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训练阶段总结(5.8-8.14)
小宇宙训练阶段总结
关于这次崇礼50,要写想写的有太多。仔细想想,那些关掉头灯驻足仰望星空、对着流星悄悄许愿、盯着东边等待追逐日出的风花雪月,还是留在其他的篇章吧。今天还是来好好总结比赛、回顾一下过去三个月的收获吧。
比赛总结:
8月14日 晴 温度11-27度
距离:57-58公里(官方说是56公里)
爬升:是个谜,我的表是2000、完赛牌上边是2070、小伙伴的表是2100(官方说是2150)
赛道:砂石路、风车道、泥路、公路。难度较低,叫山地马拉松都不为过……
补给:香蕉两根、面包一片、西瓜两片、能量胶一个、粉粉半包、能量棒半根(海盐味跟pizza味区别不大啊…)
第一次50公里越野比赛,半夜出发,成绩为9小时8分。好像算是一个可以交代的成绩了(以我的水平而言)。
先来说说客观上的有利因素:温度低(半夜出发凉快得很,不走快一点还觉得冷)、没有暴晒(日出时间大约6点多,早上9点多一点完赛,基本避过了太阳伯伯最厉害的时候)、爬升少(57公里只有约2100米爬升,一路没有厉害的爬升,陡下坡倒是有两处)、没有下雨(赛前最怕会遇到下雨,因为会极大的增加比赛难度,结果天公作美)、赛道有近20公里公路(对于有路跑基础且穿了hoka的我来说,确实占了便宜)
再来说说主观上做对了哪些事情:1)鞋子(赛前了解了路况,果断选择hoka speedgoat,事实证明这是我本次可以成功完赛的关键,一方面hoka在泥路及砂石路段表现优秀,另一方面则是在公路上跑起来的时候也没有给脚带来太大负担)、2)防沙套(一路走完都不需要脱鞋抖砂子,节省了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因为鞋子进砂脚出问题)、3)比赛计划合理,做到了留前斗后(赛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赛段的距离和爬山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了完赛时间指引,一路按照计划速度行进)、4)赛前保证休息(不知为何,从周五往机场出发开始我就抓紧一切时间机会睡觉,直到开赛前30分钟,这让我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都能有很好的精力,即使半夜出发也全程没有犯困)、5)没戴心率带(其实是因为忘记了,后来懒得回去拿,心想这么冷心率能升到哪里去,何况比赛都要尽力而为了,看心率也没啥意思,于是全程关注身体的感觉,调整速度,也没有因为担心心率畏首畏尾的)、6)下坡技术的持续学习(上周珠海涅槃之路,帮猫仔拍了一些视频,自己也顺便研究了一下队友们的下坡,这对于我最后2公里下高级雪道陡坡加速有很大的帮助)
再来说说客观方面的不利因素吧:临时改路线(导致最后两段赛道变成三段,距离增加近8公里,赛前做的计划泡了汤,而且因为义工并未提醒改道,导致差点出现水不够喝的情况)
主观方面,出发明明看到轨迹出错,却没有多问一下,导致跟着大部队走错路折返浪费了20分钟(不过往cp1途中抄了个捷径,省下了差不多的距离);另外得知主办方改路线之后,有些泄气,加之状态开始进入一个小低潮,重返cp2那段公路就只是9分多的配速快步走(如果不是遇到一个走蛮快的小伙伴同行,可能更慢);袜子选了短边的,一路被鞋子磨得好难受……最后就是力量还是不够,一路有不少缓上坡完全可以跑的,因为自己实力不够只能快步走……同时慢热的毛病还是比较厉害(就是一开始上坡我的小腿肌肉就迅速变得很紧,有种要抽筋的感觉,要慢慢磨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缓过来)
总之,作为一次以赛代练的拉练以及过去三个月训练的阶段性总结,通过崇礼50,我一方面找到了打开比赛的正确方式(赛前装备清单、如何准备一场比赛等等),也对自己能否完成100公里有了一些信心,另一方面也更确定自己接下来要加强的短板是什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日常训练计划。
小宇宙训练阶段总结
我说“小宇宙是个黑洞组织”,美人鱼说“黑什么洞?!分明是个*教组织!”
