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佻 之 西汉泡妞指南
(我确实没想到啊,这文章怎么就bus被和谐了)
不才习琴将近两年。在“混混就好”的指导思想和“明天再练”的训练方针下,像样的曲子真是弹不出几首来(惭愧!)。不过乱七八糟的故事倒累积了不少。跟现如今小三和富婆学琴者居多的情况不同,琴这玩艺儿,历朝历代都是文艺男青年装B必备之物。自然少不得往上头套点典故,加点传奇。其中或搞笑、或荒谬、或风雅,在下实在不吐不快,此《琴佻》专题由此而生。
历史事实什么的,千万别拿来与我计较。无非自己图个乐,写个痛快,谬误多少也是有的。懒得取证、修改。
第一回,献给古今泡妞第一人,先劫色来后劫财的司马相如。
综合《史记》、《汉书》、《西京杂记》和民间流传的各种记载来看,《凤求凰》这故事其实说的就是落魄的大龄文艺男青年是如何骗娶富二代的。如果你也是一个没存款、没工作、没房子的青铜剩斗士,天天想着泡个富二代,那就更需要好好研究司马相如的成功经验了。
司马相如什么情况?说来喷饭,这个名字是他日后自己改的,千古情圣的本名居然是纯朴的“司马犬子”,也就是当代社会农村里流行的“狗蛋”。而且,就连一直包庇他司马迁也不得不承认,这厮还是个口吃。
《史记》中有载,司马相如出生成都,小时候也入过公立学校念过书。想来家道还算可以。长大后远去帝都“入赀为郎”。意思就是花钱买了个官。这几乎花尽了司马家的全部积蓄,不过是为了到汉景帝身边做个武骑常侍。属于包吃包住,工资不高,没啥仕途的那种。只能指望溜须拍马,万一再投个皇帝所好,才有出头的可能。
司马小儿真是命不好,偏偏着汉景帝对诗词歌赋也没啥鉴赏力。万般无奈他也只好跳槽去到梁王刘武门下。刘武好文才,总算是专业对口。为了拍马屁司马相如使出浑身解数,写出了千古名篇《子虚赋》,为日后飞黄腾达包二奶打下了伏笔。玩笑归玩笑,《子虚赋》还是相当了得,气势恢宏,值得一读。
但那个时候,司马小儿命依然不好。没多久,刘武就病死了。门下文客鸟兽散。没房子、没存款、没工作的三无剩男司马相如显然是没办法在长安混了,灰溜溜地回到故乡成都。还有比这更惨的么?有的。他还在那时得了糖尿病。所幸家里比较穷,虽无钱医治,也吃不大饱,没有直接引发肾衰竭而亡。
天天宅着也不是个事情,司马相如便写了一封信给以前的哥们儿王吉。此人当时在临邛当县令,收到司马的信后,便很快邀请他来作客。
此行临邛,司马相如穿着唯一一件像样的衣服(在王府当差时搞来的一件高档皮衣),一路上只寻思着到了县衙是不是能混上几顿好饭,再厚着脸皮觅个闲差,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傍上富二代的大好机会正在等着他。
来说说王吉。没有王吉就没有后来的这桩千古艳遇。这个人颇有农民版吕不韦的风采和才智。他见这司马相如虽然是潦倒,但是文采、眼界,打当时成都绝对找不到第二个。遂借机问他婚配否。相如红着脸答曰:“没、没有。都 三十好 几的人了,真是惭、惭、惭愧啊。”
王县长当下心眼一动。这里是当时重要的铁矿产区,缺什么也不缺富翁,犹其是有两位民营企业家——程某和卓某,更是财名远播。于是二人一席大山侃到深夜,就如何让一个奔四的落魄文青入赘全国首富之家,制定了一个大胆细致的整合行销的方案。
人生啊,永远就那么峰回路转眼。纵然3分天注定,也有7分可以靠打拼。关键是机会来了,你丫能不能抓住。更甚者,就算没有机会,你丫能不能跟司马相如似的,硬生生给创造个机会。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如果放在今天那么经典的案例绝对是能上《今日说法》的。
