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喜欢听摇滚?
![]() |
故事要先从一个梦说起。
我的很多灵感的来源都来自于梦,梦在引述你的潜意识,它会翻吐出你一直在隐藏的情绪,抑或厌恶、抑或渴求。我经常会梦到对妹子的渴求,大多是对往日情愫的构想,每当醒来,总会感到怅惘,但我今天要写的是厌恶,隐晦的厌恶。
这个梦是这样的,我好像因为说了一些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这在我的人生中并不鲜见——而堕入了一间坏事的激流,周围所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用言语提醒着我,我必须快些逃走,否则我就命不久矣。这就很像我幼年时曾受到的警告,我弄坏了一个高年级胖子的玩具,于是在玩耍时经常有人提醒我那个胖子在搜捕我,只不过在梦境中,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去逃的,我不知道家在哪里,我不知道谁在意欲何为,这是一个带有卡夫卡意味的迷局,它赐予我的只有一种疏离的逃遁感。
这种奇妙的疏离感来源于一种绝望,一种对本我以外个体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针对一个群体的,除我以外的具有集体价值观的群体,简单来说,就是屁民。每个个体的价值观属性都是不同的,所以人是孤独的,而群体又有一个很奇妙的同化作用,会使人的判断力降低,从而使价值观粘合,而没有粘合进去的人就会疏离。屁民就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他们大多没有锋利的棱角和敏锐的思维,稍加引导就会对一种观点认同,就像流向瓶口的沙子一样。他们会崇拜神明,信仰力量,他们还会被引导变得极端,成为暴民,然而那也是少数,他们缺乏暴力的棱角,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站在胜利者的护盾背后,对失败者口诛笔伐。
就像种种热门事件下的热门评论,就像种种不转不是X国人的盲目言辞,他们就像是被蜂蜜香味吸引的蚂蚁,却啃食着沾满了血的馒头。我想令我做出这样梦的诱因可能是那个歪嘴大妈在微信群里转发的骇人听闻,什么战争要爆发,什么抵制某国商品,那些她从不知道真相的无脑言论借她之手混淆视听,而那个大妈,就住在我的隔壁,我从未感觉到我离那种疏离感与反抗感那么近,然而我没有发声,与之论道,徒而无益。
最恶老妇人。
这种老妇人不是特指某些人,而是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代表着人类的浅薄、狭隘、无知与刻薄的存在。在人类的各个年龄段和性别分层中,老妇人是这种形态的终极进化。
而摇滚,就是要反抗老妇人。
摇滚乐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他宣扬个人,崇尚反抗。不同于交响乐的高雅与伪善,不同于流行乐的平庸与媚俗,摇滚乐永远以一种青年的形象示人,他狂躁,他愤怒,他在反抗,反抗人类的浅薄与麻木,丑陋与残忍,反抗堆积了一生无知毒素的老妇人。
涅槃用颓废的嘶吼来反抗丑恶,平克弗洛伊德用哲理来点化沉沦,世界就是一堵迷墙,每个平凡的个体就是砌墙的砖石,有些人成了国家的傀儡,有些人成了无知的拥趸,他们就是愚蠢的现实,而独立在墙外的个体,他们彷徨而孤独,有人会去宣泄,有人会变得迷失,而他们在心中也会堆砌出一堵墙,将自己隔绝在里面。科特柯本总说别人并没有听懂他的音乐,不仅是对其他个体的不信任,更是自己孤独的墙形成了一座堡垒,隔着冷酷的砖石,传出一声声呐喊。
如果自我都无法读懂本我,那一个个体怎么会读懂另一个个体。
所以摇滚不会被听懂,那本是孤独的音乐。
哦,那个梦还有一个奇妙的结尾,我貌似以很庸俗的方式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概说了很多,鉴于梦境的荒诞,在被人通缉的逃跑之前,发一条社交信息貌似会带着对乌合之众的反讽,具体不记得了,只记得,貌似最后问了一下是否有人一起开黑打游戏,你看,我的文章总是这样,我相信人本就是庸俗的,无论你怎么孤独,都无法甩脱一身丸泥,life sucks,that's for sure.
或许,我真的只是太想玩守望先锋了。
Rock n Roll!
(完)
-
戏作三昧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0 23: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