回想三个月前加入小宇宙训练营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段经历将如何改变我和我的生活。
首先是可量化的指标,三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两次火凤火X2,三次火窝火X2(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哈哈哈),我的越野跑成绩从从化50(三月举行,后来状态更加每况愈下)的7小时10分完成30公里1650爬升,到崇礼50的9小时8分完成57公里2100爬升(所以我很期待本周日的麦径50,因为之前也走过西贡北潭涌那段,可以做个参照物:)
其次是系统的耐力运动知识储备及其他,比如对越野跑对毅行者的理解,跑步姿势、能量补充、训练的设计、赛后的恢复等等(主要阅读书籍为big book和lore of running,然后就是参加路跑营),都有了提高。
第三是我得以重新规整了生活的重心,变得更自律更有计划。还记得训练开始一个月后,我就跟表叔说,小宇宙就像一把剪刀,把我生活里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剪了个干干净净(因为随着训练的推进,这件事情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空闲时间),也让我更懂得规划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在工作训练其它爱好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是收获的友谊。随着了解的加深,每一个队友都是那么可爱(跟初相识的时候差好远),也让人忍不住喜欢。希望毅行者即使结束了,队友们之间的情谊也能长存哇。
以上,是我过去三个月的一个小小总结。回想第一阶段结束的时候,自己唯一的心愿是能够坚持到完成第二阶段(时间过好快啊)。接下来的训练可以预见会有更多更难的挑战,希望自己能够循序渐进继续进步哈~~
而下一个阶段性考核成果的日子,应该是10.1了。elle同学加油~~^_^
关于这次崇礼50,要写想写的有太多。仔细想想,那些关掉头灯驻足仰望星空、对着流星悄悄许愿、盯着东边等待追逐日出的风花雪月,还是留在其他的篇章吧。今天还是来好好总结比赛、回顾一下过去三个月的收获吧。
比赛总结:
8月14日 晴 温度11-27度
距离:57-58公里(官方说是56公里)
爬升:是个谜,我的表是2000、完赛牌上边是2070、小伙伴的表是2100(官方说是2150)
赛道:砂石路、风车道、泥路、公路。难度较低,叫山地马拉松都不为过……
补给:香蕉两根、面包一片、西瓜两片、能量胶一个、粉粉半包、能量棒半根(海盐味跟pizza味区别不大啊…)
第一次50公里越野比赛,半夜出发,成绩为9小时8分。好像算是一个可以交代的成绩了(以我的水平而言)。
先来说说客观上的有利因素:温度低(半夜出发凉快得很,不走快一点还觉得冷)、没有暴晒(日出时间大约6点多,早上9点多一点完赛,基本避过了太阳伯伯最厉害的时候)、爬升少(57公里只有约2100米爬升,一路没有厉害的爬升,陡下坡倒是有两处)、没有下雨(赛前最怕会遇到下雨,因为会极大的增加比赛难度,结果天公作美)、赛道有近20公里公路(对于有路跑基础且穿了hoka的我来说,确实占了便宜)
再来说说主观上做对了哪些事情:1)鞋子(赛前了解了路况,果断选择hoka speedgoat,事实证明这是我本次可以成功完赛的关键,一方面hoka在泥路及砂石路段表现优秀,另一方面则是在公路上跑起来的时候也没有给脚带来太大负担)、2)防沙套(一路走完都不需要脱鞋抖砂子,节省了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因为鞋子进砂脚出问题)、3)比赛计划合理,做到了留前斗后(赛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赛段的距离和爬山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了完赛时间指引,一路按照计划速度行进)、4)赛前保证休息(不知为何,从周五往机场出发开始我就抓紧一切时间机会睡觉,直到开赛前30分钟,这让我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都能有很好的精力,即使半夜出发也全程没有犯困)、5)没戴心率带(其实是因为忘记了,后来懒得回去拿,心想这么冷心率能升到哪里去,何况比赛都要尽力而为了,看心率也没啥意思,于是全程关注身体的感觉,调整速度,也没有因为担心心率畏首畏尾的)、6)下坡技术的持续学习(上周珠海涅槃之路,帮猫仔拍了一些视频,自己也顺便研究了一下队友们的下坡,这对于我最后2公里下高级雪道陡坡加速有很大的帮助)
