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素食的诱惑三
豆瓣介绍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53313/
【这种性格(圆滑)可以确保你在这个呆板的组织里立有一席之地,但是对于想要堂堂正正走好自己人生之路的人,想要摆脱束缚与被束缚这种机制的自由人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为什么要被他人的眼光所左右,而不敢找寻自己的人生呢?然后还要埋怨别人、抱怨上司、抱怨公司、抱怨国家。为什么不愿意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呢?】
我大概是最近才发现,我是一个表面温和,其实内心有很多想法(常常是很多反对意见)的人。翻看我高中时的日记,那时我总是把所有的意见都写在纸上,而不是选择自己说出口,或者跟人争辩。现在看起来,那时候的我真懦弱,可是这或许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还好现在的我会比过去更加敢作敢当一些了。
【从“怎样生活”这样的大问题,到“吃什么”这样的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我们都在按照别人事先设定好的轨道行走。我们会为那些电影、小说里反抗命运的主人公拍手喝彩,却从没想过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然后还相信自己是在按照理性科学的思考方式生活。
可能有些人并不喜欢这样的说法,那为什么还不改变呢?思考自己的人生,开辟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会有多难呢?当然,我们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不能一意孤行。但是如果连吃饭这种小事都不能随心所欲,甚至无法容忍别人随心所欲,还怎么能称作自律呢?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所以不要想着去干涉对方。选择素食也是个人的自由,你不应该也不能剥夺任何人的自由。我认为如果人生连这点儿自由都没有,那么即使鱼死网破也要做出改变。】
看Jee的博客,看到一段话(我不记得有没有翻译出来),大意是,总在看电视里别人的生活,就没办法创造自己的生活了。这可能就是我总没办法仅仅把电视剧当电视剧看的原因,我不希望自己只是呆呆地看着别人的生活,我希望我花时间去看的东西,能够对自己有帮助,让自己有所收获。我现在看书比以前更慢了,因为每次看完一本书,我的生活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之前看rework的途中,我根据书上的建议,开始拍视频和每天唱一首韩语歌的新社刊,再之前看金钱教会我,我在社刊最后添上了我的微博和微信账号,希望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我们常说,说比做容易,但是如果能够在看到别人的文字之后有所行动,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生活,那算不算白说和白看吧。
其实吃饭真的不是小事呢。学妹X说知道我吃素以后,她也开始尝试吃素,隔了几天,她说吃素真的很不容易。包括我自己,也因为吃素的事情,和亲戚起过纠纷,还常常被母亲念叨和担心。不过说起来也只是小事,至少没有像小说《素食主义者》里面那样酿成悲剧。说到底,我是蛮认同作者“鱼死网破”的说法的,自己坚持的东西,同时也是合情合理的东西,就得坚持下去,哪怕过程有些艰难。
【我刚开始改用橄榄油的时候觉得味道很奇怪,但是习惯后就喜欢上了那个味道。素食午餐肉和素食炸鸡一样,刚开始会因为不同的质感和味道而感觉有些奇怪,但是习惯了就会渐渐喜欢上这个味道。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样的食物比想象中好吃。】
我刚开始用亚麻籽油的时候,觉得味道很奇怪,所以就会和芝麻油混着吃,慢慢就习惯了。现在只用亚麻籽油也不会觉得奇怪,反而觉得它的清香味儿很好闻。
【如果是为了肉的嚼劲儿才吃肉,那为什么要用调味料呢?为什么还要烤熟、煮熟,而不是像水果、黄瓜、胡萝卜等蔬菜那样生吃呢?(如果生吃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人的胃液不能消灭生肉中的细菌。)我想没有人会愿意吃被车撞死的动物尸首,即使有这种人,也很难将其纳入正常范围之内吧。也不会有人愿意用牙齿撕下那血淋淋的生肉。但是肉食和杂食动物就会对这些东西流口水。】
上次说到吃笋干的事情就是这个道理,其实那种香味只是因为香料的存在,后来我妈煮了鸭爪,我盛饭的时候,放鸭爪的锅在我旁边,我根本就受不了它本身的腥味,就把盖子盖起来了。
【我们想吃肉的时候实际上是因为想念那种特殊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不一定只有肉才能做出来。】
现在已经没有很想吃肉的时候了。
【芝麻和野芝麻、杏仁、葵花籽、牛油果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坚果类只要稍微进行翻炒,放些盐,就可以当作零食吃了(可能是因为蛋白质过多,所以吃多了会经常排气)。这些东西可以代替肉来解除你的嘴馋。】
