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布里奇《十字军》第一章节选3《拜占庭》
![]() |
从1096年11月起,十字军主力开始抵达拜占庭首都、古老的通向东方之门户、伟大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随后的六个月中,各路远征部队通过拜占庭进入小亚细亚的伊斯兰前线。考虑到君士坦丁堡位于传统通向圣地的朝圣路线上并且法兰克人东征的公开意图是援助其希腊兄弟,它成为了十字军的天然集结地。
阿莱克修斯的野心
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已经见证了人民十字军的一溃千里,他是否对十字军主力的到来心怀轻蔑与猜疑历来存有争议。他的女儿(也是其传记作者)安娜·科穆宁娜[12](Anna Comnena)记载道,阿莱克修斯对十字军的来临惴惴不安,因为他了解他们爱逞匹夫之勇,性格古怪,反复无常,更遑论其贪得无厌了。在书的别处她描述说十字军“皆为西方蛮夷”,她的记述对博希蒙德尤为尖刻,称他是“老恶棍”、“天生的骗子”。依据她如此负面的言辞,历史学家们常常将1096-1097年希腊人与拉丁人的相遇描绘为充斥着根深蒂固的猜忌与敌意。实际上,安娜·科穆宁娜的记载完成于事件的数十年后,已被其“后知后觉”严重扭曲。诚然,在十字军-拜占庭关系的表面之下,暗流(甚至憎恶)涌动。偶尔还会爆发弄性尚气的冲突。但至少在起初时,这些与双方的精诚合作相比不足挂齿。12
要真正理解十字军通过拜占庭及其以后的这段旅程,必须要还原法兰克人与希腊人之间的种种偏见。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以财富、权势和文化而论,欧洲历史历来由西部支配。但在11世纪,文明的中心位于东部拜占庭帝国——希腊罗马权力与荣耀的传人,亦是已知世界上国祚最长的帝国之继承者。阿莱克修斯可将其皇家继承权追溯至奥古斯都·凯撒和君士坦丁大帝,对法兰克人而言,这为皇帝及其帝国增添了一道近乎神话般威严的光环。
十字军抵达君士坦丁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站在它巨大的城墙前(长4英里,厚达15英尺,高60英尺),他们深信自己眼中的正是基督教欧洲的超级强权。对那些得以进入首都的幸运儿来说,更有大开眼界之感。这座都市拥有约50万人口,相形之下,拉丁欧洲最大城市仅为它的十分之一。到访者或许会对基督教世界最壮观的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感到啧啧称奇,于阿莱克修斯传奇的前辈们巨大的凯旋雕像前流连忘返。君士坦丁堡在圣物收藏方面也堪称无以伦比,包括基督的荆冠(Christ’s crown of thorns)、几绺圣母玛利亚的头发、至少两块施洗者圣约翰的头骨[13]以及实际上全部使徒的圣髑。
大部分十字军十分自然地期盼着为皇帝效力而开启远征,这也算顺理成章。对他来说,阿莱克修斯给予了法兰克军队谨慎的欢迎,指引他们在监视下通过其帝国边境抵达首都。他将十字军视作保卫自己帝国的军事工具。在1095年向乌尔班教皇祈求援助后,如今他面临着一大批拉丁十字军。要不是他们传说中蛮化未开、桀骜不驯,他会认定法兰克人的野性一经驾驭将对帝国大有益处。加以悉心操控后,十字军或许能成为从塞尔柱人手中夺回小亚细亚的制胜武器。希腊人与拉丁人均准备精诚团结,但尽管如此,不和的种子已然萌芽。多数十字军期望皇帝亲自指挥他们的军队,引领他们作为一支伟大联军的一份子直抵耶路撒冷的城门。阿莱克修斯不以为然。对他而言,拜占庭的需要,而非十字军的,才至高无上。他将对拉丁人施以援手,并愉快地从他们获得的成功中获益——尤其是倘若他们能使他消除伊斯兰的威胁,甚至或许光复叙利亚战略重镇安条克。但他绝不愿通过圣地的劳师远征,将自己的王朝置于倾覆边缘,或令其帝国面临外敌进犯。这种目标及期望上的南辕北辙迟早会引发悲剧性的后果。
为皇帝效力
