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爱上一方夏布,种下一棵“感懒树”
![]() |
![]() |
七年之前,杨青走进了荣昌的盘龙小镇,一个机杼声声的老房子吸引了她。“在那个房间,我第一次看到了夏布。它纵横交错的纹理,让我看到了四处漂泊的轨迹。”杨青觉得那一根根丝线的走向,似乎指明了生命的方向,那是可以让灵魂居住的地方。
“我从此可以不再流浪……”从18岁到45岁,从四川南充到重庆到北京再到世界各地,从职业画家、企业高管,到京城记者,IT精英……杨青用二十几年做了人家几辈子也做不完的事。
![]() |
是夏布让杨青结束了流浪。为了将这方简单、质朴的“尺素”,变成一件可以传递爱、传递一种生活态度的载体,杨青已坚持了七年。
阳光斑驳的正午,之外在峨岭蜿蜒、林密的小道旁,找到了杨青的“感懒树”。这是她心灵的归宿,传递“本真生活”的夏布工作室。
![]() |
“传播生活美学,回归生命原点“
我并不是在做产品,我是在做生活美学。”杨青把感懒树作为她的一个载体,传递美好,呼吁人们回归原点。
她希望每一个走进感懒树的人,都能够被浓浓的爱包围。整个人安静下来,忘记生活的烦扰,度过一个慵懒的午后。
![]() |
粉白的墙、布满青苔的水缸、几朵门外采来的小花,工作室处处都带着杨青的美学。入门处的展示架是一段树枝,这是杨青在照母山上捡的。陶罐里的一块漂流木,是她漂洋过海从台湾带回来的。
“家具是印刷厂拆迁时,人家不要的。松果来自世界各地,美国的,土耳其的……”杨青总能把别人眼中没有价值的东西,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
![]() |
“传承千年文化,筑造百年老店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生命被压成了一个段子的厚度。于是,有的人开始寻找出口,想要逃离密不透风的城市。
“东门之地,可以沤苎。”——《诗经》。古老的夏布,拥有一种质朴、本真的气质。
感懒树将这种气质进行了升华。一把轻描淡写的夏布扇子、一方简单印染的手帕,或者一件没有多余修饰的衣服……感懒树传递回归生命原点的理念,又在心理上引起了大众的共鸣。夏布也因此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 |
“我希望夏布能够一直存在下去,成为一家百年老店,希望它能够影响几代人。”这是杨青在谈到夏布未来时唯一的期望。
杨青去日本的时候发现很多的街边小店,可能只有十几平大小的地方,动不动就八十年一百年的历史。这给了她很大的触动,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感懒树长久的存在下去。这其实就是一种传承,把理念赋之以时间,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文化,通过文化去影响人们的行为,让世界变得美好一点。
![]() |
“一切快乐的根源都在于让别人快乐
2013年的时候,感懒树的情况并不好。一些接触到感懒树的人也在议论说这种风格的服装中年人才能接受,年轻人不会喜欢。
当时杨青自己也一度开始怀疑,年轻人对这种传统、素雅的衣服是不是能够接受。但是后来一个展览中,一对母女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女孩很年轻,可能只有十八、九岁,但特别喜欢我们的衣服。他们在城里找了好几个月,才找到我们。”杨青说,感懒树正在影响更多的人……
![]() |
现在,感懒树签约了一批年轻的设计师。“年轻设计师可以为感懒树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他们创新的思想与夏布这一传统手工艺也能够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这些年轻人让杨青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她想帮助这些仍在漂泊的人找到心灵的归宿……
![]() |
![]() |
不要世俗,不要复杂,
放慢脚步,静下来,
思考,你究竟要什么…
![]() |
![]() |
![]() |
![]() |
产品设计上,
处处在表达:
我是如此的精心。
![]() |
![]() |
![]() |
![]() |
![]() |
部分图片由感懒树提供
@感懒树
![]() |
Add:重庆渝中区鹅岭正街1号(原印刷二厂)
![]() |
-
Hz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8 21: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