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棺材漫游太空
我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题目是《貌似湛蓝的天》,为了一位名湛女生。我们在同一个英语班上课,有一天我到的很早,教室还没开门,不一会儿她来了,空旷的楼层只有我们俩。于是我们就像好朋友一样靠着走廊的护栏聊天。那是我们唯一的一次邂逅。
那篇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一天清晨,她醒来,睁开眼,看着寝室的天花板,觉得无比压抑,好像天花板就要掉下来把她压死。我写这一段,因为我的床位正对着的天花板有裂缝,而且,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小裂缝在日渐蔓延。为了证明我的判断,我用笔在每条小裂缝的末端涂一个记号,过了几周,那些记号就活了。
那天下午,我们倚靠着走廊的护栏,看着眼前的世界。阳光把一切照得无比明亮,世界是那么一清二楚。如果我会写诗,我会以”爱情“为题写下,”那天我们不期而遇,拉近了太阳、地球的距离“。阳光如此耀眼,却不闷热,暖风迎面而来,像在接受自然的沐浴。
有时候,生命的某个情境意味着不由自主,以至于我们的聊天像背台词。她喜欢推断,留给我的回答空间只有是和不是,这让我困惑。比如,她说,你平时很少上自习吧,我说,是啊,只有考试前才去。她说,你也喜欢玩CS吧,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谁知她根本不理会我的问题,接着问道,你的MP3里都是摇滚乐吧。我说,是啊,刚在图书馆下载的。她说,你知道平克弗洛伊德吗,我说,知道啊,那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她笑了笑,说,MP3借我听听,我就把MP3递给她。她听歌的时候,从单肩包拿出一张草稿纸折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楼管打开教室门锁,她把MP3还给我,几步走到门口,转身对我说,“接着!”,便把折好的纸飞机丢给我。这时我才看清她的样子,她美极了,略显苍白的脸庞,清澈的双眼,头发自然地盘着,染成酒红色。我坚信,我坚信那个瞬间,她的眼神里有一丝期许,这一丝期许让我觉得那个瞬间没有什么比接住她的纸飞机更重要,这一丝期许让我忘记很多事情,比如走廊的护栏很低,比如我们的教室在三楼,比如我的恐高症。接着,一切都被阳光吞噬了。
从那天起,我的脖子以下失去知觉,我坚信我的身体被吃了,不存在了,连鸡巴都没了。由于头部与地面强烈碰撞,神经不可逆性损伤,我经常眩晕,面朝着天花板周而复始地旋转,像一架失控的UFO,或者一面喝醉的墙。我经常呕吐,由于无法转动脖子,有一次秽物堵住气管使我陷入昏迷,几乎就要死了。
醒来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被黑暗包围。那块不安分的白色天花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垠的黑暗,到处是疏密不均的银色亮点,莫非我身处宇宙?为了证明我的推断,我用舌头把呼吸罩往上移了移,露出嘴巴(以前无聊时我常这么做),然后试着发出一点声音,什么都听不到。我加大力度,直至歇斯底里的嘶吼,一切依旧是那么宁静。看来,我已漂浮在永恒太空。
我不知道自己应该高兴或是沮丧。从坠楼到恢复意识不过一周,醒来的时候带着呼吸器,瘫痪让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有人来看我,这没什么,荒谬的是,我的父母的身份一直是个谜,从出生到现在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半年。
在我的清醒的那一周,我每天都在等待。我相信她会来看我,悄声走进我的病房,手里捧着一束康乃馨,插在床头柜的紫红色花瓶里。接着静静坐在我的床边,用手轻抚我的脸。离开前,她会拿出一个新买的MP3,替我带好耳机,循环播放平克弗洛伊德的乐曲。平克弗洛伊德是最伟大的迷幻摇滚乐队,我的MP3里都是他们的歌。
值得欣慰的,我的眩晕症消失了,这让我有精力在生命最后一点时间思考。我躺在水晶棺材里(就这么认为吧),一点一点消耗着仅有的氧气,睁大眼睛看着无穷无尽的宇宙,看着遥不可及又仿佛触手可及的璀璨星空,我觉得自己不如一粒漂浮在宇宙的尘埃。在地球上,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斗转星移,生老病死,时间用摧毁永恒的方式让我们珍惜“现在”,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明白“意义”的珍贵。在这浩渺的宇宙,时间消失了,时间隐藏到黑暗的背后,所有发光发亮的物质最终都无奈地归于湮灭,黑暗与绝望主宰着一切,它们才是永恒。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写给Syd的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you shone like the sun。”想到这儿,我绝望万分。
面对生命终点,我的恐惧来自对死亡过程的幻想。氧气耗尽后的几分钟是最痛苦的,我一定会难受得不停用脑袋撞击这口漂亮的水晶棺材,那是我仅有的挣扎方式。我会用全部的意识想她,想象她留给我最完美的样子。她站在教室的门口,阳光照耀着她,天气很温暖,她微笑着向我丢来一架纸飞机。
我的眩晕症又发作了。
当光芒渐渐退散,我正靠在教室走廊的护栏,背着一个老土的双肩包,听着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ECHO》,心情不算太糟。今天我来的很早,教室还没有开门。过了一会儿她也来了,我们相视而笑。她问我怎么来的这么早,我说没什么事就想早点来。她问我刚在哪里自习。我说我在一口水晶棺材里漫游太空。
