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平面设计,
不学习西方的设计方法,是不智,
因为设计学科本为西方建立而成。
但,
如果中国不重视自己民族的审美传统,就是不慧,
因为没有自己的视角和风格永远是山寨的西贝货。
中国的传统审美意趣与如何创作属于具有中式审美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
了解过去
一、中国水墨艺术独有的视觉感受——画有尽而意无穷
提到中国传统水墨画,“计白当黑”和“虚实相生”,这两个词既肯定了中国水墨对现代平面设计意境和设计感的贡献,又凸显了以中国为主导的哲学对设计的影响。毫无疑问,现代平面设计受到过很多来自传统中国水墨的启发和借鉴,这使得具有中国审美元素的平面设计既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传统水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始终以气韵为先,注重虚实结合、以形写神,讲求画外之意。而随着唐宋文人画的逐渐兴起至元达到鼎盛,画家对色彩的斟酌随即逐渐转变。自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将世间万物的颜色抽象凝练于水墨浓淡的微妙变化之后,中国画开始逐渐以最超然的形式,现其本真,守其纯朴,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黑白画面感。
水墨艺术简约的画面不等于简单,而是形象简捷,寓意丰富,妙在以极少的要素表达最多的信息。“以少胜多”、“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是中国绘画文化对简约美感的总结。
如《易经》中所说的:“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这种哲学思想对于水墨画表现语言的形成及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形成独特的透视原理——散点透视,讲求“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由此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俯察游观自己所表现的对象,以小观大,“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二、传统意象的挖掘与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依托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遗留下了无数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可为后世所用,但若将传统图形符号结合到当代平面设计中,则绝对不能仅将传统图形不经任何思考的简单挪用,否则不能称之为“设计”。“设计”是在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的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使设计出焕有生命力。
三、汉字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汉字因其笔法的特殊性,在平面设计中历来是让人费心思量的“变数“。在历代画家和书法家的笔下,汉字的发展日益求新求变,逐渐形成了丰富灵动的运用方法,这些技法对于现代招贴创作有着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站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审视,从未脱离世间万物的“象”和“形”、并对物象高度模仿概括的汉字,无疑是一种深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将汉字的表形表意与艺术设计的韵律感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将开拓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意方向。
了解方法
结合以上三点“留白”——空间营造、“传统图形符号”——元素提炼、“汉字”——文字编排,与大家讨论如何平面设计创作可以融入中国的审美意趣。
空间营造
在当下的平面设计中,往往我们爱用加法,留白被大大忽视,当然这一部分是审美眼光的不足,另一部分可能是从商业角度的考量。但正是由于在平面空间营造严重缺失了对留白的关注,所以造成了大量难以阅读、不忍阅读的平面设计出现。
在营造平面空间之前,我们必须确定主题,并依据主题合理分布主次元素,揣摩画面元素与布局的内在逻辑,并在布局整体画面的时候初步考虑留白区域,此时,我们需要考虑两点:
留白太少,会导致画面内容超载
留白太多,画面不完整,好像信息有所遗失
