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连环强奸杀人案
其实关注这个案子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网络上只有一个大概的案情综述,很多细节都没有披露就连案犯喜欢挑红衣服女子下手这一点当初我都没有看到直至最近破案了这一细节才被我了解到,当时我还在纳闷儿凶手下手目标很随意,似乎很难摸得着他的脉络,但是当时的感觉,这个案件相对于南大119碎尸案来说难度小太多了,因为那个8岁的小女孩儿体内留有凶犯的精液光这一点就比南大碎尸案强,我忘记自己有没有写过关于此案犯的特征描述了,好像是有,我不记得了,算了反正这个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
重点是案子破了以后就有一个不懂装懂的作者写了篇《一个变态连环杀手可能是好丈夫、好邻居吗?》的文章真是让我又气又好笑,下面我就开始针对他的文章啪啪啪扇他耳刮子了。
首先我先回答他第一个问题一个变态连环杀手可能是好丈夫、好邻居吗?答案是不完全肯定,但是一般来说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基本就很不起眼也不会和别人有矛盾比如说吵架、甚至动手打人。什么是好丈夫、好邻居?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定义好邻居、好丈夫都有不同的定义。比如一个受够了丈夫家暴的女人,突然有一天她丈夫不再对她实施家暴,那么她丈夫对他来说就应该是个好丈夫了。再比如一户人家的邻居是一个山炮动不动就打人骂街的,结果对方搬走了,换了一户与人相处和气但是比较冷漠的人家,那么也算是好邻居了。
至于此处作者提到的好邻居、好丈夫大概就是指体贴顾家、又能帮衬邻里的那种人吧,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说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评判好邻居、好丈夫的标准不同,若使用统一的标准,恐怕就不对了。就比如说白银杀人案案犯吧,他的邻居说“即便高承勇在家也从不张罗家务,也不出屋,很少能看见他,家里都是他爱人在操持。他爱人热情开朗,大大咧咧,爱笑爱闹,和高承勇的性格完全相反。高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出来打牌,他一回来就不玩了,没见过两个人吵架。”从以上来看案犯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是呢又不算特别不好,因为他既不家暴也不和老婆吵架、另外据他的邻居反映,他也不会和邻居产生矛盾,因为他特别内向,这是连环杀手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大家可以参照雨夜屠夫林过云和屯门色魔林国伟等等,他们都属于这个类型,当然也有可能有例外,不过目前没有发现特例,也就是说做着所谓的连环凶手不是一个好邻居、好丈夫的定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起码本案案犯虽然不算特别好,但也不算特别坏,一来不和老婆吵架不打老婆二来和邻居相处也没有矛盾只是性格孤僻话不多而已。这是第一个啪啪啪打脸的点,而且那个作者在文中也有提及雨夜屠夫,故我就用这些他举例过的案件打他的脸。
说到这里想起《刑事侦缉档案2》当中的汤家齐,他因为老婆出轨对象送了他老婆某牌子的香水,于是他就憎恶喷这种香水的女人于是就奸杀多个喷这种香水的女人,而在人前朋友同事包括他的老婆孩子都认为他是个好丈夫、好爸爸、好邻居,同样的还有《谈判专家》电视剧当中江永健,他是连环强奸案的案犯,同样在外人看来是好丈夫、好邻居。这些虽然是虚构的,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于是又一次被我啪啪啪打脸。
第二个就是连环杀手形成与富裕不富裕根本没有关系,而文中作者却用这个来说事儿,实在是可笑,连环凶杀案、强奸案案犯通常都是由童年的经历造成的,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这些仅仅是导火索,引发犯罪的原因是成年后的经历比如感情不顺被抛弃、工作不顺等等而彻底点燃罪犯的犯罪欲望从而实施犯罪,这些同样可以在林过云、林国伟身上得到印证。
同样的2004年出品的《沉默的证人》里面的凶手就是一个有着较高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较为富裕的人,而他杀的人都是高学历的妓女,原因是在他小时候,身为高级知识分子某领域顶尖科学家的母亲因为婚外情,裸体上吊自杀,死后还被人围观,其中既包括凶手本人,这一事件该是影响着他的内心,之后他的妹妹因为不听他的劝告与大学里自己的老师恋爱,结过未婚怀孕,难产而死,从此他开始憎恶自我堕落的女人,于是就有了跨度长达10余年的连环凶杀案,除了其中一位死者是当年那个男老师的妹妹而遭到报复杀害以外,其余的死者都是高学历妓女。这又是啪啪啪打脸。同时又有了第二个特征就是童年遭遇不幸长大后又遇到挫折刺激引发犯罪,这也是连环凶杀案案犯的特征之一。