之前读《素食圣经》,上面说,排气多和吃下的淀粉多有关,当然跟进食过快、吸收了太多空气也有关。
【这些漫画既没有改变我,也没有让我看上去有所改变。当然我可能因为《灌篮高手》的影响而苦练传球,收获了芝麻绿豆大点儿的进步,但那也只是附加效果。无论是漫画家写这个故事,还是读者看这个故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快乐。也许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商品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生的,不过在过于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商品被赋予了太多的因素,导致我们无从判断商品是否具有这种价值。】
我记得豆瓣上有人说看了我的韩语日常视频,虽然听不懂,但觉得挺欢乐。我想这应该也算是我录视频的意义吧。反正我学韩语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只是图个开心而已,那么分享我的韩语学习生活,也是一样的道理。
【SBS纪录片《生命的选择》第二部《为了下一千年而作的约定》,影片中有一位博士说:“我们食用动物时所动物所受到的痛苦会传递到我们身上。例如鸡蛋,如果母鸡在一种极为痛苦的环境下生下了鸡蛋,鸡蛋中叫作可的松的激素就会增加,而人吃了这种鸡蛋就会因为鸡蛋里面的激素而发胖。”】
几年前,在杂志上看到某国际善待动物组织理事的专访,记得他说,善待动物其实也是保护人类,因为动物在痛苦地死去的时候,身体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会被人类吃下去,影响人们的健康。或许那时候看的这篇文章,也在冥冥之中暗示着,日后的我,会变成素食者。
【为什么你无法亲手杀死动物呢?你可能是因为害怕,因为有罪恶感。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你本能地认为那是杀死了不该杀死的生命。难道因为在吃肉的那一瞬间忘记了这种罪恶感,我们的灵魂也就随之忘记了吗?其实这种感情会换一种方式来压抑我们的灵魂,这种方式就是羞耻心,卡夫卡所说的羞耻心。有一天,卡夫卡在柏林水族馆,盯着那些鱼喃喃道:“我终于可以直视你们了,因为我已经不再食用你们。”从那时开始,他成为了彻底的素食者。
素食可以让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刚开始素食时,人们会对你表示怀疑,但是如果你坚持几年,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对你另眼相看,即便是你自己认为素食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么难。】
我记得今年初过节的时候,家人买了条鱼准备祭拜祖先,我当时蹲在养育的盆旁边,跟鱼眼对视了很久,大概也是因为我不会再吃它了,所以才能很平和地看着它吧。可是我也觉得很抱歉,因为我的家人要吃它。我也很无奈,我无法对抗强大的风俗。就像六月份在首尔看音乐剧,坐在我旁边的武汉姐姐听说我是素食者,她就说,怎么可能,农村要杀鸡杀鸭。没错,我生活在这样的农村,但是我不吃鸡鸭鱼肉,也不吃蛋奶蜂蜜。我有时觉得很难过,我只能做到自己不吃这些东西,却没办法改变我身边的人,让他们也不吃。但事情总有很多个方面,关注积极的方面就够了。吃素没那么简单,但也没那么难,只要常想想,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吃就行了。
我很确信,十年以后我还会在默默地翻译K.will的广播,素食应该也能至少坚持十年吧。期待十年后依然是素食者的我。
【可能你会觉得,就我一个人改变,能改变什么?如果有一个人在思想上发生了改变,他的身体就会发生改变,而周围人就会从中受到影响。变化就会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下去,直到有一天,工厂化畜牧业这一最丑恶的人类发明消失。】
多吃素一天,多看一些和素食有关的书、视频,多写一些读后感、观后感,多见一些非素食的朋友,多尝试一些素食餐厅,多分享一些素食的心得……几个月前,我看过一个汉语言专业的研究生去韩国做汉语教学志愿者一年后写的经验分享文,她在最后写道,其实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给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他们觉得“中文很美,中国很好”,至于他们能学会多少记住多少中文,并不重要。
【素食对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帮助,可能是因为素食的节制。素食之后就要改变你原有的饮食观念。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自制力。改变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是一种需要自我控制、自我反思的事情。像其他的习惯一样,刚开始会觉得麻烦,但是习惯了就不会有什么感觉。这就是节制变成了习惯,这也是素食者中肥胖者少的原因(当然也是因为这种饮食习惯本身有助于调节体重)。
转为素食的过程中,这种习惯就会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你主宰自己的人生。连一个小小的习惯都改变不了,你又怎么能控制人生这样庞大而神秘的力量呢?当然不是说你一旦素食就可以把握和控制一切,但是你会离成为你人生主人的目标更进一步,离思想要同生命一致的圣贤之说更近一步。】
