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事
亮哥去年因为工作调动来到我们单位,举家迁徙来到大滁城,一贯相处比较融洽,在我们单位仅有的四位女同事眼里,有三个认为亮哥是个很靠谱的人,主要在工作上,拜托的事情一定办到,每次我要麻烦他填写的报表也是很认真填写按时给我,相比其他人靠谱很多。还有一位乐姐。是他办公室室友,两人年纪相仿聊天说话向来不忌讳,所以喜欢相爱相杀。开一些无关痛痒却又哭笑不得的玩笑。比如:某日亮哥见识了乐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后,说了一句:你这样的女人我是不会娶你的。乐姐瞬间惊呆,反应过来后一连串的白眼回敬他,说;你太搞笑了,我也没想过要嫁给你啊。然后这个笑话被乐姐广而告之,全单位的人都跟着笑哈哈。
去年,亮哥来单位报到那天,六月份,正是我们这的梅雨季,一天到晚下着雨,开始并不知道此人过来报到了,只是中午的时候boss喊我们一起吃饭,算是迎接亮哥的。饭局上第一次看见了亮哥家嫂子,看起来很文静,说起话来也挺有趣,人也挺大方,一顿饭接触下来,觉得嫂子还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亮哥在这边安顿好后没多久暑假了,就开始举家搬迁了。除了一家三口还有亮哥的父母,因为照看小孩所以是一起住的。单位里某位同事家经常后院起火,夫妻关系很不融洽,一度吵闹到离婚,那位嫂子常常借一起聚餐的机会跟我们哭诉,开始的时候总是站在女方这边,觉得某同事做的不好,伤害了他老婆,还会安慰几句出个主意,劝劝说说,再后来这样的事情多了就会觉得烦了,别人的家务事谁能断得了,互相都有错,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啊,所以不想再去理会。相比而言,同龄的亮哥好像比某同事就好多了,没听说家里常常鸡飞狗跳,而且亮哥一贯为人稳重,成熟,比较让人放心。自打第一次见过亮哥家嫂子以后,后面就没怎么接触过。在这中间单位有过几次集体活动带家属,亮嫂也去了,只不过我没有参加。
近日,约了一起爬山亮嫂也在,爬山的路上我和亮嫂一起走在前面,亮哥和别的同事在后面。一路上聊天,就说到家庭生活的事。唉,女人嘛结婚以后特别是有小孩以后生活的重心基本都在家庭,即使有工作的职业女性也不能避免。所以一路上就听亮嫂跟我唠唠叨叨说一些生活的琐碎。这些我虽然不喜欢但是也还是要听,聊天中能看得出来,她压抑了很久没有人倾诉。我一直以为亮哥这样的好男人家庭应该也很和谐,但是万万没想到,亮嫂最后的话语间透露出,过不下去要离婚的打算了。我真的有惊到,对于我一个准备结婚的人来说,本来对于婚姻还是充满希望的,经过身边这么多人的事,突然有了恐惧感。和她聊天的时候并不知道怎么安慰,对于我来说,怎么说都没有资格,不知道她是受了多少委屈才会对一个她并不熟悉的人倾诉自己的困境和苦恼。原本亮哥在我心里很好的形象有点受损了,但这毕竟是人家家务事我也不能说三道四。聊天中,亮嫂并没有向某嫂那样处处指责某同事的不是,有时候也会说一些亮哥好的方面。亮嫂说,因为恋爱时是我太主动,我太害怕失去他,所以现在我很被动。这话我倒是相信,因为只有太爱了,甚至爱到失去自我才会把对方当做一切,而这一切对方并不会知道珍惜,所以才有的伤害,有意也好无意也罢。
突然想起两个嫂子好像都是文青啊,某嫂子比亮嫂文青更多,没有小孩的时候在家里消遣娱乐便是看书,倒不是说读书不好,其实我觉得读书能让人温婉,知书达理,但是某同事和他家里人都觉得某嫂子读书读傻了,天天脑子里都不知道在想什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并不然,我倒是觉得因为知识层级和结构的不同,导致某嫂子和某同事家里无法相处,这位嫂子并不是聪明人,因为在和一个农村出生的婆婆讲一些文邹邹的道理,犹如对牛弹琴,结果必然败阵,家里人都不待见,生活需要的更多的是烟火气。再说说亮嫂,如果说某嫂家庭生活最大的问题是婆媳问题的话,那亮嫂倒还好,目前我还没听说她抱怨公婆,昨晚倒是说了一句,家里有老人太重要了,没有老人小孩没法带,简直不能好好生活。有这个觉悟的人,婆媳关系应该还不会太差,他们最大的问题大概是,失望吧。亮嫂对亮哥很多做法比如对她、对小孩、对家庭、甚至是对工作、对个人这些方面的态度都让她觉得很失望。婚姻中的双方都希望对方能活成自己喜欢的,希望的那样,所以往往会互相失望,双方都对对方不满意。亮嫂希望亮哥对家庭能更用心,不要总是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在家里总是玩手机玩游戏,对工作能更上进,对于一个并不是很宽裕的家庭,唯有上进才能获取更好的生活。而亮哥对于这些都是选择性的回避和逃避问题,觉得她说得对,但是又不想理会,觉得伤自尊,又不想改变懒惰的现状,所以才会每一次在矛盾激发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怨念,不欢而散。
我发现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对待同事都还是很好的态度,可是回到家里对家里人就少了很多耐心。包括我自己也是,一点点的小事就能引爆一颗炸弹。有的人会说,因为工作压力大,太累了,所以回家以后就不想说话,不想做事,可是工作是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啊,你工作时全心投入,那么下班后的家庭生活也需要全心投入,家庭生活不像工作那么紧张但是也需要好好的参与。还有,其实我写这个的初衷是,觉得反反复复听人唠叨自己的家庭生活,家庭矛盾真的很烦,好像生活中没有什么其他可以开心的事了,倾诉没有错,但是生活还是在继续啊,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并没有什么用,还是积极一点的面对吧。
