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书记
![]() |
原书 |
《宿命》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 题记
距离是缘分注定,交错是宿命的安排,结局却是个人谱写
由于书名是《宿命》,相信有很读者看这本小说的时候都会把关注点放在“宿命”,但在我看来,颇有先入为主的嫌疑。在小说结尾,作者也用“宿命”抹去一切,这也是我所不能认同的。毕竟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你若不是这样想,又没有去做,事件就不会这样演变。所谓执着,也是如此。正是因为你的行为,才造成这样的结局。所以,用“宿命”来掩盖一切,是借口。
的确是有命运之绳把小说中的主人公捆绑在一起,但事情的发展演变,却不是固定。一切取决于个人的所思所想。
或许有人会认为一个人若注定悲惨,那他抗拒也好,不抗拒也好,结局都是悲惨的。这就是宿命。但是我却认为,命运一般只会给你开个头,无法编制你往下的路。
![]() |
勇作与晃彦相识于幼时,以敌对的姿态相处。后来勇作因为自己的决定放弃美佐子,成为了警察。杀人案件出现时,因为自己的偏见,因为从小对晃彦的嫉妒,过早的认定,晃彦就是凶手。另一方面,美佐子作为晃彦的妻子,明明心甘情愿,自己选择嫁给晃彦,却在勇作出现后,单从他的一面之词,处处找借口,为自己的行为做掩饰,一步步的“出卖”自己的丈夫。在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的愧疚,无论从那个方面来想都是觉得晃彦对不起她。晃彦在隐藏事情的真相,她何尝又是坦坦荡荡?
![]() |
东野圭吾的书,之所以能如此吸引我,不仅是因为案件的推理,还有对人物细腻的描述。对我来说,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演变,是重中之重,也是抓住我情感起伏的关键。
而在《宿命》这本小说中,美佐子是我情感起伏的关键。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她“恶心”。
总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而把责任推卸给晃彦。美佐子从第一次见到勇作开始,就把自己的爱意表露无遗,也正是因为对他的爱意,才会相信他,并且去侦察自己的丈夫。即使在事件还没有明朗的时候。
![]() |
正是因为东野圭吾对她的细腻描写,使我到最后还是对这个人物角色释怀不了。即使小说描述了她与晃彦是happy ending,但我还是觉得很牵强。我还是无法抹去她之前的所作所为。
或许是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吧。
《宿命》延续了作者写作的一贯手法---埋伏线。从一点展开,不同角度描述,到最后又都归结于一点。对,就像影片。看东野圭吾的书,会让我置身于场景之中,仿佛我就在观影,更确切的说,仿佛就在旁观---以在场的第三人。
当然,或许是我比较入戏。而且属于入戏容易,出戏难那种。
![]() |
(日版改编电影)左起:早苗,瓜生晃彦,勇作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