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用时间换钱,用努力换尊重
自总公司辞职未果后,换来分公司转向管理,手下来来往往见过十多个新人,各有特色。
有人一开始态度很好,工作极为认真,但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又会说这份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期待,都不会正式跟你说要辞职,第二天就不见踪影。虽然要走,但走的时候也要注意下姿态啊,一般小公司还好,如果是大公司,自己也只在一个行业内混,职场名声还是要注意,要走也要说清楚,工作要交接好。如果决定要走,不要拖泥带水,做好工作交接,再利利落落的走,不喜欢的工作环境待得时间越久,人被压抑了很容易情绪低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除非自己的调节能力很强大,不然不要挑战概率。
上班越久,越感觉到,工作状态决定了上级对你的态度。有些人一开始上班就姿态不正,并没有想着自己要多认真,只是觉得这份工作工资尚可,福利待遇满足自己期待,于是选择留下。但,不认真做事,上班时间逛各种网站,对于上级分配的任务视而不见,自以为是,因为分公司是个试炼场,为了看出每个人的潜力,公司并不会给太多压力,这种情况下,小崽子们就以为工作很轻松,自己忽悠上司就好了。以前总以为领导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真当自己坐上领导位子才发现,其实每个员工的状态,上级一清二楚,下属搞的那些小动作,上级不明说不代表不知道,只是出于观察角度,会给予每个人一定的考察期。
因为老板的要求比较特殊,对每个人的特性都要足够掌握才会决定是否留下。刚过来时,小组共四个人,两个新人,沟通交流都很好处理,但因不符合总公司招人条件,只能选择辞退,尴尬的是,本质上是辞退,还要考虑员工心情,不想让员工对公司抱有不满情绪,简直就是当了坏人还想要立牌坊。一开始于心不忍,听着新员工说起自己还兴冲冲对男票说找到了工作,因为一年没上过班了,很珍惜这份机会。招人的时候,公司章程合理,条件尚可,并不知道这只是试炼场,有残忍的淘汰机制,没有明说的坑等着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跳。
很多时候,员工都只是老板手下的棋子,老板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对员工的态度。有员工消极怠工,以为过了试岗期,签了实习合同,工作就万无一失了,私企是最现实的地方,你没法为老板创造价值,就会被遗弃。进入职场就要有清醒的认知,自己是来工作,不是来休闲的,每个人都需要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才能被看到。
职场是最功利的地方,看成绩说话,如果自己实力不够,就脚踏实地做事,而不是一边拿着钱,一边想着自己还要多少福利,任何东西都需要代价,自由建立在足够的实力之上 。
有人一开始态度很好,工作极为认真,但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又会说这份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期待,都不会正式跟你说要辞职,第二天就不见踪影。虽然要走,但走的时候也要注意下姿态啊,一般小公司还好,如果是大公司,自己也只在一个行业内混,职场名声还是要注意,要走也要说清楚,工作要交接好。如果决定要走,不要拖泥带水,做好工作交接,再利利落落的走,不喜欢的工作环境待得时间越久,人被压抑了很容易情绪低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除非自己的调节能力很强大,不然不要挑战概率。
上班越久,越感觉到,工作状态决定了上级对你的态度。有些人一开始上班就姿态不正,并没有想着自己要多认真,只是觉得这份工作工资尚可,福利待遇满足自己期待,于是选择留下。但,不认真做事,上班时间逛各种网站,对于上级分配的任务视而不见,自以为是,因为分公司是个试炼场,为了看出每个人的潜力,公司并不会给太多压力,这种情况下,小崽子们就以为工作很轻松,自己忽悠上司就好了。以前总以为领导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真当自己坐上领导位子才发现,其实每个员工的状态,上级一清二楚,下属搞的那些小动作,上级不明说不代表不知道,只是出于观察角度,会给予每个人一定的考察期。
因为老板的要求比较特殊,对每个人的特性都要足够掌握才会决定是否留下。刚过来时,小组共四个人,两个新人,沟通交流都很好处理,但因不符合总公司招人条件,只能选择辞退,尴尬的是,本质上是辞退,还要考虑员工心情,不想让员工对公司抱有不满情绪,简直就是当了坏人还想要立牌坊。一开始于心不忍,听着新员工说起自己还兴冲冲对男票说找到了工作,因为一年没上过班了,很珍惜这份机会。招人的时候,公司章程合理,条件尚可,并不知道这只是试炼场,有残忍的淘汰机制,没有明说的坑等着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跳。
很多时候,员工都只是老板手下的棋子,老板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对员工的态度。有员工消极怠工,以为过了试岗期,签了实习合同,工作就万无一失了,私企是最现实的地方,你没法为老板创造价值,就会被遗弃。进入职场就要有清醒的认知,自己是来工作,不是来休闲的,每个人都需要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才能被看到。
职场是最功利的地方,看成绩说话,如果自己实力不够,就脚踏实地做事,而不是一边拿着钱,一边想着自己还要多少福利,任何东西都需要代价,自由建立在足够的实力之上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