去年,亮哥来单位报到那天,六月份,正是我们这的梅雨季,一天到晚下着雨,开始并不知道此人过来报到了,只是中午的时候boss喊我们一起吃饭,算是迎接亮哥的。饭局上第一次看见了亮哥家嫂子,看起来很文静,说起话来也挺有趣,人也挺大方,一顿饭接触下来,觉得嫂子还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亮哥在这边安顿好后没多久暑假了,就开始举家搬迁了。除了一家三口还有亮哥的父母,因为照看小孩所以是一起住的。单位里某位同事家经常后院起火,夫妻关系很不融洽,一度吵闹到离婚,那位嫂子常常借一起聚餐的机会跟我们哭诉,开始的时候总是站在女方这边,觉得某同事做的不好,伤害了他老婆,还会安慰几句出个主意,劝劝说说,再后来这样的事情多了就会觉得烦了,别人的家务事谁能断得了,互相都有错,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啊,所以不想再去理会。相比而言,同龄的亮哥好像比某同事就好多了,没听说家里常常鸡飞狗跳,而且亮哥一贯为人稳重,成熟,比较让人放心。自打第一次见过亮哥家嫂子以后,后面就没怎么接触过。在这中间单位有过几次集体活动带家属,亮嫂也去了,只不过我没有参加。
近日,约了一起爬山亮嫂也在,爬山的路上我和亮嫂一起走在前面,亮哥和别的同事在后面。一路上聊天,就说到家庭生活的事。唉,女人嘛结婚以后特别是有小孩以后生活的重心基本都在家庭,即使有工作的职业女性也不能避免。所以一路上就听亮嫂跟我唠唠叨叨说一些生活的琐碎。这些我虽然不喜欢但是也还是要听,聊天中能看得出来,她压抑了很久没有人倾诉。我一直以为亮哥这样的好男人家庭应该也很和谐,但是万万没想到,亮嫂最后的话语间透露出,过不下去要离婚的打算了。我真的有惊到,对于我一个准备结婚的人来说,本来对于婚姻还是充满希望的,经过身边这么多人的事,突然有了恐惧感。和她聊天的时候并不知道怎么安慰,对于我来说,怎么说都没有资格,不知道她是受了多少委屈才会对一个她并不熟悉的人倾诉自己的困境和苦恼。原本亮哥在我心里很好的形象有点受损了,但这毕竟是人家家务事我也不能说三道四。聊天中,亮嫂并没有向某嫂那样处处指责某同事的不是,有时候也会说一些亮哥好的方面。亮嫂说,因为恋爱时是我太主动,我太害怕失去他,所以现在我很被动。这话我倒是相信,因为只有太爱了,甚至爱到失去自我才会把对方当做一切,而这一切对方并不会知道珍惜,所以才有的伤害,有意也好无意也罢。
突然想起两个嫂子好像都是文青啊,某嫂子比亮嫂文青更多,没有小孩的时候在家里消遣娱乐便是看书,倒不是说读书不好,其实我觉得读书能让人温婉,知书达理,但是某同事和他家里人都觉得某嫂子读书读傻了,天天脑子里都不知道在想什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并不然,我倒是觉得因为知识层级和结构的不同,导致某嫂子和某同事家里无法相处,这位嫂子并不是聪明人,因为在和一个农村出生的婆婆讲一些文邹邹的道理,犹如对牛弹琴,结果必然败阵,家里人都不待见,生活需要的更多的是烟火气。再说说亮嫂,如果说某嫂家庭生活最大的问题是婆媳问题的话,那亮嫂倒还好,目前我还没听说她抱怨公婆,昨晚倒是说了一句,家里有老人太重要了,没有老人小孩没法带,简直不能好好生活。有这个觉悟的人,婆媳关系应该还不会太差,他们最大的问题大概是,失望吧。亮嫂对亮哥很多做法比如对她、对小孩、对家庭、甚至是对工作、对个人这些方面的态度都让她觉得很失望。婚姻中的双方都希望对方能活成自己喜欢的,希望的那样,所以往往会互相失望,双方都对对方不满意。亮嫂希望亮哥对家庭能更用心,不要总是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在家里总是玩手机玩游戏,对工作能更上进,对于一个并不是很宽裕的家庭,唯有上进才能获取更好的生活。而亮哥对于这些都是选择性的回避和逃避问题,觉得她说得对,但是又不想理会,觉得伤自尊,又不想改变懒惰的现状,所以才会每一次在矛盾激发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怨念,不欢而散。
我发现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对待同事都还是很好的态度,可是回到家里对家里人就少了很多耐心。包括我自己也是,一点点的小事就能引爆一颗炸弹。有的人会说,因为工作压力大,太累了,所以回家以后就不想说话,不想做事,可是工作是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啊,你工作时全心投入,那么下班后的家庭生活也需要全心投入,家庭生活不像工作那么紧张但是也需要好好的参与。还有,其实我写这个的初衷是,觉得反反复复听人唠叨自己的家庭生活,家庭矛盾真的很烦,好像生活中没有什么其他可以开心的事了,倾诉没有错,但是生活还是在继续啊,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并没有什么用,还是积极一点的面对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