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出路
2016.8.22,三伏天的太阳还是那么毒,和我第一次认识它的时候一样。如果不是因为长时间呆在室内,我估计这个夏天会比现在更加难过。
周末,鬼使神差的点开了BBC拍摄的一个叫做《出路》的纪录片,整部片子以教育出路为中心,看完人就不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就一直恍惚其中。仿佛像是踩到了心里那颗一直不愿意碰触的地雷,呆滞与惊醒如同两道闪光,继而振聋发聩。
我想我是把自己带入了纪录片,纪录片中的太多场景都似曾相识,与其说是在观看,不如是在说回顾,个中酸楚过于逼真,这也难怪为什么这样一部被称为"抹黑"的片子会被海藏。
作为一个被教育多年的人,我并不以为我受到的教育有多成功,或者我承认我是这套教育系统下的失败产物。因为在走出校园后无数个日子后的今天,我所担心的依然是和其它人所担心的一样,明天该何以为继?我想当初整个教育系统给我最多的莫过于安贫与谦卑。在我潦倒的时候,他告诉我有杜甫,在不公平的时候,他告诉我有李白,在平淡的时候,他还在说陶潜。可在我最需要教育助力的时候,他每次都畏首畏尾,教育真的是这个样子吗,它和最初的愿景已经背离了多少?我不知道。
我一直是崇尚精英教育的,因为我觉得它至少可以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谎言不再在社会底层流通,在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时少些不必要的炮灰,社会底层不应该被拿来当做牺牲品。有时候底层的这种深不见底的死命努力比为了改变命运而付出的代价本身更为可怕,因为它一次次透支人们的希望,直至将最后一个火光熄灭,真的过于残忍。
如果说这个社会阶层还没有固化,那么除了教育的华山这一条路,本应该还有其它捷径可循,为什么在底层还有那么多鼓吹大学梦的声音呢?在这条本已经淌满了鲜血的教育问题上,还要有多少尸骨铺路才能满足贪婪者的欲望,在教育中寻找出路,还是在教育中自掘坟墓,当下还不够现实吗?
命运是个奇妙的东西,有的人会自带老天的馈赠,有的人一辈子却在原地挣扎。又想起了片中最后的那个朴实的母亲,她不愿让女儿落于人后,即使自己再累些,也要让女儿趟上读书人的这条路,哪怕是让自己心里好过些。她的一首哭灵曲,仿佛是千千万万个在这片土地上还在原地打转,跳不出圈的孩子的哀鸣。
“”十个手指只留了一个哪。看到别人都把学上,我的心里都羡慕得很哪。也想背个书包上学哪。妈妈哪,听完是眼泪滚哪。”
周末,鬼使神差的点开了BBC拍摄的一个叫做《出路》的纪录片,整部片子以教育出路为中心,看完人就不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就一直恍惚其中。仿佛像是踩到了心里那颗一直不愿意碰触的地雷,呆滞与惊醒如同两道闪光,继而振聋发聩。
我想我是把自己带入了纪录片,纪录片中的太多场景都似曾相识,与其说是在观看,不如是在说回顾,个中酸楚过于逼真,这也难怪为什么这样一部被称为"抹黑"的片子会被海藏。
作为一个被教育多年的人,我并不以为我受到的教育有多成功,或者我承认我是这套教育系统下的失败产物。因为在走出校园后无数个日子后的今天,我所担心的依然是和其它人所担心的一样,明天该何以为继?我想当初整个教育系统给我最多的莫过于安贫与谦卑。在我潦倒的时候,他告诉我有杜甫,在不公平的时候,他告诉我有李白,在平淡的时候,他还在说陶潜。可在我最需要教育助力的时候,他每次都畏首畏尾,教育真的是这个样子吗,它和最初的愿景已经背离了多少?我不知道。
我一直是崇尚精英教育的,因为我觉得它至少可以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谎言不再在社会底层流通,在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时少些不必要的炮灰,社会底层不应该被拿来当做牺牲品。有时候底层的这种深不见底的死命努力比为了改变命运而付出的代价本身更为可怕,因为它一次次透支人们的希望,直至将最后一个火光熄灭,真的过于残忍。
如果说这个社会阶层还没有固化,那么除了教育的华山这一条路,本应该还有其它捷径可循,为什么在底层还有那么多鼓吹大学梦的声音呢?在这条本已经淌满了鲜血的教育问题上,还要有多少尸骨铺路才能满足贪婪者的欲望,在教育中寻找出路,还是在教育中自掘坟墓,当下还不够现实吗?
命运是个奇妙的东西,有的人会自带老天的馈赠,有的人一辈子却在原地挣扎。又想起了片中最后的那个朴实的母亲,她不愿让女儿落于人后,即使自己再累些,也要让女儿趟上读书人的这条路,哪怕是让自己心里好过些。她的一首哭灵曲,仿佛是千千万万个在这片土地上还在原地打转,跳不出圈的孩子的哀鸣。
“”十个手指只留了一个哪。看到别人都把学上,我的心里都羡慕得很哪。也想背个书包上学哪。妈妈哪,听完是眼泪滚哪。”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