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化工,心灵的净土——《瓦尔登湖》完结随笔
文/魅眸
断断续续,用了5天时间,把《瓦尔登湖》读完了!虽说有工作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她那“风光旖旎的田园般的魅力”深深吸引,不愧为“散文诗”的美誉!令人心驰神往!
有人说,读完《瓦尔登湖》会引诱人“退隐山林,傍湖筑舍”。确实,梭罗利用了“春-夏-秋-冬-春”的四季的一个轮回,描写出了瓦尔登湖的美妙化工,始终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美得不可方物!书中,娟秀细腻的文字描写,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品种多样的动物风尚,景色宜人的田园诗歌……一字字,一句句,一幕幕,一篇篇,那么优美倦丽,那么宁静恬淡,那么清新酣畅,那么醍醐灌顶,那么才高识远……
《瓦尔登湖》如果你仅仅把她当做“桃花源”般的风景散文来读,那你将会错失太多的美好!她,不仅仅是“散文诗”,也是“人生哲思录”,更是“瓦尔登湖动植物大百科”……
梭罗受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影响比较大。其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其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这一思想,在文中多次体现,如在《春》中“人是什么,还不就是一团融化的泥土吗。人的圆圆的手指头,只不过是凝结了的一种滴状物。……脸颊是一面斜坡,从眉毛滑下脸谷,由颧骨支撑住。”这一大段对人的描述,把人看做世界上泥土地的缩影,描写细致!
你以为,这两年零两个月的“半隐居”生活,只是为了做“超验主义”的实验吗?他在瓦尔登湖周边的生活,让他亲自体验了生活的各种经历——造房子,打家具,种地,除草,钓鱼,做饭等等一切的生活琐事——“日出而作——耕作,日落也作——写作”——在这样的一个循环往复中,他不仅身体生活,而且精神也在生活!
不仅有对国家政治的感叹不满,也有对人们破坏自然,只追求利益的痛心,还有对人们人云亦云的无奈,更有对动物世界优胜劣汰的认同……
他说“一个人唯有站在我们称之为甘于清贫的有利地位上,方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公正、睿智的观察家。不论在农业、商业、文学或艺术中,奢侈生活结出的果实也都是奢侈!”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正在举办的里约奥运会,只有站在运动员的地位上,才能更加体会到他们的汗水与泪水后的痛苦与欢笑,只有真正把“体育精神”“奥运精神”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的裁判,才能判处最公正的成绩!
还有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人们赞赏并认为成功的生活,也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罢了。我们干吗要夸大一种生活,贬低另一种生活呢?”每种生活,都是一种人生体验。或许有的人在物质富足的长河中欢脱游泳,却体会不到游泳的乐趣;有的人在精神富足的道路上悠闲漫步,却感悟到了漫步的真谛!谁又说得清楚呢?诗和远方的生活,固然让人惊羡,但,谁又说得清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快乐呢?
所以,没必要必须追求身体的诗和远方,心灵的诗和远方或许更加重要。即使,你人在通往诗和远方的路上,但是,你的心灵依然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先把自己的心灵,充实完成,再上路吧!
读书吧,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书友,为了我依然不成熟的诗和远方,添砖加瓦吧!
![]() |
断断续续,用了5天时间,把《瓦尔登湖》读完了!虽说有工作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她那“风光旖旎的田园般的魅力”深深吸引,不愧为“散文诗”的美誉!令人心驰神往!
有人说,读完《瓦尔登湖》会引诱人“退隐山林,傍湖筑舍”。确实,梭罗利用了“春-夏-秋-冬-春”的四季的一个轮回,描写出了瓦尔登湖的美妙化工,始终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美得不可方物!书中,娟秀细腻的文字描写,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品种多样的动物风尚,景色宜人的田园诗歌……一字字,一句句,一幕幕,一篇篇,那么优美倦丽,那么宁静恬淡,那么清新酣畅,那么醍醐灌顶,那么才高识远……
《瓦尔登湖》如果你仅仅把她当做“桃花源”般的风景散文来读,那你将会错失太多的美好!她,不仅仅是“散文诗”,也是“人生哲思录”,更是“瓦尔登湖动植物大百科”……
梭罗受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影响比较大。其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其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这一思想,在文中多次体现,如在《春》中“人是什么,还不就是一团融化的泥土吗。人的圆圆的手指头,只不过是凝结了的一种滴状物。……脸颊是一面斜坡,从眉毛滑下脸谷,由颧骨支撑住。”这一大段对人的描述,把人看做世界上泥土地的缩影,描写细致!
你以为,这两年零两个月的“半隐居”生活,只是为了做“超验主义”的实验吗?他在瓦尔登湖周边的生活,让他亲自体验了生活的各种经历——造房子,打家具,种地,除草,钓鱼,做饭等等一切的生活琐事——“日出而作——耕作,日落也作——写作”——在这样的一个循环往复中,他不仅身体生活,而且精神也在生活!
不仅有对国家政治的感叹不满,也有对人们破坏自然,只追求利益的痛心,还有对人们人云亦云的无奈,更有对动物世界优胜劣汰的认同……
他说“一个人唯有站在我们称之为甘于清贫的有利地位上,方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公正、睿智的观察家。不论在农业、商业、文学或艺术中,奢侈生活结出的果实也都是奢侈!”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正在举办的里约奥运会,只有站在运动员的地位上,才能更加体会到他们的汗水与泪水后的痛苦与欢笑,只有真正把“体育精神”“奥运精神”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的裁判,才能判处最公正的成绩!
还有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人们赞赏并认为成功的生活,也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罢了。我们干吗要夸大一种生活,贬低另一种生活呢?”每种生活,都是一种人生体验。或许有的人在物质富足的长河中欢脱游泳,却体会不到游泳的乐趣;有的人在精神富足的道路上悠闲漫步,却感悟到了漫步的真谛!谁又说得清楚呢?诗和远方的生活,固然让人惊羡,但,谁又说得清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快乐呢?
所以,没必要必须追求身体的诗和远方,心灵的诗和远方或许更加重要。即使,你人在通往诗和远方的路上,但是,你的心灵依然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先把自己的心灵,充实完成,再上路吧!
读书吧,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书友,为了我依然不成熟的诗和远方,添砖加瓦吧!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