那篇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一天清晨,她醒来,睁开眼,看着寝室的天花板,觉得无比压抑,好像天花板就要掉下来把她压死。我写这一段,因为我的床位正对着的天花板有裂缝,而且,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小裂缝在日渐蔓延。为了证明我的判断,我用笔在每条小裂缝的末端涂一个记号,过了几周,那些记号就活了。
那天下午,我们倚靠着走廊的护栏,看着眼前的世界。阳光把一切照得无比明亮,世界是那么一清二楚。如果我会写诗,我会以”爱情“为题写下,”那天我们不期而遇,拉近了太阳、地球的距离“。阳光如此耀眼,却不闷热,暖风迎面而来,像在接受自然的沐浴。
有时候,生命的某个情境意味着不由自主,以至于我们的聊天像背台词。她喜欢推断,留给我的回答空间只有是和不是,这让我困惑。比如,她说,你平时很少上自习吧,我说,是啊,只有考试前才去。她说,你也喜欢玩CS吧,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谁知她根本不理会我的问题,接着问道,你的MP3里都是摇滚乐吧。我说,是啊,刚在图书馆下载的。她说,你知道平克弗洛伊德吗,我说,知道啊,那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她笑了笑,说,MP3借我听听,我就把MP3递给她。她听歌的时候,从单肩包拿出一张草稿纸折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楼管打开教室门锁,她把MP3还给我,几步走到门口,转身对我说,“接着!”,便把折好的纸飞机丢给我。这时我才看清她的样子,她美极了,略显苍白的脸庞,清澈的双眼,头发自然地盘着,染成酒红色。我坚信,我坚信那个瞬间,她的眼神里有一丝期许,这一丝期许让我觉得那个瞬间没有什么比接住她的纸飞机更重要,这一丝期许让我忘记很多事情,比如走廊的护栏很低,比如我们的教室在三楼,比如我的恐高症。接着,一切都被阳光吞噬了。
从那天起,我的脖子以下失去知觉,我坚信我的身体被吃了,不存在了,连鸡巴都没了。由于头部与地面强烈碰撞,神经不可逆性损伤,我经常眩晕,面朝着天花板周而复始地旋转,像一架失控的UFO,或者一面喝醉的墙。我经常呕吐,由于无法转动脖子,有一次秽物堵住气管使我陷入昏迷,几乎就要死了。
醒来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被黑暗包围。那块不安分的白色天花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垠的黑暗,到处是疏密不均的银色亮点,莫非我身处宇宙?为了证明我的推断,我用舌头把呼吸罩往上移了移,露出嘴巴(以前无聊时我常这么做),然后试着发出一点声音,什么都听不到。我加大力度,直至歇斯底里的嘶吼,一切依旧是那么宁静。看来,我已漂浮在永恒太空。
我不知道自己应该高兴或是沮丧。从坠楼到恢复意识不过一周,醒来的时候带着呼吸器,瘫痪让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有人来看我,这没什么,荒谬的是,我的父母的身份一直是个谜,从出生到现在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半年。
在我的清醒的那一周,我每天都在等待。我相信她会来看我,悄声走进我的病房,手里捧着一束康乃馨,插在床头柜的紫红色花瓶里。接着静静坐在我的床边,用手轻抚我的脸。离开前,她会拿出一个新买的MP3,替我带好耳机,循环播放平克弗洛伊德的乐曲。平克弗洛伊德是最伟大的迷幻摇滚乐队,我的MP3里都是他们的歌。
值得欣慰的,我的眩晕症消失了,这让我有精力在生命最后一点时间思考。我躺在水晶棺材里(就这么认为吧),一点一点消耗着仅有的氧气,睁大眼睛看着无穷无尽的宇宙,看着遥不可及又仿佛触手可及的璀璨星空,我觉得自己不如一粒漂浮在宇宙的尘埃。在地球上,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斗转星移,生老病死,时间用摧毁永恒的方式让我们珍惜“现在”,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明白“意义”的珍贵。在这浩渺的宇宙,时间消失了,时间隐藏到黑暗的背后,所有发光发亮的物质最终都无奈地归于湮灭,黑暗与绝望主宰着一切,它们才是永恒。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写给Syd的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you shone like the sun。”想到这儿,我绝望万分。
面对生命终点,我的恐惧来自对死亡过程的幻想。氧气耗尽后的几分钟是最痛苦的,我一定会难受得不停用脑袋撞击这口漂亮的水晶棺材,那是我仅有的挣扎方式。我会用全部的意识想她,想象她留给我最完美的样子。她站在教室的门口,阳光照耀着她,天气很温暖,她微笑着向我丢来一架纸飞机。
我的眩晕症又发作了。
当光芒渐渐退散,我正靠在教室走廊的护栏,背着一个老土的双肩包,听着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ECHO》,心情不算太糟。今天我来的很早,教室还没有开门。过了一会儿她也来了,我们相视而笑。她问我怎么来的这么早,我说没什么事就想早点来。她问我刚在哪里自习。我说我在一口水晶棺材里漫游太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