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秘密
午后,我坐在书桌前描字帖,桌边的手机在播放轻音乐,缓慢而舒柔,感觉快要睡着。宿舍就我一个人,可以听到隔壁宿舍门被打开的吱呀叫唤,随后砰地一声又被关上。脚踏高跟鞋的女生哒哒哒地疾速从门前走廊路过。阳台对面是男生宿舍。几个人在说话嚷嚷,字句清晰入耳。我该习以为常的,此时,却难免微起波澜。平日午睡短暂,偶尔会被躁动声吵醒,乍一听,他们在阳台嬉笑打闹。我忍耐着,闭眼皱眉平躺。于是,午睡后起身,脑袋昏沉,状态糟糕。也常有不顾及夜深人静的男生,忽然兴起,大开歌喉。还没唱几句,远处另一个男生大喊,「难听死了,不用睡吗?」歌声戛然而止,而我则在被窝里忍不住偷笑。
两栋宿舍楼之间接壤着一块平整的空地,听见有人在打羽毛球,球与拍子的线网碰撞后激起力度饱满的声响。忽然想起秋末晒棉被,手掌拍打也是这般节奏紧凑。我的心很乱,下笔也越来越快,黑色的字迹横竖落在透明的玻璃纸上,却与纸下的印刷字体错乱分离。我拿出白色耳机,将插头塞入手机顶部的圆孔里,随意挑了一首歌,调整心绪,准备要重新落笔。音乐穿过耳机线,流淌进耳朵里,是一股纯粹低吟的细腻。我也忽然没了外界的挂碍,能安心独做自己的事。这时候真是很喜欢耳机,而我也很久没敢自在地用耳机听歌了。
高三那年,我觉得耳朵坏掉了,每次戴耳机听歌,两只耳朵就像是浮满了膨胀的云朵,竭力想用身躯顶出入耳式耳机。要是我执意不愿拿掉,这一簇簇云朵,就会狡黠地往耳朵深处钻进去。它们胖嘟嘟的身体常常卡住,塞在那条狭窄的通道,令我感到疼痛。诱因在哪,我至今也不太清楚。也许是高二暑假的游泳课,我不会游泳,所以每节课都在呛水。一次次的水流,经过嘴巴和鼻子,从一条特殊通道涌入我的耳朵里,趁我鼻子发酸,正咳嗽的时候,它们就已经躲好了,使劲抖落也不肯出来。也可能是我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从耳机里索取太多歌声。傍晚的公交车,除了要等很久,还会塞车。每天我呆在闷挤的车厢里,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还是模糊不清。反反复复,只好一直调,一直调。公交车快要到达终点站,经过的马路越来越僻静,往往这时,我在稀落几人的角落里,才发觉耳畔传来的突兀声响,温柔情歌骤时成了炸裂的摇滚曲。我还由于曾经看过的新闻,幻想会不会是一只小虫子在还很小很小的时候,趁我睡觉时爬到我的耳朵里,之后就在里面居住,现在耳朵会痛,只是因为它长大了。这种种揣测,或是滑稽的,或是真有可能,我猜了又猜,还是不知疼痛从何而来。
某天我戴耳机听歌的时候,耳朵特别疼。这是征兆,而我并没有在意。再往后一首歌还没听一半,耳朵就已经发起抗议,激烈不停,不得已要拔掉耳机。日后,无论是搭乘公交车的百无聊赖,或是午休在图书馆,写作业困得昏昏欲睡,我都不敢听歌,以为足够克制,耳朵就会好起来。然而没过多久,却是渐渐地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时,我甚至需要装作没有认真在听,让对方再多说一遍。妈妈并不知情,只是常说,「你怎么又没听见?年纪轻轻的,耳朵比我还不好用。」耳朵好的时候,我就觉得应该没事了。耳朵坏时,我又想着总会好起来的吧。最坏也不过是抽搐似地疼一下。也就这一下我会慌张,之后又全都是侥幸了。
一天深夜,我被刺痛感惊醒。这次,耳朵里并不是以往那种疼痛,反倒像是一根小木棒往耳朵里捅,并且持续不休。痛感突如其来,我的眼泪一路往外淌。在床上翻来滚去,手掌紧紧捂住耳朵,枕头翻折蒙住两耳,用被子裹住头部。种种尝试都没什么用。这时我才明白,无论如何,今晚这场蓄谋已久的疼痛都难以得到减缓。一个念头攫住我:明天醒来耳朵可能就会听不见了。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因意外双耳失聪,每时每刻,他都戴着耳机,担心有人突然在背后说话。我胡思乱想,觉得自己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了。再也听不见音乐,听不见任何人说话,听不见风吹过树叶的簌簌声、清脆悦耳的风铃声、扑腾扑腾的心跳声。