再来说说客观方面的不利因素吧:临时改路线(导致最后两段赛道变成三段,距离增加近8公里,赛前做的计划泡了汤,而且因为义工并未提醒改道,导致差点出现水不够喝的情况)
主观方面,出发明明看到轨迹出错,却没有多问一下,导致跟着大部队走错路折返浪费了20分钟(不过往cp1途中抄了个捷径,省下了差不多的距离);另外得知主办方改路线之后,有些泄气,加之状态开始进入一个小低潮,重返cp2那段公路就只是9分多的配速快步走(如果不是遇到一个走蛮快的小伙伴同行,可能更慢);袜子选了短边的,一路被鞋子磨得好难受……最后就是力量还是不够,一路有不少缓上坡完全可以跑的,因为自己实力不够只能快步走……同时慢热的毛病还是比较厉害(就是一开始上坡我的小腿肌肉就迅速变得很紧,有种要抽筋的感觉,要慢慢磨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缓过来)
总之,作为一次以赛代练的拉练以及过去三个月训练的阶段性总结,通过崇礼50,我一方面找到了打开比赛的正确方式(赛前装备清单、如何准备一场比赛等等),也对自己能否完成100公里有了一些信心,另一方面也更确定自己接下来要加强的短板是什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日常训练计划。
小宇宙训练阶段总结
我说“小宇宙是个黑洞组织”,美人鱼说“黑什么洞?!分明是个*教组织!”
回想三个月前加入小宇宙训练营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段经历将如何改变我和我的生活。
首先是可量化的指标,三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两次火凤火X2,三次火窝火X2(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哈哈哈),我的越野跑成绩从从化50(三月举行,后来状态更加每况愈下)的7小时10分完成30公里1650爬升,到崇礼50的9小时8分完成57公里2100爬升(所以我很期待本周日的麦径50,因为之前也走过西贡北潭涌那段,可以做个参照物:)
其次是系统的耐力运动知识储备及其他,比如对越野跑对毅行者的理解,跑步姿势、能量补充、训练的设计、赛后的恢复等等(主要阅读书籍为big book和lore of running,然后就是参加路跑营),都有了提高。
第三是我得以重新规整了生活的重心,变得更自律更有计划。还记得训练开始一个月后,我就跟表叔说,小宇宙就像一把剪刀,把我生活里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剪了个干干净净(因为随着训练的推进,这件事情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空闲时间),也让我更懂得规划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在工作训练其它爱好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是收获的友谊。随着了解的加深,每一个队友都是那么可爱(跟初相识的时候差好远),也让人忍不住喜欢。希望毅行者即使结束了,队友们之间的情谊也能长存哇。
以上,是我过去三个月的一个小小总结。回想第一阶段结束的时候,自己唯一的心愿是能够坚持到完成第二阶段(时间过好快啊)。接下来的训练可以预见会有更多更难的挑战,希望自己能够循序渐进继续进步哈~~
而下一个阶段性考核成果的日子,应该是10.1了。elle同学加油~~^_^
![]() |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自己做的比赛计划,看来还是蛮靠谱的! |
![]() |
小伙伴的朋友拍的照片,大概是下最后那个大陡坡之前。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