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刘郎今又来
唐顺宗永贞年间。
新用世朝臣王叔文、王伾等发起一场政治革新,企图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朝廷积弊。时任屯田员外郎的刘禹锡和挚友柳宗元等积极参与其事,彼时群贤毕至,人情大悦,可说是上苍留给大唐帝国的最后一次机会(后来虽有会昌中兴和宣宗之治,但宦官专权,党争不断,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直至黄巢举义,僖宗出逃,唐已无力真正实现复兴),然而却遭到阉党权贵的强烈抵制,患重病的顺宗被迫禅位于太子即后来的宪宗(即永贞内禅),政局剧变,保守派复辟,王伾贬死,王叔文被杀,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贬为边远州郡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革新凡146天,与晚清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颇似。遥想六君子被身送东市,戊戌之后,体制内改革的尝试宣告失败,大清国的寿终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十年后的元和十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应召返回长安,此时的京城正当花开时节,著名道观玄都观桃花怒放,赏花士女络绎不绝,刘禹锡加入赏花人流,乘兴作七绝一首: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中以新栽桃树暗喻朝中新贵,语带嘲讽。权相武元衡本打算把刘留在朝廷,却被此诗激怒,遂让其出为播州刺史。御史中丞裴度与刘禹锡相知,以刘母年迈为由为其求情,于是改为旅程稍易的连州为刺史。
刘禹锡在连州任职五年,后移夔州、和州,于文宗大和二年召回朝廷授礼部主客郎中。这时距上次被召和武氏遇刺身亡已有14年之久,当年刘郎已是皤然一叟。57岁的刘禹锡故地重游,作名作重游玄都观绝句并题一小序曰:
余贞元二十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好一个前度刘郎今又来!夜读至此不觉而朗声一笑,拍案叫绝,大有畅快淋漓之感。
细细体会,不难感到它不象粉骨碎身浑不怕那般慷慨激昂,窅然而举重若轻,让人回味无穷。
翻开诗人的履历,这一惊亦不小:
刘禹锡一生历中晚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朝,在唐代贬谪文化中九死而未悔,浴火而重生,可谓诗坛常青树,政坛不倒翁。
此题桃事件,彰显的是诗人虽眇然一身而百折不挠的个性与天资不凡的勇气,尤以「以俟后游」四字自信爆棚:
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固一世之贵也,如今安在哉?
此事件后梦得又活了十四年。
武氏的儿子恐怕都死掉了,诗人还活着。
从文宗开成元年始,刘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武宗会昌元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晚年的刘郎生活闲适,与白居易、裴度、韦庄等好友交游唱和,颇得其乐,留下了刘白唱和集等对吟唱和的佳作,后卒于洛阳,享寿七十一岁。
新用世朝臣王叔文、王伾等发起一场政治革新,企图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朝廷积弊。时任屯田员外郎的刘禹锡和挚友柳宗元等积极参与其事,彼时群贤毕至,人情大悦,可说是上苍留给大唐帝国的最后一次机会(后来虽有会昌中兴和宣宗之治,但宦官专权,党争不断,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直至黄巢举义,僖宗出逃,唐已无力真正实现复兴),然而却遭到阉党权贵的强烈抵制,患重病的顺宗被迫禅位于太子即后来的宪宗(即永贞内禅),政局剧变,保守派复辟,王伾贬死,王叔文被杀,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贬为边远州郡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革新凡146天,与晚清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颇似。遥想六君子被身送东市,戊戌之后,体制内改革的尝试宣告失败,大清国的寿终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十年后的元和十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应召返回长安,此时的京城正当花开时节,著名道观玄都观桃花怒放,赏花士女络绎不绝,刘禹锡加入赏花人流,乘兴作七绝一首: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中以新栽桃树暗喻朝中新贵,语带嘲讽。权相武元衡本打算把刘留在朝廷,却被此诗激怒,遂让其出为播州刺史。御史中丞裴度与刘禹锡相知,以刘母年迈为由为其求情,于是改为旅程稍易的连州为刺史。
刘禹锡在连州任职五年,后移夔州、和州,于文宗大和二年召回朝廷授礼部主客郎中。这时距上次被召和武氏遇刺身亡已有14年之久,当年刘郎已是皤然一叟。57岁的刘禹锡故地重游,作名作重游玄都观绝句并题一小序曰:
余贞元二十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好一个前度刘郎今又来!夜读至此不觉而朗声一笑,拍案叫绝,大有畅快淋漓之感。
细细体会,不难感到它不象粉骨碎身浑不怕那般慷慨激昂,窅然而举重若轻,让人回味无穷。
翻开诗人的履历,这一惊亦不小:
刘禹锡一生历中晚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朝,在唐代贬谪文化中九死而未悔,浴火而重生,可谓诗坛常青树,政坛不倒翁。
此题桃事件,彰显的是诗人虽眇然一身而百折不挠的个性与天资不凡的勇气,尤以「以俟后游」四字自信爆棚:
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固一世之贵也,如今安在哉?
此事件后梦得又活了十四年。
武氏的儿子恐怕都死掉了,诗人还活着。
从文宗开成元年始,刘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武宗会昌元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晚年的刘郎生活闲适,与白居易、裴度、韦庄等好友交游唱和,颇得其乐,留下了刘白唱和集等对吟唱和的佳作,后卒于洛阳,享寿七十一岁。
-
苦艾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2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