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
![]() |
我正在听 | 鸽子
听别人的歌,写自己的故事
毫无疑问,我是因为宋冬野才更加喜欢民谣的,我喜欢《鸽子》,但是我更喜欢《莉莉安》,但是一想到这个故事,我还是选择了《鸽子》,应该是没有错的。
从渴望翅膀到不再需要翅膀,生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你一个人行走的时候,你会希望有个温暖的人在路上等你吗?
这是一则滥竽充数的故事
1.车外
GZ的天气尤其热,能在外面奔波的人都是为了生计的人,我尤其讨厌汗流浃背的感觉,新穿的衣服,走不了几步路,全是汗,一阵味道,我受不了这样子,但是为了生计,都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当我遇到一种人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佩服他们还是觉得他们很可恶,管你天气风调雨顺,他们总是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席地而坐,甚至睡在上面,他们也可以不用在意头发多乱,衣服多脏,他们的标配都很人性,这是我佩服他们的一点。有时候又觉得他们很可恶,怎么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坐在那里,或坐着,或睡着,然后他们就可以获得他们需要的了,这应该也是为了生计的一种,仿佛就在说:你看我都这样了,你还不发发善心吗?
生活的方式多种,他们也是选择了其中一个。
我比较肤浅,这个社会问题太深刻了,我也讨论不来。当然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还是很善良的,他们愿意帮助这些人,但是很抱歉,我刚好不是,我不会去打扰他们的生活,不管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我都没有,我就一个旁观者,我觉得我很无情,对于他们,我怎么就没有一点点恻隐之心呢?我这种人,在外面就应该被打吧。
当我急冲冲地赶路时,我看到他们睡着,我会讶异,会不解,但是我不会很善良地过去帮助他们,我总是一走而过。有一小部分的人,不选择帮助他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厌其烦地主动索取,但是却没有付出应有的劳动,就觉得不应该帮助他们。
当然,这也是一种声音。
终于不要脸地凑够字数了,我要进入正题了
但是有一个人,我仍旧记忆犹新。
她和其他人一样,也是坐在地上,但是不是在天桥下,或者是步行街那些人流多的地方,她坐在一个比较讲究的地方,一个餐馆的某个角落,不是那种乞食位置。我觉得她应该是多次尝试过的,调整过的。由于路比较窄,无可避免我会经过她的身边,我看到她,有种本能地躲避,我害怕她会直接走到我的面前,那样我会很无措,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如果太过无情,就会伤害到人,我不愿意这样,我不愿意以任何的形式打扰到别人的生活。
但是,我想多了。
当我看到她的时候,我被她的眼神震撼到了,她的眼神紧盯着从餐馆出来的人们,她以她独有的方法,去判断这个人的行为。
她动了,她掸掸了衣服,尽量让自己精神一点,等到某一家子从饭馆出来,然后上了车的时候,她站在了车的前面,我看到了车里面的人疑惑的样子,她打起了手势,这时候车主才领会到了。
她在打手势,帮车主从狭窄的路安全地调转车,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她好像跟我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我没办法去形容那种感觉,我好像被人打了一下脸,好像被冷水从头浇到了脚,很羞愧,很惊讶。
很多受过她帮助的车主,等到车安全开出去的时候,都会给予她应有的报酬,仿佛约定俗成一样,给的人不会尴尬,接受的人也不会羞愧。整个过程,她都表现得很自在,坐下去,站起来,她还是她,一辆接着一辆,她就那样获得了她应有的报酬。
当然,也有些车主没有停下来,把车一直往前开,甚至没有说一声谢谢。她也没有任何不满,还是一样,坐下来,等着人们,然后再站起来。
我还是走了。
但是她还会在那里吗?
她的坚持是什么呢?
她热爱生活,吗?
2.车内
小孩:爸爸,刚才那个老奶奶是谁啊?她怎么站在我们车前面?
爸爸:就是来骗钱的骗子,爸爸见得多了,以后见到这种人不要搭理他们。
小孩:好的爸爸,老师也说过骗子很坏的,我不喜欢他们。
车内,欢声笑语。
车一直开着。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