首先,王县长把司马相如安排在了政府招待所。每天王吉都大张旗鼓地当着全县人民的面去拜见他,还摆出一幅谦恭的样子。便是《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的“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司马相如这边则“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可以说是做足了不耐烦的样子。
他这样子天天给县太爷脸色看,当然很快就出名了。当年的社会没有电脑可以让你偷偷菜打发时间。闲来无事嚼嚼舌根可以说是老百姓不二的娱乐首选,又不要钱。更为过分的是,司马相如还偶尔正大光明地坐着县官的车子出门游玩。真是招尽了眼球。
八卦终于有效地传到了程某和卓某的耳朵里。作为本城风云人物,县里大小事务我等怎能不知道点门路?作为县里支柱产业的民企老总,县长的贵客我等怎能不表示一下?于是卓王孙择日便备下一桌酒席,宴请司马相如和王吉。
那边厢司马相如装着给王吉脸色看,一转背两人又嘀咕上了。王吉嘱咐道:“明天卓老板请客,哥儿要有架子,我不来接,你一律拒绝……”“晓、晓得。”
当日,王吉早早地先到了卓家。此时上百位嘉朋已经入座。待到中午卓文孙才派人去请司马相如来赴宴。等陪客们都到了才去请主宾,这是对客人非常尊敬的一种做法。不料司马相如推说有病,不来了。卓王孙别提多难堪了。王县长一听,煞是惊讶,菜都不敢吃一口,立马亲自去请。司马相如虽然都快饿出眼泪了,但是看到王县长,还是要故作难为状,推托一番,勉强成行。
王吉何等细心之人也,他之前早已给司马相如备好一身漂亮的绕襟深衣,加之他本来身材不错、长相端正。一亮相的风采绝对堪比小贝穿着Armani,下了保时捷。入席后言辞更是海阔天空,“一座尽倾”。这很正常,那年头没个电视、广播的,谁知道皇宫大院那点事儿啊。
酒宴进行到高潮时,县长大人不失时机地把一张琴送到了司马相如眼前,“素闻司马公子精通音律,不知今日可否为我等俗人抚上几曲,以助酒兴?”两人假装推推搡搡几个来回,最后拗不过众人,司马相如只好决定弹了上两曲。
厅堂渐渐安静下来,隐隐约约便能听到屏风后有环佩之声,谁在偷听?相如心中大喜,这天罗地网,不就是为了等你上钩么,卓小姐。
受害者,啊不对,女主角终于登场了!卓文君时年刚好17,去年结了婚,今年死了老公,回了娘家住。卓文君是不是美女,《史记》和《汉书》都没有说,只有《西京杂记》认定了她是。那就是吧,这也无法改变司马相如预谋劫财的本质。
卓文君好音律,钟爱琴瑟,司马相如显然经过了周密的调查和盘算,丫不是临时性诱拐。所以司马迁都说,“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意思是:司马相如有意装出来为王县长抚琴一曲,但实际上是想用琴音挑动卓文君的芳心。
这厮心里清楚得很,这位新婚守寡的文艺青年是如何仰慕上自己的才名,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躲在屏风后面偷看他席间的谈话。这一曲《凤求凰》,司马相如志在必得。
流传到现在的琴曲《凤求凰》不知道和原版的相差多少,不过以现代的审美来听,委实一般。歌词也是赤裸裸的勾引: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不期佳人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长空展翅共翱翔!