我将要跌进一整片无法消解的寂静里。房间里的窗帘都已经拉上,并没有月光照进来。耳朵还在痛,我紧咬嘴唇,也不想要走过客厅到隔壁房间找爸妈,毕竟他们明天一早醒来,就要接受我耳朵听不见的事实。也不存在想要开灯的冲动,没来由地觉得光亮会让耳朵更痛。我像是认命般静静地闭眼躺着,不愿意再多想,只劝慰自己赶快睡觉。然而心里竟默默开始祈求神明。很久以后的现在想起来,倒是不可思议,但在无助时,好像又真的什么都会愿意相信。第二天醒来耳朵还能听见声音,我就安心地将黑夜里的事情打包藏起。隔了好几天,发觉耳朵还是很不对劲。等到这时,我才敢跟妈妈说,「耳朵痛到晚上睡不着觉。」
医生来了。他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略有几分眼熟。直到爸爸让我喊伯伯,我才想起他开了一家理发店。那种只有老辈人才会光顾的旧式理发店,俗气而简陋,就在菜市场附近的路旁。爷爷常去光顾,后来年纪大了,没办法走远路,这位伯伯就常到家里帮爷爷理发。伯伯跟爸爸在喝茶,他边跟爸爸说话,边问我几句病情。妈妈照他说的,找来一张高度适中的凳子,催促我坐上去。一个皱巴巴的黑色塑料袋里装满用具,伯伯戴起原本插在上衣口袋的眼镜,依次拿出几样东西。帮我看病的,竟是一个理发师傅。我心里咯噔一下,无比沮丧,想是爸妈并没有把我的病放在心上,难过又无可奈何。伯伯从茶几旁移步过来,对我说,「这药下去,一会就不痛了。」随后半蹲,手指捏住我的耳朵,冰凉的器具轻巧地探进耳里,边探寻边问我疼不疼。检查结果是中耳炎。伯伯掏出一个小药瓶,桌上摊开纸张,再抖了抖瓶口,倒出适量白色药粉。我将头往另一侧偏转后,什么都看不到,只感觉药粉被吹进我的耳朵里。这些粉末像是微风,将耳朵里悬浮着的浓雾哗啦一下吹散。却也像是无数白色的小精灵,跑到耳朵吃掉膨胀生长的蘑菇。说不清为什么是蘑菇,感觉很像而已。它们只要泡到水里,就会从小个子蹭蹭蹭地发福,变成松松软软的大个子。耳朵感受到密密麻麻的凉意。
「你先喝上一个礼拜的中药,等过几天我再来看看。」伯伯说。一大袋中药材喝完复诊,又多了一大袋。喝完两周的中药,耳朵才渐渐好转。治病期间,听伯伯说起,才知道他会自己调药,也有很多人请他去治病。深藏不露的理发师傅,像是隐居山林的武林高手。自此,耳朵成了敏感的所在。似乎也没有办法全好。偶尔睡到半夜,会轻微而急促地疼,足以让人惊醒,像身体内外通达的警报员,红灯亮起,就让我想起要好好生活。
▲写于2015年11月14日
两栋宿舍楼之间接壤着一块平整的空地,听见有人在打羽毛球,球与拍子的线网碰撞后激起力度饱满的声响。忽然想起秋末晒棉被,手掌拍打也是这般节奏紧凑。我的心很乱,下笔也越来越快,黑色的字迹横竖落在透明的玻璃纸上,却与纸下的印刷字体错乱分离。我拿出白色耳机,将插头塞入手机顶部的圆孔里,随意挑了一首歌,调整心绪,准备要重新落笔。音乐穿过耳机线,流淌进耳朵里,是一股纯粹低吟的细腻。我也忽然没了外界的挂碍,能安心独做自己的事。这时候真是很喜欢耳机,而我也很久没敢自在地用耳机听歌了。
高三那年,我觉得耳朵坏掉了,每次戴耳机听歌,两只耳朵就像是浮满了膨胀的云朵,竭力想用身躯顶出入耳式耳机。要是我执意不愿拿掉,这一簇簇云朵,就会狡黠地往耳朵深处钻进去。它们胖嘟嘟的身体常常卡住,塞在那条狭窄的通道,令我感到疼痛。诱因在哪,我至今也不太清楚。也许是高二暑假的游泳课,我不会游泳,所以每节课都在呛水。一次次的水流,经过嘴巴和鼻子,从一条特殊通道涌入我的耳朵里,趁我鼻子发酸,正咳嗽的时候,它们就已经躲好了,使劲抖落也不肯出来。也可能是我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从耳机里索取太多歌声。傍晚的公交车,除了要等很久,还会塞车。每天我呆在闷挤的车厢里,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还是模糊不清。反反复复,只好一直调,一直调。公交车快要到达终点站,经过的马路越来越僻静,往往这时,我在稀落几人的角落里,才发觉耳畔传来的突兀声响,温柔情歌骤时成了炸裂的摇滚曲。我还由于曾经看过的新闻,幻想会不会是一只小虫子在还很小很小的时候,趁我睡觉时爬到我的耳朵里,之后就在里面居住,现在耳朵会痛,只是因为它长大了。这种种揣测,或是滑稽的,或是真有可能,我猜了又猜,还是不知疼痛从何而来。