关于留白的考量,我们可以在布局时尝试逐渐剔除无关紧要的琐碎元素,使画面更加活力充沛,并利用留白赋予画面更多想象空间,正所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无”中可以生“有”。但是过度的留白亦是误区,当必要的画面组成部分被去除后,画面整体传递的信息就会变的模棱两可、模糊不清。所以留白需要在有与无、象与象外、明喻与隐喻之间达到合理平衡。而大家作为平面设计创作者,对于画面平衡的判断力,对控制画面留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于留白赋予画面的可能性,可参考如下:
品质:贵气、高级、富有、奢华、靓丽
独立:废弃、孤寂
缺失:丢失、被盗、错位
洁净:漂白过的、清洗过的
纯洁:无暇的、纯正的、天然的
天堂:赦免的、神圣的
开阔:遥远、面积、户外、无穷尽
宁静:平静、不受干扰的、无为
其它:雪、天空、白日、牛奶、大理石、河流、陆地、水等
以上总结,仅供大家开阔思路,留白能够为大家在平面创作中赋予的想象空间远胜于此。
小结:在平面设计中画面元素象征了“有”,留白象征了“无”,“有”为“象”,“无”为“象外”,“象”有形,而“象”外无形,但“象外”可代表一切有形之物及无形之物。而善用留白,最为重要的是“充分理解象与象外的内在联系,以象表达象外。是“象”赋予了“象外”想象的空间,若仅有象外,则画面一片空白,画面无法传递出任何设计者想表达的信息”。
————————————————
元素提炼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包罗万象、不胜枚举,我仅举例帮助大家先了解其实在设计中有很多中国元素可以供我们使用,不要在提炼元素之前先被脑容量局限,手足无措。
举例:
节庆类:院校、粽子、饺子、汤圆、春联、剪纸、舞龙舞狮、锣鼓、鞭炮等。
日常类:筷子、差距、变淡、木梳、酒樽、传统家具、木结构建筑等。
文化类:汉字、书法、国画、印章、文房四宝、古筝、围棋、根雕木刻等。
风光、古建类:长江、黄河、名山大川、名人故居、长城、黄鹤楼、应县木塔等。
典故、仙怪、历史人物类:山海经、诗经、八仙、孔孟、四大名著等
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取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将其转化为画面中的元素,直观的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意趣,而如何提炼呢?
下面结合优秀的平面作品案例分析如何提炼并运用中国传统图形符号?
————————————————
文字编排
在平面设计中,如果我们运用书法,我们可先从三个方面了解书法的审美与运用
汉字书法的“线条”:
古代书法家在挥毫泼墨的过程中,随着书写的进行,线条也会随之或急或缓、或曲或直、或连或断、或虚或实、或浓或淡,千变万化的线条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传达出独具韵味的中式意境。
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造型技法结合色彩的运用,有意无意地将色块与线条错位,打破传统绘画依线框平涂或渲染的色彩表现方式,使色块与线条成为在平面空间中相互自由搭配的元素。
汉字书法的“势”:
“势”是书法与意蕴之间的桥梁,是笔法变化中的节奏感、韵律感。在平面设计中,汉字的“势”会把控画面的视觉主题流向,具有引导性、指向性与集中性,在构图中,汉字的“势”可以有主有次、有开有和、有张有弛、有聚有散、有急有缓、有疏有密。
汉字书法的“空间”:
虽然在二维平面空间的营造过程中,汉字的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如果合理布局汉字笔画的配置、线条的粗细、字体风格,并对字幅的宽窄、高低、间距进行恰当调整,通过各视觉元素间合理的配置,从而可以实现画面整体的精彩呈现。
下面给大家就招贴海报中的“特排字体”给大家进一步详细讲解
1、简化文稿,筛选信息,向读者展现其文字意义及重要性
保证画面内每一个文字都精准有效,其首排字体言简意赅,抽象醒目,突出主题。次排字体起补充作用,阐释标题并引出辅助信息。
2、选择与设计表达内涵相符的字体
文字是操控着读者情绪与思想的符号,图片和主题影响我们对字体的选择,我们的目的是要使图像和字体的视觉属性相互匹配。选择合适的字体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表达主题与情绪,合理的使用风格一致的文字形式,能使设计美观而富有表现力。
中文排版中字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a.毛笔字体,主要体现“线条”“势”“空间”
b. 手写字体,随意温馨,自然可爱,主要用于手工、插画、怪诞方面的设计
c.标准字体,现代风格,规则,冷静,适用性和变形能力强
3、通过排版布局,提高对节奏的敏感性
改变版式、布局、大小、强调、粗细的变化,制造视觉冲击力。可使用中轴式、满铺式、紧凑式、分散式等排布手法来掌握画面节奏。
4、强调字体部分形态
弱化对字形不起决定性作用线,简化中文字体的复杂程度,善于运用偏旁部首和标点符号。
5、通过色彩表现字体内涵及画面气质
6、摆脱设计陈规的束缚,放开思路,把文字理解成图像,进行个性化设计
7、通过材质及肌理,表达中文的质感
8、理解文案表达内容,对字体进行意向性变形,并添加设计元素
9、从构成角度,对字体进行几何变形,或进行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