
我跟着他的方法做了十几天练习,然后就没有做了,因为我练习英语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不认识的单词,我习惯用英英词典查询单词。因为底子比较薄弱,所以我用英英词典查询的时候相当费时间,无法完成每天的练习,用英汉词典查询单词虽然来得快,但是会在大脑形成将英文转化成中文的一种习惯,不利于我将英文变成第二母语的要求。
我放弃这套方案,并不意味这这套方案不好,而是我有另一套学习英语的方案,这套方案我以前练习了一段时间,因为其他事情,没有坚持下去,但是我练习的那段时间,成功打破了我的听力障碍,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现在那套方案我准备重新启用,但是有些部分练习方法我个人会略微修改一下。如果我告诉你,一个普通人练习这套方法可以在6—12个月习得一门语言,你信不信呢?写那个方法的人也是一个多语言掌握者,而且还是个韩国人。
这套方案也是一套自虐教程.基本上让你成长很快的,基本上都比较自虐。以后有机会给大家讲讲我学习英语的坑,虽然现在我的英语很差劲,但是我知道正确的方向所在,以后我一边学一边给大家讲解心得和体会吧!
好了,大家现在还回顾一下成为高手的秘诀㊙️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二.把要训练的内容针对性的分成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三.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获得反馈
四.注意力高度集中
如果你读到这里,相信你也能看出一些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了,其实就这几个重要因素了,这是好多研究者实践总结出来的,不是我瞎扯的。这是一本内功心法,招式大家自己其实可以根据这套心法创造的,能不能成为大师也就靠你我对这本武功秘籍的理解和运用了。
累死小宝了,虽然是理解总结,但是写出来却用了不少时间,看来是平时思考和写文章时间少了,打字速度也有待提升,对,还需提升。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我是个90后的调皮小伙子,大家多多指教,欢迎关注“诸葛小宝”微信公众号。
文章有点长,慎入🔔
先说几句废话,什么领域需要这样的高手呢?或者什么领域不需要这样的高手呢?
高手应该是在某项技能达到顶尖水平的人。我个人认为有些行业是不需要什么高手的,比如:服务业(事情多而繁琐)、制造业(主要是机器工作,人工辅助)。他们是不需要什么高手的,他们需要的是人工,高手对他们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你有空也思考一下你所在的行业和地方是否需要高手坐镇呢?当然,如果你在这些本身不具备多少技术含量里面创业,进行消费升级,那就不是不仅仅是一个高手了(对高手的简介比较肤浅,大家不雅建议)。
今天要讲的就是如何把某项技能练习的出神入化,成为一个高手。当然如果你持续使用这个方法你就容易升级成为一代宗师了。
好,废话结束,开始了:
高手公式:练习✖天赋=成就
一项为零,那么怎么做都是零了。天赋你是无法控制的,其实天赋大家都是有的,只是天赋多少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控制的就是“练习”了。练习是要讲究方法的,不能是傻傻的练习,像机器一样运作。得先苦脑子,再苦身体,找对方法练习你就会事半功倍(以前要是我知道这个练习方法,我早就成学霸了,虽然现在才知道有点晚,不过还好,我还不是太老,90后的应该不老吧!是吧!哥哥姐姐们)。
📢注意,小宝要阐述重点了!
