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局:银壶戗刻,冰尖上的舞蹈
戗(qiang,一声),也称之为刻,银壶錾刻工艺中特殊的一种,戗刻出的纹饰呈浅浮雕的效果。戗錾工艺,是在平面上戗出沟槽线,使纹样形成凹凸面,造成明暗差异,以表现其立体感和空间。
戗錾有别于平錾,浮雕錾,是一种对工艺要求极高,对匠人要求最为苛刻的錾刻工艺,而将戗刻工艺用在烧水的制作更是难上加难。据精工局老匠人讲,纯手工银壶的壶壁厚度一般约在0.7mm—1mm之间,在银壶的壶壁上戗刻花纹,需要使用特殊的錾刀剔除0.3—0.5mm厚度的银子,使錾刀所过之处成为凹槽,这样由于光线的反射差异造成明暗变化,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如此薄的银片上戗刻,既要塑造精致细纹,又要保证银片的完好无损,精工局釜师将其称做“冰尖上的舞蹈”。据精工局老匠人介绍,戗刻是个细活,戗无锋,刻有锋,讲究“指力、腕力、腰力”的协调配合。錾刻银壶纹样的时候,需要准备几十把不同用途的錾子,在敲打的过程中将气力凝聚到小锤上,然后把握好之间的力度,将其传送到金属錾子上,锤子紧跟着凿子,手指捏着凿子时抬时转,最后在银壶表面形成一条条纹理。
中日在戗刻技法上是有些区别的,国内戗刻多以粗细不同的錾刀混合使用,日本则类似用毛笔写字,抑扬顿挫,用一把刀表面由粗刻到细纹。在戗刻题材上,日本多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方向,寄情于山水,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日本历史的传承积淀。我国银壶戗刻的花纹多是梅兰竹菊等植物,借物言志,既不失风雅,又反映精神的诉求。此外,随着银壶的发展,人物肖像,龙凤呈祥,还有一些浓烈中华文化色彩的图案陆续的也通过戗刻的方式展现在手工银壶上。
文来源于文创造物精工局(V:t18801180988)
![]() |
戗錾有别于平錾,浮雕錾,是一种对工艺要求极高,对匠人要求最为苛刻的錾刻工艺,而将戗刻工艺用在烧水的制作更是难上加难。据精工局老匠人讲,纯手工银壶的壶壁厚度一般约在0.7mm—1mm之间,在银壶的壶壁上戗刻花纹,需要使用特殊的錾刀剔除0.3—0.5mm厚度的银子,使錾刀所过之处成为凹槽,这样由于光线的反射差异造成明暗变化,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 |
在如此薄的银片上戗刻,既要塑造精致细纹,又要保证银片的完好无损,精工局釜师将其称做“冰尖上的舞蹈”。据精工局老匠人介绍,戗刻是个细活,戗无锋,刻有锋,讲究“指力、腕力、腰力”的协调配合。錾刻银壶纹样的时候,需要准备几十把不同用途的錾子,在敲打的过程中将气力凝聚到小锤上,然后把握好之间的力度,将其传送到金属錾子上,锤子紧跟着凿子,手指捏着凿子时抬时转,最后在银壶表面形成一条条纹理。
![]() |
![]() |
中日在戗刻技法上是有些区别的,国内戗刻多以粗细不同的錾刀混合使用,日本则类似用毛笔写字,抑扬顿挫,用一把刀表面由粗刻到细纹。在戗刻题材上,日本多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方向,寄情于山水,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日本历史的传承积淀。我国银壶戗刻的花纹多是梅兰竹菊等植物,借物言志,既不失风雅,又反映精神的诉求。此外,随着银壶的发展,人物肖像,龙凤呈祥,还有一些浓烈中华文化色彩的图案陆续的也通过戗刻的方式展现在手工银壶上。
文来源于文创造物精工局(V:t18801180988)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