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马扎罗之味(八字没撇的文章
乞力马扎罗之味
出发第四日,行走在四千米的荒原之上,裸露的山风吹在湿透的后背上,我止不住地打了一串喷嚏,走在前面的向导Godlisten掉头冲我璀璨一笑:“你知道吗,当你打喷嚏的时候说明有人在想念你,也许是你的妈妈。” 没想到这自欺欺人的“愿言则嚏”倒是传遍亚非大陆,但当他提到妈妈,便想到妈妈做的一桌子红烧河虾,油炸藕夹……再想到今晚又要重复下咽一堆稀稀黄黄的食物,脚步更又沉重了许多。
其实厨师的食物也并非一直让我如此犯愁。乞力马扎罗是我第一次长途爬山,当然也是第一次体验喜马拉雅式攀登。当结束第一天三个小时平缓爬坡的行程到营地的时候,发现帐篷已经被搭好,掀开一看防潮垫睡袋都准备妥当,然后我的“waiter”就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爆米花送到我的面前,加上削好的牛油果,这些还只是开胃,随后他会铺一张野餐布,放上各式调料从咖啡粉到雀巢到奶粉应有尽有,然后开始上前菜,主食,小食,甜品水果。一直以来到营地苦逼泡面的我哪里享受过这个,我嘬着爆米花觉得开心得简直飞跃了非洲之巅。但日复一日,我发现主食颠来倒去都是加了黄油的螺丝面,加了黄油的汤,加了黄油的粥,食物之油腻绝对让人怀疑这里黄油是路边树上结的果子不要钱。而我心里又非常明白,每天高强度高海拔的运动,必须需要这些营养补充,到了第四天已经是每一口都摇摆许久才能下咽。
在前几日营地写入住登记簿的时候,总是写在我前面一个的职业是“CEO”的瑞典人Peter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终于在第四天休息的地方遇到了。我们到了一处平地休息,过了一会Peter和他的向导也来了,山脊风大,他就脱下了汗湿的衣服,掀起衣服的一瞬间,一股甜甜腻腻的白巧克力味就荡漾在空气中。我呆呆地看着他的六块腹肌,Godlisten喊了几次Twende(走吧),我才磨磨蹭蹭地离开。
没想到路人带来的享受还不止如此,快到午饭营地遇到一个穿着牛仔裤和粉红毛衣的女士,大约50岁上下,她十分惬意地摘花拍照悠悠闲闲地走着,跟一旁大汗淋漓闷头走路的我们画风完全不同。我们吃午饭的时候,她就坐在我左边整理,扭开口红对着镜子描抹,身上一阵阵脂粉幽香飘过来,真是这几天闻过最lady的味道了。尽管啃着手中炸到干瘪的鸡腿,但竟然还有些心旷神怡。
这时候,坐在我右边的向导Godlisten的味道也适时地传来,我这次的向导Godlisten,乞力马扎罗最年轻的向导,还有组织授予的杰出青年登山家的荣誉勋章,简直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前几天我和他谈笑风声,学习路上的植物,熟悉当地的一套爬山理论,他的味道算是接触过的当地人中清淡的,而且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已经相当融入。
第四天的攀爬总体来讲有些淡而无味,风景平平,多是在山谷中上上下下。而且晚上就要冲顶,完成最重要也是最艰苦的一段,心中就像在为战斗吹擂一般地激动。
头灯打在地上,映照在地上的一圈光束,视野内的不像是照亮了世界的一角,而像是闭上眼睛的光点,这灯光让前进更像是在无尽黑暗中去往一个虚无的目标。悲壮一些,像是在科罗诺斯的俄狄浦斯一般行进,那此刻的Godlisten就是我的妹妹和女儿安提戈涅支撑着我。
朗费罗的Excelsior,