你听听,佳人在此堂,却因室迩人遐,恨不能交颈为鸳鸯。MD。卓文君当时想必杂感交集,一时间呆若木鸡。
当天晚上,当天晚上呀。连卓文君长什么样都没见过的司马相如便买通了卓文君的丫环。你见过一个男人可以为钱财和性欲无耻到这个地步么?一个三十岁的老光棍和一个十七岁的小寡妇,一见之下,便要闪婚洞房,任是卓王孙再开放也是不会允许的。于是二人就这样私奔了。
小两口连夜回到成都。司马相如把大门一开,家徒四壁:“So,这就是我们爱、爱、爱的小屋。”
基本上《凤求凰》的来历写完了。然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惊心动魄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不过我今天,实在写不动了。改日再续。
不才习琴将近两年。在“混混就好”的指导思想和“明天再练”的训练方针下,像样的曲子真是弹不出几首来(惭愧!)。不过乱七八糟的故事倒累积了不少。跟现如今小三和富婆学琴者居多的情况不同,琴这玩艺儿,历朝历代都是文艺男青年装B必备之物。自然少不得往上头套点典故,加点传奇。其中或搞笑、或荒谬、或风雅,在下实在不吐不快,此《琴佻》专题由此而生。
历史事实什么的,千万别拿来与我计较。无非自己图个乐,写个痛快,谬误多少也是有的。懒得取证、修改。
第一回,献给古今泡妞第一人,先劫色来后劫财的司马相如。
综合《史记》、《汉书》、《西京杂记》和民间流传的各种记载来看,《凤求凰》这故事其实说的就是落魄的大龄文艺男青年是如何骗娶富二代的。如果你也是一个没存款、没工作、没房子的青铜剩斗士,天天想着泡个富二代,那就更需要好好研究司马相如的成功经验了。
司马相如什么情况?说来喷饭,这个名字是他日后自己改的,千古情圣的本名居然是纯朴的“司马犬子”,也就是当代社会农村里流行的“狗蛋”。而且,就连一直包庇他司马迁也不得不承认,这厮还是个口吃。
《史记》中有载,司马相如出生成都,小时候也入过公立学校念过书。想来家道还算可以。长大后远去帝都“入赀为郎”。意思就是花钱买了个官。这几乎花尽了司马家的全部积蓄,不过是为了到汉景帝身边做个武骑常侍。属于包吃包住,工资不高,没啥仕途的那种。只能指望溜须拍马,万一再投个皇帝所好,才有出头的可能。
司马小儿真是命不好,偏偏着汉景帝对诗词歌赋也没啥鉴赏力。万般无奈他也只好跳槽去到梁王刘武门下。刘武好文才,总算是专业对口。为了拍马屁司马相如使出浑身解数,写出了千古名篇《子虚赋》,为日后飞黄腾达包二奶打下了伏笔。玩笑归玩笑,《子虚赋》还是相当了得,气势恢宏,值得一读。
但那个时候,司马小儿命依然不好。没多久,刘武就病死了。门下文客鸟兽散。没房子、没存款、没工作的三无剩男司马相如显然是没办法在长安混了,灰溜溜地回到故乡成都。还有比这更惨的么?有的。他还在那时得了糖尿病。所幸家里比较穷,虽无钱医治,也吃不大饱,没有直接引发肾衰竭而亡。
天天宅着也不是个事情,司马相如便写了一封信给以前的哥们儿王吉。此人当时在临邛当县令,收到司马的信后,便很快邀请他来作客。
此行临邛,司马相如穿着唯一一件像样的衣服(在王府当差时搞来的一件高档皮衣),一路上只寻思着到了县衙是不是能混上几顿好饭,再厚着脸皮觅个闲差,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傍上富二代的大好机会正在等着他。
来说说王吉。没有王吉就没有后来的这桩千古艳遇。这个人颇有农民版吕不韦的风采和才智。他见这司马相如虽然是潦倒,但是文采、眼界,打当时成都绝对找不到第二个。遂借机问他婚配否。相如红着脸答曰:“没、没有。都 三十好 几的人了,真是惭、惭、惭愧啊。”
王县长当下心眼一动。这里是当时重要的铁矿产区,缺什么也不缺富翁,犹其是有两位民营企业家——程某和卓某,更是财名远播。于是二人一席大山侃到深夜,就如何让一个奔四的落魄文青入赘全国首富之家,制定了一个大胆细致的整合行销的方案。
人生啊,永远就那么峰回路转眼。纵然3分天注定,也有7分可以靠打拼。关键是机会来了,你丫能不能抓住。更甚者,就算没有机会,你丫能不能跟司马相如似的,硬生生给创造个机会。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如果放在今天那么经典的案例绝对是能上《今日说法》的。