上次去亲戚的小孩满月酒,虽然酒席上全素的菜不多,可我却吃撑了。哪怕只有少量的几个能吃的菜,我也很珍惜。我说,吃素之后我变得很知足。因为吃素,选择范围也变小了。选择变少,不是坏事,我们原本就生活在选择过多的世界里,包括我现在的生活,也总是在长长的to do list里徘徊着。我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所以总是喜欢制定周密的计划,出去旅游,也会把时间掐得很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随和一些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剥夺生命(即使什么都不吃,我们也会杀死无数的微生物)。但是我们可以努力降低这种伤害,尽可能为了对方而放下自己的欲望,如果这就是爱,那么素食一定是爱护生命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培养我们如何去爱的最好方法。】
今天吃生菜的时候,看到菜叶上有很多虫斑,我知道我又吃了好多小生命下去。不好意思啊。
【可能我们所说的发展就像字面意义那样,只是产生了更多的电。说得再直白一点儿,这些所谓的发展只是用来满足我们自己的虚荣心。】
这段话我是看到第二遍的时候才明白的。韩语中的发展(발전【發展】)和发电(발전【發電】)是同一个词,所以作者会说他们所谓的发展只是发电而已。说来也巧,我好像在吃素之后,变得比较爱省电(虽然以前也省)。现在能不开空调就不开空调,能用pad就不用笔记本电脑。也许我的生活正在渐渐远离所谓的现代文明,但同时也在越来越接近我的内心。(想要减少伤害,减少消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克·辛格表示:动物是最柔软的被剥削者,因此保护动物的权利是拥护社会正义的行为中最纯粹的形态。他认为虐待动物就是典型的“力量就是正义”的体现,我们不能够仅仅因为有这样的能力,就用动物最基本、最重要的利益来换取人类短暂的利益。当然,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动物所受的痛苦就没有任何意义。想一想,你难道是因为对有关鸡的科学资料有了充分的认识,认为鸡所承受的痛苦不会造成任何问题,才会选择吃鸡肉的吗?还是只为了满足你自己的口腹之欲才选择吃鸡肉的呢?】
-----------------------------------------------------------
微信:Sunny_Hhan
关于极简、素食、韩语等感兴趣的友邻都可以加我
当然我不是24小时在线
但一般24小时内会回复的
【这种性格(圆滑)可以确保你在这个呆板的组织里立有一席之地,但是对于想要堂堂正正走好自己人生之路的人,想要摆脱束缚与被束缚这种机制的自由人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为什么要被他人的眼光所左右,而不敢找寻自己的人生呢?然后还要埋怨别人、抱怨上司、抱怨公司、抱怨国家。为什么不愿意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呢?】
我大概是最近才发现,我是一个表面温和,其实内心有很多想法(常常是很多反对意见)的人。翻看我高中时的日记,那时我总是把所有的意见都写在纸上,而不是选择自己说出口,或者跟人争辩。现在看起来,那时候的我真懦弱,可是这或许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还好现在的我会比过去更加敢作敢当一些了。
【从“怎样生活”这样的大问题,到“吃什么”这样的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我们都在按照别人事先设定好的轨道行走。我们会为那些电影、小说里反抗命运的主人公拍手喝彩,却从没想过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然后还相信自己是在按照理性科学的思考方式生活。
可能有些人并不喜欢这样的说法,那为什么还不改变呢?思考自己的人生,开辟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会有多难呢?当然,我们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不能一意孤行。但是如果连吃饭这种小事都不能随心所欲,甚至无法容忍别人随心所欲,还怎么能称作自律呢?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所以不要想着去干涉对方。选择素食也是个人的自由,你不应该也不能剥夺任何人的自由。我认为如果人生连这点儿自由都没有,那么即使鱼死网破也要做出改变。】
看Jee的博客,看到一段话(我不记得有没有翻译出来),大意是,总在看电视里别人的生活,就没办法创造自己的生活了。这可能就是我总没办法仅仅把电视剧当电视剧看的原因,我不希望自己只是呆呆地看着别人的生活,我希望我花时间去看的东西,能够对自己有帮助,让自己有所收获。我现在看书比以前更慢了,因为每次看完一本书,我的生活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之前看rework的途中,我根据书上的建议,开始拍视频和每天唱一首韩语歌的新社刊,再之前看金钱教会我,我在社刊最后添上了我的微博和微信账号,希望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我们常说,说比做容易,但是如果能够在看到别人的文字之后有所行动,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生活,那算不算白说和白看吧。