作为一个先天性便秘患者,我却一爬山就要拉肚子,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也不例外。我告诉Godlisten后,他胸有成竹地带我上升了十几米停在了一块巨石前,告诉我可以到石头后面去。因为穿的是背带裤,我就脱下身上租的中国产哥伦比亚厚棉袄给单薄的Godlisten套上,拿了卷纸跳到石头后面。
才看到眼前已是一个颇具规模的washroom,各种形状颜色的干硬的存在。即便他们数量众多,其实在这样的温度下是不会有任何味道的,但长期的反射让嗅觉也产生了幻觉,仿佛他们都散发着新鲜同胞的味道,于是我也没有任何想法了赶紧站起来爬回去。
出发前Godlisten告诉我,如果觉得想要吐就吐,是件好事,但实际上全程我不仅没有一点点要吐的感觉,还不断地觉得要吃更多的东西。因为没有带表,估计大约每一个小时我就会告诉Godlisten我饿了,于是他就会找一块相对避风的地方坐下,他没有带吃的,我分他士力架,他就龇牙咧嘴说甜的牙疼,我的最爱99能量棒他又觉得味道恶心。 于是每次都是我啃着糖棒,他就抿几口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是进山之前在买肉的地方买的,登山公司的领导一个名叫Innocent的一米九大汉把它装进我的头包告诉我这是要保留到summit day提供能量的,这应该是向导的一个传统,尽管也许红牛应该更有用,但是可口可乐在当地市场做的太好,铺天盖地的广告已经深入人心了吧。在这样一个因为相对困难而俗称“威士忌”的路线中,我滴酒未沾,却打了许多可乐味的嗝。
半个月前我都没想到要来非洲,但之后的机缘巧合让我站在了山顶。路上遇到的另外一个向导Freddy教我的一句斯瓦希里语,
Milima haikutani ila binadamu tunakutana(The mountains can’t meet, but people can meet) 山就在那里矗立无言无变,但正是人类之间多变的际遇才让我们与山相逢。
。。。花枝玩啊玩就完了,当然不是!快写啊快写(这里待写。。)
出发第四日,行走在四千米的荒原之上,裸露的山风吹在湿透的后背上,我止不住地打了一串喷嚏,走在前面的向导Godlisten掉头冲我璀璨一笑:“你知道吗,当你打喷嚏的时候说明有人在想念你,也许是你的妈妈。” 没想到这自欺欺人的“愿言则嚏”倒是传遍亚非大陆,但当他提到妈妈,便想到妈妈做的一桌子红烧河虾,油炸藕夹……再想到今晚又要重复下咽一堆稀稀黄黄的食物,脚步更又沉重了许多。
其实厨师的食物也并非一直让我如此犯愁。乞力马扎罗是我第一次长途爬山,当然也是第一次体验喜马拉雅式攀登。当结束第一天三个小时平缓爬坡的行程到营地的时候,发现帐篷已经被搭好,掀开一看防潮垫睡袋都准备妥当,然后我的“waiter”就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爆米花送到我的面前,加上削好的牛油果,这些还只是开胃,随后他会铺一张野餐布,放上各式调料从咖啡粉到雀巢到奶粉应有尽有,然后开始上前菜,主食,小食,甜品水果。一直以来到营地苦逼泡面的我哪里享受过这个,我嘬着爆米花觉得开心得简直飞跃了非洲之巅。但日复一日,我发现主食颠来倒去都是加了黄油的螺丝面,加了黄油的汤,加了黄油的粥,食物之油腻绝对让人怀疑这里黄油是路边树上结的果子不要钱。而我心里又非常明白,每天高强度高海拔的运动,必须需要这些营养补充,到了第四天已经是每一口都摇摆许久才能下咽。
在前几日营地写入住登记簿的时候,总是写在我前面一个的职业是“CEO”的瑞典人Peter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终于在第四天休息的地方遇到了。我们到了一处平地休息,过了一会Peter和他的向导也来了,山脊风大,他就脱下了汗湿的衣服,掀起衣服的一瞬间,一股甜甜腻腻的白巧克力味就荡漾在空气中。我呆呆地看着他的六块腹肌,Godlisten喊了几次Twende(走吧),我才磨磨蹭蹭地离开。