首先,王县长把司马相如安排在了政府招待所。每天王吉都大张旗鼓地当着全县人民的面去拜见他,还摆出一幅谦恭的样子。便是《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的“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司马相如这边则“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可以说是做足了不耐烦的样子。
他这样子天天给县太爷脸色看,当然很快就出名了。当年的社会没有电脑可以让你偷偷菜打发时间。闲来无事嚼嚼舌根可以说是老百姓不二的娱乐首选,又不要钱。更为过分的是,司马相如还偶尔正大光明地坐着县官的车子出门游玩。真是招尽了眼球。
八卦终于有效地传到了程某和卓某的耳朵里。作为本城风云人物,县里大小事务我等怎能不知道点门路?作为县里支柱产业的民企老总,县长的贵客我等怎能不表示一下?于是卓王孙择日便备下一桌酒席,宴请司马相如和王吉。
那边厢司马相如装着给王吉脸色看,一转背两人又嘀咕上了。王吉嘱咐道:“明天卓老板请客,哥儿要有架子,我不来接,你一律拒绝……”“晓、晓得。”
当日,王吉早早地先到了卓家。此时上百位嘉朋已经入座。待到中午卓文孙才派人去请司马相如来赴宴。等陪客们都到了才去请主宾,这是对客人非常尊敬的一种做法。不料司马相如推说有病,不来了。卓王孙别提多难堪了。王县长一听,煞是惊讶,菜都不敢吃一口,立马亲自去请。司马相如虽然都快饿出眼泪了,但是看到王县长,还是要故作难为状,推托一番,勉强成行。
王吉何等细心之人也,他之前早已给司马相如备好一身漂亮的绕襟深衣,加之他本来身材不错、长相端正。一亮相的风采绝对堪比小贝穿着Armani,下了保时捷。入席后言辞更是海阔天空,“一座尽倾”。这很正常,那年头没个电视、广播的,谁知道皇宫大院那点事儿啊。
酒宴进行到高潮时,县长大人不失时机地把一张琴送到了司马相如眼前,“素闻司马公子精通音律,不知今日可否为我等俗人抚上几曲,以助酒兴?”两人假装推推搡搡几个来回,最后拗不过众人,司马相如只好决定弹了上两曲。
厅堂渐渐安静下来,隐隐约约便能听到屏风后有环佩之声,谁在偷听?相如心中大喜,这天罗地网,不就是为了等你上钩么,卓小姐。
受害者,啊不对,女主角终于登场了!卓文君时年刚好17,去年结了婚,今年死了老公,回了娘家住。卓文君是不是美女,《史记》和《汉书》都没有说,只有《西京杂记》认定了她是。那就是吧,这也无法改变司马相如预谋劫财的本质。
卓文君好音律,钟爱琴瑟,司马相如显然经过了周密的调查和盘算,丫不是临时性诱拐。所以司马迁都说,“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意思是:司马相如有意装出来为王县长抚琴一曲,但实际上是想用琴音挑动卓文君的芳心。
这厮心里清楚得很,这位新婚守寡的文艺青年是如何仰慕上自己的才名,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躲在屏风后面偷看他席间的谈话。这一曲《凤求凰》,司马相如志在必得。
流传到现在的琴曲《凤求凰》不知道和原版的相差多少,不过以现代的审美来听,委实一般。歌词也是赤裸裸的勾引: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不期佳人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长空展翅共翱翔!
你听听,佳人在此堂,却因室迩人遐,恨不能交颈为鸳鸯。MD。卓文君当时想必杂感交集,一时间呆若木鸡。
当天晚上,当天晚上呀。连卓文君长什么样都没见过的司马相如便买通了卓文君的丫环。你见过一个男人可以为钱财和性欲无耻到这个地步么?一个三十岁的老光棍和一个十七岁的小寡妇,一见之下,便要闪婚洞房,任是卓王孙再开放也是不会允许的。于是二人就这样私奔了。
小两口连夜回到成都。司马相如把大门一开,家徒四壁:“So,这就是我们爱、爱、爱的小屋。”
基本上《凤求凰》的来历写完了。然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惊心动魄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不过我今天,实在写不动了。改日再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