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三毛文集
读她的书让我的心慢慢沉静,不再无节制地追求物质的东西。她的文字很温暖,浸透了人间的爱,让我懂得很多东西。“温柔的夜”、“相逢何必曾相识”,她对每个遇到的、甚至是陌生人都那么友爱,怀着赤子之心热心帮助,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温暖的故事,那么多朋友。读她的文字让我有很多心灵上的收获。高中时非常喜欢她和她四处流浪的浪漫精神。所以这次才有决心重读她的全部作品。
整个长长的文集终于看完了,包括一些别人对她的文章和性格的评论文章。当最后读到她和王洛宾那段时,我终于放下了对她的迷恋。她其实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人,沉浸在自己多愁善感的世界里,但又那么留恋红尘。历尽人间沧桑,她本来可以选择避世于台南那个制陶人家,或南美那个她认为的前世心湖边,但她留恋红尘,以舍不下爸妈为由放弃了疗愈心灵以获得内心平静的两个绝好的机会。
遇见大器晚成的王洛宾却嫌弃人家在意那些她早已得到又深以为恶的“功与名”,她自己功成名就以写字为生,为什么容忍不了别人用几十年心血换来应得的名誉?好可笑!最可笑的是,口口声声说不是为了爸妈早就自我了断的她最后还是撇下爸妈突然自杀了,连遗书都没有。
所以说她只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罢了。那些热情豪爽风情万种不是她装出来的,而只是她双重人格中的一种。最终,她还是被另一种人格了断。
她是1991年就去世了。用21世纪人的眼光来看她这种性格,是最不符合丛林法则的。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她爸把人分三种,等死型、怕死型、作死型,而她就是作死型。
整个长长的文集终于看完了,包括一些别人对她的文章和性格的评论文章。当最后读到她和王洛宾那段时,我终于放下了对她的迷恋。她其实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人,沉浸在自己多愁善感的世界里,但又那么留恋红尘。历尽人间沧桑,她本来可以选择避世于台南那个制陶人家,或南美那个她认为的前世心湖边,但她留恋红尘,以舍不下爸妈为由放弃了疗愈心灵以获得内心平静的两个绝好的机会。
遇见大器晚成的王洛宾却嫌弃人家在意那些她早已得到又深以为恶的“功与名”,她自己功成名就以写字为生,为什么容忍不了别人用几十年心血换来应得的名誉?好可笑!最可笑的是,口口声声说不是为了爸妈早就自我了断的她最后还是撇下爸妈突然自杀了,连遗书都没有。
所以说她只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罢了。那些热情豪爽风情万种不是她装出来的,而只是她双重人格中的一种。最终,她还是被另一种人格了断。
她是1991年就去世了。用21世纪人的眼光来看她这种性格,是最不符合丛林法则的。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她爸把人分三种,等死型、怕死型、作死型,而她就是作死型。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