没想到路人带来的享受还不止如此,快到午饭营地遇到一个穿着牛仔裤和粉红毛衣的女士,大约50岁上下,她十分惬意地摘花拍照悠悠闲闲地走着,跟一旁大汗淋漓闷头走路的我们画风完全不同。我们吃午饭的时候,她就坐在我左边整理,扭开口红对着镜子描抹,身上一阵阵脂粉幽香飘过来,真是这几天闻过最lady的味道了。尽管啃着手中炸到干瘪的鸡腿,但竟然还有些心旷神怡。
这时候,坐在我右边的向导Godlisten的味道也适时地传来,我这次的向导Godlisten,乞力马扎罗最年轻的向导,还有组织授予的杰出青年登山家的荣誉勋章,简直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前几天我和他谈笑风声,学习路上的植物,熟悉当地的一套爬山理论,他的味道算是接触过的当地人中清淡的,而且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已经相当融入。
第四天的攀爬总体来讲有些淡而无味,风景平平,多是在山谷中上上下下。而且晚上就要冲顶,完成最重要也是最艰苦的一段,心中就像在为战斗吹擂一般地激动。
头灯打在地上,映照在地上的一圈光束,视野内的不像是照亮了世界的一角,而像是闭上眼睛的光点,这灯光让前进更像是在无尽黑暗中去往一个虚无的目标。悲壮一些,像是在科罗诺斯的俄狄浦斯一般行进,那此刻的Godlisten就是我的妹妹和女儿安提戈涅支撑着我。
朗费罗的Excelsior,
作为一个先天性便秘患者,我却一爬山就要拉肚子,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也不例外。我告诉Godlisten后,他胸有成竹地带我上升了十几米停在了一块巨石前,告诉我可以到石头后面去。因为穿的是背带裤,我就脱下身上租的中国产哥伦比亚厚棉袄给单薄的Godlisten套上,拿了卷纸跳到石头后面。
才看到眼前已是一个颇具规模的washroom,各种形状颜色的干硬的存在。即便他们数量众多,其实在这样的温度下是不会有任何味道的,但长期的反射让嗅觉也产生了幻觉,仿佛他们都散发着新鲜同胞的味道,于是我也没有任何想法了赶紧站起来爬回去。
出发前Godlisten告诉我,如果觉得想要吐就吐,是件好事,但实际上全程我不仅没有一点点要吐的感觉,还不断地觉得要吃更多的东西。因为没有带表,估计大约每一个小时我就会告诉Godlisten我饿了,于是他就会找一块相对避风的地方坐下,他没有带吃的,我分他士力架,他就龇牙咧嘴说甜的牙疼,我的最爱99能量棒他又觉得味道恶心。 于是每次都是我啃着糖棒,他就抿几口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是进山之前在买肉的地方买的,登山公司的领导一个名叫Innocent的一米九大汉把它装进我的头包告诉我这是要保留到summit day提供能量的,这应该是向导的一个传统,尽管也许红牛应该更有用,但是可口可乐在当地市场做的太好,铺天盖地的广告已经深入人心了吧。在这样一个因为相对困难而俗称“威士忌”的路线中,我滴酒未沾,却打了许多可乐味的嗝。
半个月前我都没想到要来非洲,但之后的机缘巧合让我站在了山顶。路上遇到的另外一个向导Freddy教我的一句斯瓦希里语,
Milima haikutani ila binadamu tunakutana(The mountains can’t meet, but people can meet) 山就在那里矗立无言无变,但正是人类之间多变的际遇才让我们与山相逢。
。。。花枝玩啊玩就完了,当然不是!快写啊快写(这里待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