练习的四个要点: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二.把要训练的内容针对性的分成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三.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获得反馈
四.注意力高度集中
其实这四点不是我总结出来的,而是一个叫“万维刚”的作者从其它书籍(《异类》、《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等)里面提炼出来的(这四个点在“万万没想到”书籍里面82页,作者的标题是“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我为了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论,所以就把这四点重新结合自己体会重新提出来讲解一下(后面我还会展示另外两位成名高手的学习方法论,大家可以做一下观察和对比)。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我们把学习分成三个区,一个是舒适区(这个是你完全熟悉掌握的,这个就像你吃饭一样,吃饭的同时还可以讲话打电话,完全驾轻就熟)。一个是恐慌区(这个是你完全不知道的,看见它你就头大那种)。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这个区域就是“学习区”。
学习区就像类似温水一样,我把水分成:凉水、温水、开水(举下例子,大家不要较真,说什么“温开水”之类的话,小宝只是做个比喻,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啦),温水就是咱们的“学习区”。在“舒适区”学习,你完全没有压力,但是也成长不了(我外婆炒了这么多年菜,从来都是哪个样子,而且还有退步的嫌疑)。在恐慌区学习,你是很难学进去的,你完全不知道无从下手(根据我个人听英语的经验,在恐慌区也是可以做练习的,只不过这个练习的成果要很久才可以看见的,不好受),只有在“学习区”内做练习才是相当有效的。举个例子:你看一本书,开始你是不知道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但是通过阅读,你可以理解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上次推荐给我妹看一本书,她完全看不懂那本书在讲什么),这样你就是在“学习区”内学习。
每个人的“学习区”都是不一样的,你的“学习区”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舒适区“和”恐慌区“,所以有时你会看到大家在学习一件事情的时候,掌握的进度是不一样的。当你成长之后,原来在“学习区”的内容会逐渐成为你“舒适区”的内容,一旦你掌握了它,那么你需要马上要把训练内容提高一个难度,进行下一个难度(有点类似游戏里打怪升级),这样才行之有效。
二.把要训练的内容”针对性”的分成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把训练内容需要分成“针对性”的小块,因为一件事情本身就是由许多小事情组成的。就像你学习英语一样,你需要听、说、读、写都行,
这几个点都是属于英语的部分。你需要掌握每个部分,每个部分其实需要掌握的东西又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他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把训练内容分成“针对性”小块是非常必要的,每个阶段学习重点内容是不一样的。
分成“针对性”小块之后,你还必须针对每一个小块进行刻意重复的练习,只有当你把许多小块练习熟练之后,那么一件事情就自然而然的熟练了。
我最近在一家咖啡厅上班(穷人怎么喝得起咖啡了,我完全是个门外汉),从广东那边来了一个很专业的老师过来培训我们,老师刚开始教我们并不是做一杯咖啡,而刚开始教我们了解咖啡历史文化(这个时候主要就是概念性的东西),然后压粉,萃取液体,打奶,拉花。虽然一杯咖啡就这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就那么几个动作,但是我们每个步骤都会花上一到两天学习。比如压粉,你这一天就只是压粉,不做其他事情,反复练习这几个动作(打粉、称重、压平),老师会及时给你反馈,就这样反复练习。最后在你把咖啡那几个步骤分别练习熟练后,才会让你做一次完整的咖啡,这样的方法是进步很快的。分块练习可以让你在某个阶段只注意很少的东西,这样你才能注意到你的不足,去该进你的技能。
三.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获得反馈
为什么你需要获得反馈呢?如果你没有反馈,你就不知道你那里出现问题,也就不知如何改进了,所以你需要及时知道你的不足,这样你才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我自己是个重庆人,我普通话很差,整个一口川普。以前我自己在老家(大家都一个水平,所以发现不了的)的时候并不觉得我自己普通话差,直到出了老家,来到了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有了其他的对比和反馈之后才发现的。现在普通话依然差劲,出来打工之后,忙生活了,生存都成问题,别说去学习啦(跟我一样想法的人请举手,哈哈)。但是这里有个陷阱,如果你不学习成长,你依然只能拿那么可怜的工资,只能为填饱肚子烦恼,这是一个怪圈。
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你我其实都知道的,只不过是我们不肯正视自己而已),你必须成长,你需要拿出你刷屏打游戏的时间去做积累(看书,观察,思考)。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你的一些行为肯定会跟原来不一样,你的行为都会围绕你的成长来调整的。
不好意思,废话有点多了,继续 回归正题。
