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艾米莉·狄金森《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
狄金森的诗歌中有一个主题是关于死亡的,死亡亦是时间向前、停顿、终止的表现。在这首《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中,死神即时间之神陪伴“我”游历生活,经历生活,感知生命。时间是导师,带领着我们前行,最终到达目的地。 诗歌分为六节,首先突出了“不能停下来”,既然活着,就不能无动于衷,这般让时间消逝、死亡,但同时,诗人又表现出人类与时间的不同:“我”不能停下来,忙忙碌碌,于是时间之神却要等“我”,“我”即人类,如此繁忙,而时间“不慌不忙,彬彬有礼”,时间永远是要逝去的,不加速,也不减速,就这般从我们的身体中穿过,使一代代人变老,衰亡。 第三节写到“我”与时间之神的游历,我们经过学校,看到孩子们——这是人类的童年,孩子们在休息、嬉戏,恰恰与刚开始所表现的“我们”——更多指成年人,所表现的繁忙进行对应。接着,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从田野里凝望谷物,谷物的茂盛显示出人类的成年期,而到最后一起看夕阳落日和余晖时,则表现了人的衰老期。我们从人看到大自然,美丽,又凸显生命的走向。转而,诗人指出,这是时间“经过了我们”,不是我们看到的,而是时间让我们感受到的,孩子们的嬉笑、谷物的成长、夕阳的西下,都是时间之神在默默推动。因而,最后,黄昏露水变成纱衣,“我”感知到了夜晚降临的凉意,这亦是时间之神的推动。 第五节则写到我们到达目的地,“隆起的地面”便是最终人类死亡的坟墓,几乎看不见那个屋顶,这说明,游历结束,时间陪我到达了终点。 第六节凸显整首诗歌的主题,“若干世纪”却比“那天短促”,诗人意在表现绵延的时光,和“我”这一天的经历是相似的,人的生命随时间走向坟墓,“朝向不朽”最终指出时间的不朽性,我们走向死亡,时间依旧存活,尽管它也陪伴我们安息。 附上诗歌译文,徐淳刚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改编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