其实吃饭真的不是小事呢。学妹X说知道我吃素以后,她也开始尝试吃素,隔了几天,她说吃素真的很不容易。包括我自己,也因为吃素的事情,和亲戚起过纠纷,还常常被母亲念叨和担心。不过说起来也只是小事,至少没有像小说《素食主义者》里面那样酿成悲剧。说到底,我是蛮认同作者“鱼死网破”的说法的,自己坚持的东西,同时也是合情合理的东西,就得坚持下去,哪怕过程有些艰难。
【我刚开始改用橄榄油的时候觉得味道很奇怪,但是习惯后就喜欢上了那个味道。素食午餐肉和素食炸鸡一样,刚开始会因为不同的质感和味道而感觉有些奇怪,但是习惯了就会渐渐喜欢上这个味道。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样的食物比想象中好吃。】
我刚开始用亚麻籽油的时候,觉得味道很奇怪,所以就会和芝麻油混着吃,慢慢就习惯了。现在只用亚麻籽油也不会觉得奇怪,反而觉得它的清香味儿很好闻。
【如果是为了肉的嚼劲儿才吃肉,那为什么要用调味料呢?为什么还要烤熟、煮熟,而不是像水果、黄瓜、胡萝卜等蔬菜那样生吃呢?(如果生吃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人的胃液不能消灭生肉中的细菌。)我想没有人会愿意吃被车撞死的动物尸首,即使有这种人,也很难将其纳入正常范围之内吧。也不会有人愿意用牙齿撕下那血淋淋的生肉。但是肉食和杂食动物就会对这些东西流口水。】
上次说到吃笋干的事情就是这个道理,其实那种香味只是因为香料的存在,后来我妈煮了鸭爪,我盛饭的时候,放鸭爪的锅在我旁边,我根本就受不了它本身的腥味,就把盖子盖起来了。
【我们想吃肉的时候实际上是因为想念那种特殊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不一定只有肉才能做出来。】
现在已经没有很想吃肉的时候了。
【芝麻和野芝麻、杏仁、葵花籽、牛油果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坚果类只要稍微进行翻炒,放些盐,就可以当作零食吃了(可能是因为蛋白质过多,所以吃多了会经常排气)。这些东西可以代替肉来解除你的嘴馋。】
之前读《素食圣经》,上面说,排气多和吃下的淀粉多有关,当然跟进食过快、吸收了太多空气也有关。
【这些漫画既没有改变我,也没有让我看上去有所改变。当然我可能因为《灌篮高手》的影响而苦练传球,收获了芝麻绿豆大点儿的进步,但那也只是附加效果。无论是漫画家写这个故事,还是读者看这个故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快乐。也许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商品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生的,不过在过于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商品被赋予了太多的因素,导致我们无从判断商品是否具有这种价值。】
我记得豆瓣上有人说看了我的韩语日常视频,虽然听不懂,但觉得挺欢乐。我想这应该也算是我录视频的意义吧。反正我学韩语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只是图个开心而已,那么分享我的韩语学习生活,也是一样的道理。
【SBS纪录片《生命的选择》第二部《为了下一千年而作的约定》,影片中有一位博士说:“我们食用动物时所动物所受到的痛苦会传递到我们身上。例如鸡蛋,如果母鸡在一种极为痛苦的环境下生下了鸡蛋,鸡蛋中叫作可的松的激素就会增加,而人吃了这种鸡蛋就会因为鸡蛋里面的激素而发胖。”】
几年前,在杂志上看到某国际善待动物组织理事的专访,记得他说,善待动物其实也是保护人类,因为动物在痛苦地死去的时候,身体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会被人类吃下去,影响人们的健康。或许那时候看的这篇文章,也在冥冥之中暗示着,日后的我,会变成素食者。
【为什么你无法亲手杀死动物呢?你可能是因为害怕,因为有罪恶感。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你本能地认为那是杀死了不该杀死的生命。难道因为在吃肉的那一瞬间忘记了这种罪恶感,我们的灵魂也就随之忘记了吗?其实这种感情会换一种方式来压抑我们的灵魂,这种方式就是羞耻心,卡夫卡所说的羞耻心。有一天,卡夫卡在柏林水族馆,盯着那些鱼喃喃道:“我终于可以直视你们了,因为我已经不再食用你们。”从那时开始,他成为了彻底的素食者。
素食可以让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刚开始素食时,人们会对你表示怀疑,但是如果你坚持几年,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对你另眼相看,即便是你自己认为素食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么难。】
