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爱“大地”
查看原文
不止一次有童鞋对我说听马勒的《大地之歌》听不出感觉。正巧这两天我在听这曲子,对着原诗欣赏,对它的爱意又大大加深了一步。目前可以说,《大地之歌》是我最爱的马勒交响曲之一。在此,我愿写一点自己的听感,惟愿同我一样曾经对《大地之歌》不感冒的童鞋们能有所收益。
在我看来,初听者要想爱上《大地之歌》,完全可以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这也是我接近马勒音乐的方法),由易到难,分阶段来听。本着“第一耳好听”的标准,推荐先听3、4、5乐章,他们比较短小,旋律活跃且好听;之后听第1、6乐章,最后听第2乐章。下面,我仍按乐曲的乐章顺序简单说一下我听此曲时的感想。
第一乐章 愁世的饮酒歌
开篇即气宇不凡,正有着唐人宏伟的风骨与气魄——虽是悲歌,却也悲得如此壮阔与豪气!听这段,我联想到的是李白《将进酒》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两句。这段音乐其实挺抓人的,即使不读李白的原诗,也不会太过妨碍我们对音乐的欣赏。
此乐章对应的李白原诗为《悲歌行》: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
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第二乐章 寒秋孤影
对于初听者,这段音乐过于冷淡,从音响上说并“不好听”,需要听者投入无条件的耐心,所以可以暂且跳过不听。
此乐章对应钱起《效古秋夜长》: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
拭泪相思寒漏长。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
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闻落叶,
应怜寒女独无衣。
第三乐章 咏青春
春日来临,三五名士骚客相邀,把酒换盏,划拳言欢,吟歌作赋,何其潇洒,又何其逍遥!
此乐章对应李白《宴陶家亭子》: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第四乐章 咏美人
轻柔的木管和弦乐,绘出了一幅美女采莲的图景。听,那女中音唱得多么淡定和轻盈。乐曲中段的喧嚣,自然就是那诗中策马奔腾、呼啸而过的翩翩少年喽。听这音乐,我联想到的诗句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乐章对应的原诗为李白《采莲曲》: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第五乐章 春日醉客
这段音乐可以看成第三乐章(春日宴饮)的延续。其中丝丝弦乐的逸动,是春日里轻拂面颊的缕缕温煦和风,也是春天里生命的律动。
此乐章对应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第六乐章 告别
这是全曲篇幅最长的一段。听这段音乐,只需抓住两条线:一是双簧管曲折婉啭的倾吐,二是女声无比挚诚的吟唱。待你一路听到末段之时,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女声和乐队的音响倏然间变得澄明起来,那舒展悠长的美正好对应王维原诗中那两句“归卧南山陲”、“白云无尽时”。
此乐章对应的两首唐诗如下: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我的听感简述如上,怎么样,不知列位看客观后是否有兴趣重新品尝一下这鲜美的“大地”了呢?
P.s.《大地之歌》的悲剧张力应该来自这样一种反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重现。而我,却将无可挽回的向这世界道别了。
不止一次有童鞋对我说听马勒的《大地之歌》听不出感觉。正巧这两天我在听这曲子,对着原诗欣赏,对它的爱意又大大加深了一步。目前可以说,《大地之歌》是我最爱的马勒交响曲之一。在此,我愿写一点自己的听感,惟愿同我一样曾经对《大地之歌》不感冒的童鞋们能有所收益。
在我看来,初听者要想爱上《大地之歌》,完全可以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这也是我接近马勒音乐的方法),由易到难,分阶段来听。本着“第一耳好听”的标准,推荐先听3、4、5乐章,他们比较短小,旋律活跃且好听;之后听第1、6乐章,最后听第2乐章。下面,我仍按乐曲的乐章顺序简单说一下我听此曲时的感想。
第一乐章 愁世的饮酒歌
开篇即气宇不凡,正有着唐人宏伟的风骨与气魄——虽是悲歌,却也悲得如此壮阔与豪气!听这段,我联想到的是李白《将进酒》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两句。这段音乐其实挺抓人的,即使不读李白的原诗,也不会太过妨碍我们对音乐的欣赏。
此乐章对应的李白原诗为《悲歌行》: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
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第二乐章 寒秋孤影
对于初听者,这段音乐过于冷淡,从音响上说并“不好听”,需要听者投入无条件的耐心,所以可以暂且跳过不听。
此乐章对应钱起《效古秋夜长》: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
拭泪相思寒漏长。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
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闻落叶,
应怜寒女独无衣。
第三乐章 咏青春
春日来临,三五名士骚客相邀,把酒换盏,划拳言欢,吟歌作赋,何其潇洒,又何其逍遥!
此乐章对应李白《宴陶家亭子》: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第四乐章 咏美人
轻柔的木管和弦乐,绘出了一幅美女采莲的图景。听,那女中音唱得多么淡定和轻盈。乐曲中段的喧嚣,自然就是那诗中策马奔腾、呼啸而过的翩翩少年喽。听这音乐,我联想到的诗句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乐章对应的原诗为李白《采莲曲》: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第五乐章 春日醉客
这段音乐可以看成第三乐章(春日宴饮)的延续。其中丝丝弦乐的逸动,是春日里轻拂面颊的缕缕温煦和风,也是春天里生命的律动。
此乐章对应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第六乐章 告别
这是全曲篇幅最长的一段。听这段音乐,只需抓住两条线:一是双簧管曲折婉啭的倾吐,二是女声无比挚诚的吟唱。待你一路听到末段之时,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女声和乐队的音响倏然间变得澄明起来,那舒展悠长的美正好对应王维原诗中那两句“归卧南山陲”、“白云无尽时”。
此乐章对应的两首唐诗如下: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我的听感简述如上,怎么样,不知列位看客观后是否有兴趣重新品尝一下这鲜美的“大地”了呢?
P.s.《大地之歌》的悲剧张力应该来自这样一种反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重现。而我,却将无可挽回的向这世界道别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