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态logo的研究——一场文化实验
1.设计中,针对一个极具多样性,表达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品牌/社群,以及公共性品牌(如麦当劳或万象城),为他们制作动态logo是合情合理的。
2.动态logo不适合作为具有稳定性,表达“可靠”、“忠诚”等理念的品牌
3.动态logo能令一个品牌年轻化
4.《动态标志——全球创意标志设计案例INSPIRE!》书摘:
现代品牌设计遵循一套1960s'在美国创建,1970s在日本发展的CI范式,强调视觉图形的权威感和统一性,主要针对品牌受众进行单向的持续性传播。
……经过40余年发展,视觉差异化越来越难,同质化现象却很多。
许多品牌标志循规蹈矩,不是在中央就是在文字左侧或右侧,有点理性但过于刻板,形式上也容易类同。
5.《The brand gap》书摘:
品牌不是一套模式化的形象,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是文化和物质之间的纽带,是人们对一种事物或一个事件的综合感知。
话说今年G20杭州也有一些尝试多元化元素的banner设计……
但是有没有“群众参与感”呢?没有。(全市人民被赶出市外了好像也没剩几颗人来参与啊哈哈哈)
说到底依然是非开放式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
有趣的工作室:http://www.wolffolins.com/work
他们为london2012创造了一种新字体,并不断的让其出现在各种媒介上
“可控性规则指导下的品牌设计”:在既定的核心要素和品牌概念基础上,制定一套视觉传播法则,几让品牌成为一个有控制规则的视觉容器,相关图形元素遵照一定的视觉构成和结构原理进行不拘泥于单一规范的灵魂组合,形成有变化、可发展的统一、系列形态——结合多元媒介、综合材质的传播,形成有故事性、流动感、可持续扩散的品牌内容,以万变不离其宗之视觉形态建立品牌灵魂。
6.Kaleidoscope
传统审美以对称、饱和为图形的基本
2.动态logo不适合作为具有稳定性,表达“可靠”、“忠诚”等理念的品牌
3.动态logo能令一个品牌年轻化
4.《动态标志——全球创意标志设计案例INSPIRE!》书摘:
现代品牌设计遵循一套1960s'在美国创建,1970s在日本发展的CI范式,强调视觉图形的权威感和统一性,主要针对品牌受众进行单向的持续性传播。
……经过40余年发展,视觉差异化越来越难,同质化现象却很多。
许多品牌标志循规蹈矩,不是在中央就是在文字左侧或右侧,有点理性但过于刻板,形式上也容易类同。
5.《The brand gap》书摘:
品牌不是一套模式化的形象,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是文化和物质之间的纽带,是人们对一种事物或一个事件的综合感知。
![]() |
话说今年G20杭州也有一些尝试多元化元素的banner设计……
但是有没有“群众参与感”呢?没有。(全市人民被赶出市外了好像也没剩几颗人来参与啊哈哈哈)
说到底依然是非开放式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
有趣的工作室:http://www.wolffolins.com/work
他们为london2012创造了一种新字体,并不断的让其出现在各种媒介上
“可控性规则指导下的品牌设计”:在既定的核心要素和品牌概念基础上,制定一套视觉传播法则,几让品牌成为一个有控制规则的视觉容器,相关图形元素遵照一定的视觉构成和结构原理进行不拘泥于单一规范的灵魂组合,形成有变化、可发展的统一、系列形态——结合多元媒介、综合材质的传播,形成有故事性、流动感、可持续扩散的品牌内容,以万变不离其宗之视觉形态建立品牌灵魂。
6.Kaleidoscope
传统审美以对称、饱和为图形的基本
-
S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2 0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