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肆拾遺瑣記-不同的「季风」》
《書肆拾遺瑣記-不同的「季风」》
昨夜,友人邀聽阿根廷裔美國鋼琴家米里安•康提的獨奏。己丑歲末,寒風裡有這麼一個週末,真是不錯。
綠蔭草坪中的音樂廳距離上海的書街-福州路是那麼的近,想起了久違也多時,於是就提前上街了。
平時逛書肆,習慣去的都是居處左近的兩個「季風書店」,慢慢踱著都是刻把鐘的行程。淮海路茂名路上的老「季风」,一般是一週一次,南京西路靜安公園邊的藝術「季风」則會多一點,一週去得最多的時候,會有三四次,大多數也都是與在其周邊解決下班後的那一頓晚餐有些個關係。
去多了「季风」,相熟了,想要的書,會幫你留,會幫你尋,蠻親切的。有時候,一本兩本的存書,查詢下來卻基本上都說在來福士廣場的「季风」,後來,有了徐家匯的「季风」,那邊也開始湊熱鬧,囤起冷背書來了,真是也有點兒費解「季风」的風流?還好都是些不太打緊的書籍,也就懶得去熱鬧的地兒,嫌嘈雜。所以,那兩家新「季风」,對我來說,豈止是陌生,簡直是壓根兒都不知道東西南北、樓上樓下的具體所在的。
是故,昨天傍晚,首先去的是-來福士廣場的「季风」,祇想隨便看看,心中并沒有太明確的目標。結果卻是大大地出乎意料,居然購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徐志摩的《巴黎鱗爪》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王軍的《上海淪陷時期-「萬象」雜誌研究》,前者是影印民國舊版的,後者第一印祗有一千冊,品相都還過得去,況且都是僅此一本,也不容挑剔。後來,又在福州路的「古籍書店」找到了一冊齊魯書社2008年版吳浩然的《豐子愷書衣掠影》,也是尋覓有日的書了,因為前些時候曾經寫過一篇關於豐子愷先生設計封面裝幀的文字。
不同的「季风」,不同的書店,有些個書,可真是有那麼一點兒“大隱隱于市”的味道。哪次望彌撒,過後橫條街,要去一次徐家匯的「季风」了。
晚上,再聽米里安•康提的「哈巴涅拉」、「馬祖卡」、「探戈」……還有蕭邦,為他200週年的紀念,二月二十日近在眼前了。她的那幾曲鋼琴小品,真是彈得蠻不錯的,揮灑自如,幾同私人客廳坐聆-在此,也要對今夜的邀請主人,說一聲,謝謝了。
-ZY.S. 2010-January-22
昨夜,友人邀聽阿根廷裔美國鋼琴家米里安•康提的獨奏。己丑歲末,寒風裡有這麼一個週末,真是不錯。
綠蔭草坪中的音樂廳距離上海的書街-福州路是那麼的近,想起了久違也多時,於是就提前上街了。
平時逛書肆,習慣去的都是居處左近的兩個「季風書店」,慢慢踱著都是刻把鐘的行程。淮海路茂名路上的老「季风」,一般是一週一次,南京西路靜安公園邊的藝術「季风」則會多一點,一週去得最多的時候,會有三四次,大多數也都是與在其周邊解決下班後的那一頓晚餐有些個關係。
去多了「季风」,相熟了,想要的書,會幫你留,會幫你尋,蠻親切的。有時候,一本兩本的存書,查詢下來卻基本上都說在來福士廣場的「季风」,後來,有了徐家匯的「季风」,那邊也開始湊熱鬧,囤起冷背書來了,真是也有點兒費解「季风」的風流?還好都是些不太打緊的書籍,也就懶得去熱鬧的地兒,嫌嘈雜。所以,那兩家新「季风」,對我來說,豈止是陌生,簡直是壓根兒都不知道東西南北、樓上樓下的具體所在的。
是故,昨天傍晚,首先去的是-來福士廣場的「季风」,祇想隨便看看,心中并沒有太明確的目標。結果卻是大大地出乎意料,居然購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徐志摩的《巴黎鱗爪》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王軍的《上海淪陷時期-「萬象」雜誌研究》,前者是影印民國舊版的,後者第一印祗有一千冊,品相都還過得去,況且都是僅此一本,也不容挑剔。後來,又在福州路的「古籍書店」找到了一冊齊魯書社2008年版吳浩然的《豐子愷書衣掠影》,也是尋覓有日的書了,因為前些時候曾經寫過一篇關於豐子愷先生設計封面裝幀的文字。
![]() |
不同的「季风」,不同的書店,有些個書,可真是有那麼一點兒“大隱隱于市”的味道。哪次望彌撒,過後橫條街,要去一次徐家匯的「季风」了。
晚上,再聽米里安•康提的「哈巴涅拉」、「馬祖卡」、「探戈」……還有蕭邦,為他200週年的紀念,二月二十日近在眼前了。她的那幾曲鋼琴小品,真是彈得蠻不錯的,揮灑自如,幾同私人客廳坐聆-在此,也要對今夜的邀請主人,說一聲,謝謝了。
-ZY.S. 2010-January-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