大家自己练习的时候其实也是很容易获得反馈的。你在学校,老师(这老师的水平要很高才行)可以及时给你反馈,这个及时反馈在学生不多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老师精力有限,学生太多照顾不过来的。如果你现在是自学一项技能,你就得自己做反馈(自己做记录和笔记就好)。比如说咱们现在练习一首歌,你就需要用录音软件(手机自带的就行)把自己练习的声音记录下来,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听出你的录音有多烂了,自己唱的时候不觉得(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但是一录音你就可以发现了,然后在跟原唱对比,找缺点,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对比,找问题,改进了。
四.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般一个人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容易出神,你在训练时候需要找出细节和缺点,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但是人的注意力是一个有限的资源,虽然后期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提高,但是刚开始注意力不是很多的,特别针对初学者,所以刚开始你重复训练某项技能时,你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这样有利于你持续的进步(注意我说的是重复训练啊),不然有可能多学这几个小时,等几天就疲惫了,那就糟糕了。学习能力强的人可以多练习点时间,但是刚开始重复练习某项技能时间不宜过多。
现在大家电子产品都很多,特别是手机,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建议大家学习的时候不用手机的时候,把手机关机或者调成静音。
介绍另外两个高手的学习训练方法
1.“雕爷”(就是卖阿芙精油、雕爷牛腩和河狸家那位)以前写过“阿芙美工的训练方法”三个月培养出好美工,具体方法如下:
1.找出心仪方案(找到好的作品)
2.拆解并作出模型(工具:纸和笔)
3.凭借记忆临摹(不看原作,自己临摹)
4.对比找不足(对比临摹的作品和你的作品)
5.再次凭记忆临摹知道满意
6.周而复始一至五步
这是个自虐教程,但是效果相当明显,你试试就知道了。从雕爷自己的描述来看,他从小就在帝都长大(在帝都长大的孩子见识都是不一般的),在很早以前就略懂此法,后来又知道了上面四点(他肯定看过不少书籍),他这套方法应该就是在那几个要点上加以理解总结出来的。
重磅炸弹:难道你认为这套方法仅仅是培养美工吗?
雕爷那篇文章的链接如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M3NjIyMA==&mid=10000657&idx=1&sn=7709b0f9c7e21abc4ed2469a67f16f31#rd
2.王渊源,英文名字叫John Gordon,是个美国人,但在中国呆了十几年了,从事了14年的英文教育工作,他中文没有口音的,很少有老外可以做到没有口音的,现在他在微信公众号开了一个“清晨朗读会”(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他教大家学习英语的方法如下:
1.先听一遍他读的语音
2.再听一遍,这次跟着模仿(听不懂也没关系,就尽量模仿你听到的音)
3.朗读一遍原文
4.以上三个部分再重复2-3遍
我跟着他的方法做了十几天练习,然后就没有做了,因为我练习英语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不认识的单词,我习惯用英英词典查询单词。因为底子比较薄弱,所以我用英英词典查询的时候相当费时间,无法完成每天的练习,用英汉词典查询单词虽然来得快,但是会在大脑形成将英文转化成中文的一种习惯,不利于我将英文变成第二母语的要求。
我放弃这套方案,并不意味这这套方案不好,而是我有另一套学习英语的方案,这套方案我以前练习了一段时间,因为其他事情,没有坚持下去,但是我练习的那段时间,成功打破了我的听力障碍,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现在那套方案我准备重新启用,但是有些部分练习方法我个人会略微修改一下。如果我告诉你,一个普通人练习这套方法可以在6—12个月习得一门语言,你信不信呢?写那个方法的人也是一个多语言掌握者,而且还是个韩国人。
这套方案也是一套自虐教程.基本上让你成长很快的,基本上都比较自虐。以后有机会给大家讲讲我学习英语的坑,虽然现在我的英语很差劲,但是我知道正确的方向所在,以后我一边学一边给大家讲解心得和体会吧!
好了,大家现在还回顾一下成为高手的秘诀㊙️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二.把要训练的内容针对性的分成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三.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获得反馈
四.注意力高度集中
如果你读到这里,相信你也能看出一些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了,其实就这几个重要因素了,这是好多研究者实践总结出来的,不是我瞎扯的。这是一本内功心法,招式大家自己其实可以根据这套心法创造的,能不能成为大师也就靠你我对这本武功秘籍的理解和运用了。
累死小宝了,虽然是理解总结,但是写出来却用了不少时间,看来是平时思考和写文章时间少了,打字速度也有待提升,对,还需提升。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我是个90后的调皮小伙子,大家多多指教,欢迎关注“诸葛小宝”微信公众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