我记得今年初过节的时候,家人买了条鱼准备祭拜祖先,我当时蹲在养育的盆旁边,跟鱼眼对视了很久,大概也是因为我不会再吃它了,所以才能很平和地看着它吧。可是我也觉得很抱歉,因为我的家人要吃它。我也很无奈,我无法对抗强大的风俗。就像六月份在首尔看音乐剧,坐在我旁边的武汉姐姐听说我是素食者,她就说,怎么可能,农村要杀鸡杀鸭。没错,我生活在这样的农村,但是我不吃鸡鸭鱼肉,也不吃蛋奶蜂蜜。我有时觉得很难过,我只能做到自己不吃这些东西,却没办法改变我身边的人,让他们也不吃。但事情总有很多个方面,关注积极的方面就够了。吃素没那么简单,但也没那么难,只要常想想,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吃就行了。
我很确信,十年以后我还会在默默地翻译K.will的广播,素食应该也能至少坚持十年吧。期待十年后依然是素食者的我。
【可能你会觉得,就我一个人改变,能改变什么?如果有一个人在思想上发生了改变,他的身体就会发生改变,而周围人就会从中受到影响。变化就会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下去,直到有一天,工厂化畜牧业这一最丑恶的人类发明消失。】
多吃素一天,多看一些和素食有关的书、视频,多写一些读后感、观后感,多见一些非素食的朋友,多尝试一些素食餐厅,多分享一些素食的心得……几个月前,我看过一个汉语言专业的研究生去韩国做汉语教学志愿者一年后写的经验分享文,她在最后写道,其实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给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他们觉得“中文很美,中国很好”,至于他们能学会多少记住多少中文,并不重要。
【素食对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帮助,可能是因为素食的节制。素食之后就要改变你原有的饮食观念。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自制力。改变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是一种需要自我控制、自我反思的事情。像其他的习惯一样,刚开始会觉得麻烦,但是习惯了就不会有什么感觉。这就是节制变成了习惯,这也是素食者中肥胖者少的原因(当然也是因为这种饮食习惯本身有助于调节体重)。
转为素食的过程中,这种习惯就会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你主宰自己的人生。连一个小小的习惯都改变不了,你又怎么能控制人生这样庞大而神秘的力量呢?当然不是说你一旦素食就可以把握和控制一切,但是你会离成为你人生主人的目标更进一步,离思想要同生命一致的圣贤之说更近一步。】
上次去亲戚的小孩满月酒,虽然酒席上全素的菜不多,可我却吃撑了。哪怕只有少量的几个能吃的菜,我也很珍惜。我说,吃素之后我变得很知足。因为吃素,选择范围也变小了。选择变少,不是坏事,我们原本就生活在选择过多的世界里,包括我现在的生活,也总是在长长的to do list里徘徊着。我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所以总是喜欢制定周密的计划,出去旅游,也会把时间掐得很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随和一些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剥夺生命(即使什么都不吃,我们也会杀死无数的微生物)。但是我们可以努力降低这种伤害,尽可能为了对方而放下自己的欲望,如果这就是爱,那么素食一定是爱护生命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培养我们如何去爱的最好方法。】
今天吃生菜的时候,看到菜叶上有很多虫斑,我知道我又吃了好多小生命下去。不好意思啊。
【可能我们所说的发展就像字面意义那样,只是产生了更多的电。说得再直白一点儿,这些所谓的发展只是用来满足我们自己的虚荣心。】
这段话我是看到第二遍的时候才明白的。韩语中的发展(발전【發展】)和发电(발전【發電】)是同一个词,所以作者会说他们所谓的发展只是发电而已。说来也巧,我好像在吃素之后,变得比较爱省电(虽然以前也省)。现在能不开空调就不开空调,能用pad就不用笔记本电脑。也许我的生活正在渐渐远离所谓的现代文明,但同时也在越来越接近我的内心。(想要减少伤害,减少消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克·辛格表示:动物是最柔软的被剥削者,因此保护动物的权利是拥护社会正义的行为中最纯粹的形态。他认为虐待动物就是典型的“力量就是正义”的体现,我们不能够仅仅因为有这样的能力,就用动物最基本、最重要的利益来换取人类短暂的利益。当然,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动物所受的痛苦就没有任何意义。想一想,你难道是因为对有关鸡的科学资料有了充分的认识,认为鸡所承受的痛苦不会造成任何问题,才会选择吃鸡肉的吗?还是只为了满足你自己的口腹之欲才选择吃鸡肉的呢?】
-----------------------------------------------------------
微信:Sunny_Hhan
关于极简、素食、韩语等感兴趣的友邻都可以加我
当然我不是24小时在线
但一般24小时内会回复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