由于决心在法兰克人中树立权威,阿莱克修斯充分利用了十字军各自为政的天性,当他们抵达君士坦丁堡时予以各个击破。他还利用其伟大首都的壮丽华美来对拉丁人施压。1097年1月20日首位到达的王公布永的戈弗雷与他的主要贵族受邀前往华丽的布雷契耐(Blachernae)皇宫谒见阿莱克修斯。据说戈弗雷发现皇帝“按例端坐于宝座之上,看上去充满帝王的威仪,并没有起身亲吻公爵等人以示问候”。在此皇家气派下,阿莱克修斯要求戈弗雷庄重起誓:“未来他征服的领地,无论是城市、乡村或要塞,只要最初属于拜占庭,便需将其转交予皇帝委任的官员。”这意味着于小亚细亚(甚至更远)获得的任何领土都会被交给拜占庭人。公爵随后起誓奉皇帝为宗主,确认了阿莱克修斯对十字军的指挥权,但也获得了要求帝国援助和建议的权利,从而令双方缔结了同盟的纽带。在一场对拜占庭慷慨的展示中,皇帝通过赠送这位法兰克王公大量金银、珍贵的紫色丝绸和价值不菲的马匹,促成了他的屈服。随着协议的达成,阿莱克修斯迅速驱使戈弗雷及其部队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划分欧亚大陆并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狭窄水道)以令这批似乎并不可靠的拉丁军队远离君士坦丁堡。
接下的数月中,几乎所有十字军领袖皆步上了戈弗雷公爵的后尘。1097年4月,塔兰托的博希蒙德似乎与昔日的希腊敌手化化干戈为玉帛,并欣然同意许下盟约。他得到了一整屋财宝的丰厚回报,据安娜·科穆宁娜记载,他为之瞠目而视。三位法兰克贵族试图逃出阿莱克修斯的“罗网”。野心稍逊的贵族——欧特维尔的坦克雷德与布洛涅的鲍德温,均迅速穿越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以避免立誓,但随后也被迫妥协了。唯有图卢兹伯爵雷蒙德执拗地抗拒皇帝的提议,最终仅同意了一份修改后的协定——他承诺不会威胁阿莱克修斯的政权和属地。13
![]() |
对尼西亚(Nicaea)的围攻
1097年2月,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主力开始集结于小亚细亚之滨,接下来的数月中,他们的数量逐步增加至大概75000人,包括约7500名武装骑士以及35000名轻装步兵。他们到达穆斯林“门阶”外的时机可谓千载难逢。数月前,当地塞尔柱突厥苏丹基利吉·阿斯兰(Kilij Arslan)相当轻松地击败了人民十字军。自认为第二波法兰克人同样不足为惧,他启程前往遥远的东部处理一场小规模的领土纠纷。这一失策导致基督徒在整个春季得以不受阻碍地自由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建立滩头堡。
拉丁人的首个穆斯林目标是由其希腊盟友指定的,阿莱克修斯的主要目标是尼西亚,该城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一侧内陆,被基利吉·阿斯兰无耻地宣布为其首都。这座突厥人位于小亚细亚西部的据点威胁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安全,而它顽强地挫败了皇帝收复它的最大努力。现在阿莱克修斯部署了他的新武器:“野蛮”的法兰克人。5月6日他们抵达尼西亚发现了一座宏伟的要塞。一位拉丁目击者形容说:“能工巧匠用如此高耸的城墙围绕城池以至于它无惧敌军或攻城器械的攻击。”高30英尺的城墙周长近3英里,并包含了超过100座塔楼。更令人困扰的是城市西侧倚靠巨大的阿斯卡尼亚湖而建,因此,即便突厥守军(很可能人数不超过数千)在陆上遭到包围,他们仍能接收给养和援军。
围攻伊始,基督徒便险遭逆转。基利吉·阿斯兰如今已意识到首都面临的威胁,于晚春从小亚细亚东部回师救援。5月16日,他试图从城市南面树木繁茂的陡峭山丘对尼西亚外敌军发动一次奇袭。对法兰克人而言幸运的是,他们在营地俘获了一名突厥间谍,严刑逼供后,他交待了塞尔主人的计划。当穆斯林开始突击时,拉丁人已经严阵以待并利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迅速迫使基利吉·阿斯兰撤退。他与大部分部队安然无恙地逃脱了,但其军事威望以及尼西亚守军的士气却一落千丈。十字军希望加重守军的绝望,便斩下了数百具突厥尸体的头颅,扎在矛尖上于城外游行,甚至将部分头颅射入城墙内以“扩散恐慌”。这类野蛮的心理战在中世纪围城中可谓司空见惯,也确非基督徒所专有。接下来的数周里,突厥人顽强地以牙还牙,他们用绳勾拖曳战斗后法兰克人遗留在城墙外的尸体,悬挂在城墙上直至腐烂,以“触怒基督徒”。14
