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精灵王瑟兰迪尔与中国古代君主形象的契合》-3(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中国著名思想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开篇所提出的核心思想,“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毁坏性,始终坚持以戈止战的目的,这就是所谓“武”字的最初含义,这种防御审慎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古代君主。尤其是君王不能以一己之怒兴一国之兵,那样只会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
而在电影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瑟王的所想所为与这种防御审慎思想的高度契合。当矮人国王拒绝履行约定时候,瑟王的眼神从惊异到愠怒的渐变,说明他对这种违约行为内心已燃起怒火,但是他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只用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表达了他的愤怒,表面与内心的巨大反差恰恰衬托出这种愤怒的深刻和不可调和,但作为君主他还没有为此而兴兵的理由,至少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的行动则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他决然而去,只留给对方的是一句潜台词:“后会有期。”瑟王的这种隐忍使我想起中国古代一位君主在对方君临城下之时,以巨大的隐忍与对手议和。然而短短四年之后,他的大军踏破对方的巢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瑟王的初次出场尽管短短数秒,其从外在到内在的人物刻画就已经令人拍案叫绝。(待续)
而在电影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瑟王的所想所为与这种防御审慎思想的高度契合。当矮人国王拒绝履行约定时候,瑟王的眼神从惊异到愠怒的渐变,说明他对这种违约行为内心已燃起怒火,但是他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只用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表达了他的愤怒,表面与内心的巨大反差恰恰衬托出这种愤怒的深刻和不可调和,但作为君主他还没有为此而兴兵的理由,至少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的行动则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他决然而去,只留给对方的是一句潜台词:“后会有期。”瑟王的这种隐忍使我想起中国古代一位君主在对方君临城下之时,以巨大的隐忍与对手议和。然而短短四年之后,他的大军踏破对方的巢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瑟王的初次出场尽管短短数秒,其从外在到内在的人物刻画就已经令人拍案叫绝。(待续)
来自 豆瓣App
-
J°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5 1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