某天我戴耳机听歌的时候,耳朵特别疼。这是征兆,而我并没有在意。再往后一首歌还没听一半,耳朵就已经发起抗议,激烈不停,不得已要拔掉耳机。日后,无论是搭乘公交车的百无聊赖,或是午休在图书馆,写作业困得昏昏欲睡,我都不敢听歌,以为足够克制,耳朵就会好起来。然而没过多久,却是渐渐地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时,我甚至需要装作没有认真在听,让对方再多说一遍。妈妈并不知情,只是常说,「你怎么又没听见?年纪轻轻的,耳朵比我还不好用。」耳朵好的时候,我就觉得应该没事了。耳朵坏时,我又想着总会好起来的吧。最坏也不过是抽搐似地疼一下。也就这一下我会慌张,之后又全都是侥幸了。
一天深夜,我被刺痛感惊醒。这次,耳朵里并不是以往那种疼痛,反倒像是一根小木棒往耳朵里捅,并且持续不休。痛感突如其来,我的眼泪一路往外淌。在床上翻来滚去,手掌紧紧捂住耳朵,枕头翻折蒙住两耳,用被子裹住头部。种种尝试都没什么用。这时我才明白,无论如何,今晚这场蓄谋已久的疼痛都难以得到减缓。一个念头攫住我:明天醒来耳朵可能就会听不见了。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因意外双耳失聪,每时每刻,他都戴着耳机,担心有人突然在背后说话。我胡思乱想,觉得自己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了。再也听不见音乐,听不见任何人说话,听不见风吹过树叶的簌簌声、清脆悦耳的风铃声、扑腾扑腾的心跳声。我将要跌进一整片无法消解的寂静里。房间里的窗帘都已经拉上,并没有月光照进来。耳朵还在痛,我紧咬嘴唇,也不想要走过客厅到隔壁房间找爸妈,毕竟他们明天一早醒来,就要接受我耳朵听不见的事实。也不存在想要开灯的冲动,没来由地觉得光亮会让耳朵更痛。我像是认命般静静地闭眼躺着,不愿意再多想,只劝慰自己赶快睡觉。然而心里竟默默开始祈求神明。很久以后的现在想起来,倒是不可思议,但在无助时,好像又真的什么都会愿意相信。第二天醒来耳朵还能听见声音,我就安心地将黑夜里的事情打包藏起。隔了好几天,发觉耳朵还是很不对劲。等到这时,我才敢跟妈妈说,「耳朵痛到晚上睡不着觉。」
医生来了。他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略有几分眼熟。直到爸爸让我喊伯伯,我才想起他开了一家理发店。那种只有老辈人才会光顾的旧式理发店,俗气而简陋,就在菜市场附近的路旁。爷爷常去光顾,后来年纪大了,没办法走远路,这位伯伯就常到家里帮爷爷理发。伯伯跟爸爸在喝茶,他边跟爸爸说话,边问我几句病情。妈妈照他说的,找来一张高度适中的凳子,催促我坐上去。一个皱巴巴的黑色塑料袋里装满用具,伯伯戴起原本插在上衣口袋的眼镜,依次拿出几样东西。帮我看病的,竟是一个理发师傅。我心里咯噔一下,无比沮丧,想是爸妈并没有把我的病放在心上,难过又无可奈何。伯伯从茶几旁移步过来,对我说,「这药下去,一会就不痛了。」随后半蹲,手指捏住我的耳朵,冰凉的器具轻巧地探进耳里,边探寻边问我疼不疼。检查结果是中耳炎。伯伯掏出一个小药瓶,桌上摊开纸张,再抖了抖瓶口,倒出适量白色药粉。我将头往另一侧偏转后,什么都看不到,只感觉药粉被吹进我的耳朵里。这些粉末像是微风,将耳朵里悬浮着的浓雾哗啦一下吹散。却也像是无数白色的小精灵,跑到耳朵吃掉膨胀生长的蘑菇。说不清为什么是蘑菇,感觉很像而已。它们只要泡到水里,就会从小个子蹭蹭蹭地发福,变成松松软软的大个子。耳朵感受到密密麻麻的凉意。
「你先喝上一个礼拜的中药,等过几天我再来看看。」伯伯说。一大袋中药材喝完复诊,又多了一大袋。喝完两周的中药,耳朵才渐渐好转。治病期间,听伯伯说起,才知道他会自己调药,也有很多人请他去治病。深藏不露的理发师傅,像是隐居山林的武林高手。自此,耳朵成了敏感的所在。似乎也没有办法全好。偶尔睡到半夜,会轻微而急促地疼,足以让人惊醒,像身体内外通达的警报员,红灯亮起,就让我想起要好好生活。
▲写于2015年11月14日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