挫败基利吉·阿斯兰的进攻后,十字军同时采用了两种围城手段,用复合式的围攻策略来打破尼西亚的防御。一方面,他们从北、东、南三面严密封锁城市的陆墙,希望能切断尼西亚与外界的联系,逐步通过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孤立无援迫使守军屈服。然而,到目前为止,法兰克人尚无法阻隔西线通过湖泊与外部的联络,因此,他们也积极推行更加咄咄逼人的攻城战术。最初以大量攻城梯夺取城市的尝试失败了,于是努力的焦点便集中在于城墙上打开一道豁口。十字军制造了一批投石机(Mangonel),但其威力有限,难以发射足够大的石弹对坚固城墙造成重大破坏。相反,十字军用轻型的轰炸骚扰守军,以此为掩护,试图在尼西亚城墙下手工开凿地道。
![]() |
![]() |
这是一桩可能致命的工作。为了抵达城墙,部队不得不穿越穆斯林的弹雨,一旦到了那里,他们也将暴露在自头顶倾泻的燃烧的沥青与滚油之下。法兰克人尝试着随身携带一系列“防射击掩体”以抵御上述危险,并多少取得了一些成功。其中一件被自豪地称作“狐狸”的装置,由橡木打造,很快便崩塌了,导致20名十字军遇难。南面的法国人则幸运得多,他们建造了一具更坚固、顶部倾斜的掩体,从而得以进抵城墙并开始围城坑道作业。工兵在南侧城墙下挖掘了地道,在填入树枝并点火前仔细地以木头加固。1097年6月1日,他们引燃了木柴,令整个地道倒塌,上方的城墙也有小部分损毁。对法兰克人而言不幸的是,突厥守军设法连夜修复了受损城墙,令其无法越雷池一步。
至6月中旬,十字军仍未取得显著进展,轮到拜占庭来打破均势了。阿莱克修斯驻扎于北方约一日路程之外处,与围攻保持着慎重小心的距离,同时派出军队和军事顾问援助拉丁人。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泰提修斯(Taticius),他是一位来自帝国王室的老兵,具有一半阿拉伯一半希腊的血统,对皇帝忠心耿耿。 直到6月中旬,阿莱克修斯才对其尼西亚的“投资”做出了明确的贡献。作为对十字军贵族请求的回应,他派出一支希腊战船组成的小型舰队经20英里的陆路运输进入阿斯卡尼亚湖。6月18日拂晓,这支小船队奏响喇叭与战鼓,驶向尼西亚西墙,同时法兰克人也在陆地发动了协同攻击。塞尔柱军队因陷入天罗地网而惊惶失措,据说他们“几乎魂飞魄散,并开始嚎啕大哭。”几小时内他们便乞求停战,泰提修斯与拜占庭人夺取了这座城市。
尼西亚的攻占标志着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希腊-法兰克合作的顶点。最初在普通拉丁人中因未能洗劫而存在些许怨言,但在阿莱克修斯犒赏其同盟大量金钱后,它很快得到了平息。后世的西方编年史家夸大了尼西亚陷落后的紧张程度,但一封由十字军领袖布卢瓦的艾蒂安于同年夏天晚些时候撰写的家书表明,两军友善合作的气氛还在延续。此刻皇帝接见了法兰克贵族们以讨论下一步作战方略。双方对十字军横穿小亚细亚的路线大体达成了共识,安条克被确定为一个目标。阿莱克修斯的计划是尾随远征军,肃清它征服的任何领土,并指示泰提修斯作为其官方代表率领小股拜占庭军队伴随拉丁人左右,期望能借此维持对事态的控制权。
春去夏至,阿莱克修斯一直在为拉丁人提供忠告和情报。安娜·科穆宁娜记载道:“阿莱克修斯提醒他们对征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未雨绸缪,并给予其有益的建议。他们被传授了突厥人在战场上惯用的手段,被指导如何布阵,如何设伏,被告诫在战斗中穷寇莫追。”他也奉劝十字军领导层运用务实的外交手腕以缓和其对伊斯兰世界的咄咄逼人。他们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出使节经海路前往埃及法蒂玛王朝,试图利用穆斯林间政治与宗教上的不和,与之探讨签署和约的可能性。15
当十字军于1097年6月最后一周从尼西亚开拔时,阿莱克修斯回顾此前数月,感到了些许满足。这群法兰克人被引导通过其帝国而并未横生枝节,还给了塞尔柱苏丹基利吉·阿斯兰沉重一击。尽管偶有龃龉,但在皇帝近在咫尺的督阵下,拉丁人证明自己能够合作而恭顺。问题是,十字军现已向圣地开拔并远离了拜占庭的权力中心,这一切还能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