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高手
昨晚上听罗辑思维,如何成为一个高手。大致是两点:刻意学习和得到即时反馈。
刻意练习——如果你要吞下去的学习量是一座大厦,那么你要把这座大厦的每一块砖单独拿出来,拆解、反复练习。一个例子是,学习小提琴,不是终日反复拉练一首曲子,而是把名曲的各个小节单独拿出来反复演练,要练到的程度是,没有人能听得懂你拉的这个小节出自于哪一首曲子。
就好比要想成为一个围棋高手,我们要做的不是成日跟别人下围棋,而是要记忆大量的棋谱和公式; 要想成为一个篮球高手,不是成日地跟别人打球赛,而是日复一日的各种基本训练——通过拳击训练来练习下肢灵活度;跑步练习肺活量;无氧运动锻炼肌肉群和爆发力。等等等......
刻意练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让自己走出舒适区的过程。人只有不断地走出舒适区,人才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状态。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这是必然的。
关于走出舒适区的例子:菲尔普斯的日常游泳训练——教练加以各种突发性干扰,让运动员适应干扰、和得出一套对付干扰的能力,等到实际赛场上,出现任何干扰情况,不但无法打断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反而能够激起他们的兴奋感。
得到即时反馈——一个人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得到前辈不断的即时反馈是很重要的。现在想来,当时在准备英语演讲比赛,接受杨老师指导的时候,他好像就是用的这种方式,不断打断你,不断地给你反馈;你也就不断地在适应、不断地在调整,直到达到一种相对而言的“标准”状态。这个道理在当时是不懂的,甚至是反感的。
即时反馈的有效性,有个最好的例子——游戏。游戏玩家在游戏世界里,几乎每一分钟,每一个小时,都能够得到来自其他玩家、游戏程序本身的大量的、不断的即时反馈。很多时候,都是即时奖赏——奖励装备、级别等等,让人沉迷不已。
最后一点,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即时反馈——看过的书、电影、文章,都可以留下自己的思考反馈,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好。
我想起蒋方舟在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里说过,她在清华的几年,从最开始知道自己并不倾心于新闻学后,逃掉了绝大部分课。但唯一坚持的事情就是,读书,读很多书,然后写,写很多的读书笔记。往往是夜深人静以后,她就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宿舍楼里的洗衣房里,在键盘上敲打那些读书心得,一遍又一遍地完善着自己的思考体系。
到了毕业的时候,她的电脑里已经有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刻意练习——如果你要吞下去的学习量是一座大厦,那么你要把这座大厦的每一块砖单独拿出来,拆解、反复练习。一个例子是,学习小提琴,不是终日反复拉练一首曲子,而是把名曲的各个小节单独拿出来反复演练,要练到的程度是,没有人能听得懂你拉的这个小节出自于哪一首曲子。
就好比要想成为一个围棋高手,我们要做的不是成日跟别人下围棋,而是要记忆大量的棋谱和公式; 要想成为一个篮球高手,不是成日地跟别人打球赛,而是日复一日的各种基本训练——通过拳击训练来练习下肢灵活度;跑步练习肺活量;无氧运动锻炼肌肉群和爆发力。等等等......
刻意练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让自己走出舒适区的过程。人只有不断地走出舒适区,人才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状态。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这是必然的。
关于走出舒适区的例子:菲尔普斯的日常游泳训练——教练加以各种突发性干扰,让运动员适应干扰、和得出一套对付干扰的能力,等到实际赛场上,出现任何干扰情况,不但无法打断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反而能够激起他们的兴奋感。
得到即时反馈——一个人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得到前辈不断的即时反馈是很重要的。现在想来,当时在准备英语演讲比赛,接受杨老师指导的时候,他好像就是用的这种方式,不断打断你,不断地给你反馈;你也就不断地在适应、不断地在调整,直到达到一种相对而言的“标准”状态。这个道理在当时是不懂的,甚至是反感的。
即时反馈的有效性,有个最好的例子——游戏。游戏玩家在游戏世界里,几乎每一分钟,每一个小时,都能够得到来自其他玩家、游戏程序本身的大量的、不断的即时反馈。很多时候,都是即时奖赏——奖励装备、级别等等,让人沉迷不已。
最后一点,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即时反馈——看过的书、电影、文章,都可以留下自己的思考反馈,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好。
我想起蒋方舟在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里说过,她在清华的几年,从最开始知道自己并不倾心于新闻学后,逃掉了绝大部分课。但唯一坚持的事情就是,读书,读很多书,然后写,写很多的读书笔记。往往是夜深人静以后,她就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宿舍楼里的洗衣房里,在键盘上敲打那些读书心得,一遍又一遍地完善着自己的思考体系。
到了毕业的时候,她的电脑里已经有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