第三个就是连环凶杀案或者强奸案案犯,绝对是最会隐藏自己的人,通常他们不被注意,可能扔在人群里就彻底被淹没了,通常外界给预的评价就是内向孤僻与人交流不多、没有与人发生矛盾、看上去比较老实,你绝对不会想到他是罪犯,因此很多罪犯被抓后周围的人都倍感惊讶怎么会是他,真想不到这类语句通常就会出现在他邻居的口中比如杨新海和白银案案犯。当然不是说所有具备这些特征的人都会犯罪,只是几率比较大而已,因为我也比较符合这些特征,可是目前我没有犯罪,以后么……不知道但愿不会吧。
重点是案子破了以后就有一个不懂装懂的作者写了篇《一个变态连环杀手可能是好丈夫、好邻居吗?》的文章真是让我又气又好笑,下面我就开始针对他的文章啪啪啪扇他耳刮子了。
首先我先回答他第一个问题一个变态连环杀手可能是好丈夫、好邻居吗?答案是不完全肯定,但是一般来说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基本就很不起眼也不会和别人有矛盾比如说吵架、甚至动手打人。什么是好丈夫、好邻居?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定义好邻居、好丈夫都有不同的定义。比如一个受够了丈夫家暴的女人,突然有一天她丈夫不再对她实施家暴,那么她丈夫对他来说就应该是个好丈夫了。再比如一户人家的邻居是一个山炮动不动就打人骂街的,结果对方搬走了,换了一户与人相处和气但是比较冷漠的人家,那么也算是好邻居了。
至于此处作者提到的好邻居、好丈夫大概就是指体贴顾家、又能帮衬邻里的那种人吧,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说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评判好邻居、好丈夫的标准不同,若使用统一的标准,恐怕就不对了。就比如说白银杀人案案犯吧,他的邻居说“即便高承勇在家也从不张罗家务,也不出屋,很少能看见他,家里都是他爱人在操持。他爱人热情开朗,大大咧咧,爱笑爱闹,和高承勇的性格完全相反。高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出来打牌,他一回来就不玩了,没见过两个人吵架。”从以上来看案犯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是呢又不算特别不好,因为他既不家暴也不和老婆吵架、另外据他的邻居反映,他也不会和邻居产生矛盾,因为他特别内向,这是连环杀手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大家可以参照雨夜屠夫林过云和屯门色魔林国伟等等,他们都属于这个类型,当然也有可能有例外,不过目前没有发现特例,也就是说做着所谓的连环凶手不是一个好邻居、好丈夫的定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起码本案案犯虽然不算特别好,但也不算特别坏,一来不和老婆吵架不打老婆二来和邻居相处也没有矛盾只是性格孤僻话不多而已。这是第一个啪啪啪打脸的点,而且那个作者在文中也有提及雨夜屠夫,故我就用这些他举例过的案件打他的脸。
说到这里想起《刑事侦缉档案2》当中的汤家齐,他因为老婆出轨对象送了他老婆某牌子的香水,于是他就憎恶喷这种香水的女人于是就奸杀多个喷这种香水的女人,而在人前朋友同事包括他的老婆孩子都认为他是个好丈夫、好爸爸、好邻居,同样的还有《谈判专家》电视剧当中江永健,他是连环强奸案的案犯,同样在外人看来是好丈夫、好邻居。这些虽然是虚构的,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于是又一次被我啪啪啪打脸。
第二个就是连环杀手形成与富裕不富裕根本没有关系,而文中作者却用这个来说事儿,实在是可笑,连环凶杀案、强奸案案犯通常都是由童年的经历造成的,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这些仅仅是导火索,引发犯罪的原因是成年后的经历比如感情不顺被抛弃、工作不顺等等而彻底点燃罪犯的犯罪欲望从而实施犯罪,这些同样可以在林过云、林国伟身上得到印证。
同样的2004年出品的《沉默的证人》里面的凶手就是一个有着较高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较为富裕的人,而他杀的人都是高学历的妓女,原因是在他小时候,身为高级知识分子某领域顶尖科学家的母亲因为婚外情,裸体上吊自杀,死后还被人围观,其中既包括凶手本人,这一事件该是影响着他的内心,之后他的妹妹因为不听他的劝告与大学里自己的老师恋爱,结过未婚怀孕,难产而死,从此他开始憎恶自我堕落的女人,于是就有了跨度长达10余年的连环凶杀案,除了其中一位死者是当年那个男老师的妹妹而遭到报复杀害以外,其余的死者都是高学历妓女。这又是啪啪啪打脸。同时又有了第二个特征就是童年遭遇不幸长大后又遇到挫折刺激引发犯罪,这也是连环凶杀案案犯的特征之一。
第三个就是连环凶杀案或者强奸案案犯,绝对是最会隐藏自己的人,通常他们不被注意,可能扔在人群里就彻底被淹没了,通常外界给预的评价就是内向孤僻与人交流不多、没有与人发生矛盾、看上去比较老实,你绝对不会想到他是罪犯,因此很多罪犯被抓后周围的人都倍感惊讶怎么会是他,真想不到这类语句通常就会出现在他邻居的口中比如杨新海和白银案案犯。当然不是说所有具备这些特征的人都会犯罪,只是几率比较大而已,因为我也比较符合这些特征,可是目前我没有犯罪,以后么……不知道但愿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