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忆有颜色
每个人在我的回忆里,都有属于他自己独特的颜色。
——题记
![]() |
这个夏天,颜色尤其多。
分享一下我生活中细微的片段,不奢华却足以让我心生欢喜的片段,这种喜悦多么昂贵,又多么奢侈。如果不记录下来,我怕日后会留有遗憾。
昨天,妈妈说给我买了新的床单,让我看看好不好,原来是淡蓝色的,妈妈说夏天不再适合粉红色了,我突然沉默了。并不是不喜欢蓝色,只是,现在看见蓝色会想起很多,会想起那个梦,也会想起梦里出现的那个人。
七月初的时候,我坐上火车,前往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城市。对火车的印象一直不好,总是慢吞吞的,一点都不善解人意,不明白旅人的时间有多紧,总是浪费掉旅行的大半光阴。所以,我通常会选择睡觉,短暂的睡眠会让我暂时逃避掉现实的枯燥和乏味。
另外,火车上的空气真的很杂,常常混合着不同的味道,所以有轻微型鼻炎的我不得不戴口罩。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在火车上度过的慢慢时光,原来早就成为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正因为在车上的无聊,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终点的美好。而且,后来也明白了,也不见得每一段火车上的时光都是无聊的。
对面是一对母女,还带着一个小男孩,印象中小男孩很活泼,也很吵,从上车后就一直没安静过。邻座是一个男生,高高的,瘦瘦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只记得,他穿的是蓝色的衬衫,对,不是千篇一律的白,而且少见的清新的蓝。从坐下来之后,就一直在玩手机,时不时抬头望后方,我猜想他应该是在找朋友。
手机里放着我薛的歌,我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并压低了帽檐,准备睡觉。十几个小时,真的很难熬。
不经意瞥见他手机在放的歌,是《初学者》的封面,原来他也在听我薛的歌,耳机里刚好也在放这首歌。所以,自然多看了两眼,这时,才发现,他的手很好看,骨节分明,修长修长的,或许是他本身太瘦的缘故,指甲修剪的很好,刚刚好的长度。
作为一个手控,自然是毫无抵抗力的。后来,对面不知何时多了一位阿姨,原本是三个人的座位骤然变成了四个人,自然是很拥挤的,还在想要不要叫阿姨坐过来,因为刚好我们这边多出来一个空位。
没想到,他比我先开了口。蒽~我记得他讲的是方言,虽然听不大清,但口吻刚刚好。后来,我偷偷把耳机音量调小了一点,所有的声音都刚刚好。
后来的后来,聊了很多,聊我薛的歌,聊学校和专业,聊旅行和归家,我笑他的名字和林俊杰只差一个字,他笑我天天在外面飘放假了还不回家……后来他也说,他没有在找朋友。无关痛痒的话题让时间变得不再那么无聊,也让时间突然之间过得很快。
匆匆相遇的人,大概也会匆匆离散的吧!没过多久,他推了推我的肩,指向窗外,我顺着他手的方向望去,灯红酒绿的,“喏~我家!”他笑着说。我突然很自私的想时间就此停留。
第一次觉得,火车上的时间过得这么快。相处有没恨短!谁又能咬定自己不是过客呢?所以,到站了,终归还是要说再见的。
一直觉得再见这个词语,本身就含有离别的意义,我不喜欢离别,所以,不喜欢用它。又或许是它本身的书面意义太强,总显得有些沉重,给人的感觉总不抵byebye来的口语化和轻松,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不怎么用它了。
可是,他走的时候,说的是“再见!”
不喜欢看着别人的背影离去,总觉得那时的自己,像是被丢弃掉的小孩,会委屈、会忍不住想要放声大哭。
这么多年,还是没能改掉这个习惯。所以,最后的回忆当然是上一幕,我自私的把记忆里的时间停在了那一秒。
“昨天的再见,是再也不见还是再次相见呢?”后来的我,还这样傻傻的问过他,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都知道,人海茫茫,相见怕是多难!
后来看《大学生来了》,我薛说,人生中,有多少人是见过一次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的。突然觉得很难过,是吗?那怎么办。丢下一个大哭的表情,然后就没了下文。
到站了,有人下车,自然也有人重新开始自己的旅途,过道里的人来来往往,身旁的人换了又换,他们像很多人,却再也没有一个人像他。我把头扭向窗外,明明是漆黑一片的魅影,却执意不肯离开视线。
困意袭来,我开始昏睡过去,消磨殆尽这漫漫长夜,迷迷糊糊的在梦里,看见有一片蓝色。
“怎么样?好看吗?”回忆被妈妈的话打断,思绪回归于现实。“好看!不像单调的白色,蓝色刚刚好!”
望着眼前的一片蓝,我想起了他,那个层
曾短暂相处过的人,那个手很好看的人,那个笑起来略带腼腆的人,那个穿蓝色衬衫的人。
时光流转,谁还用日记本?很多人被我写进日记里,或寥寥几笔,或长篇大论,或偶然提起,或从始至终。
他是不怎么玩QQ的人,所以我料定他不会看见,有的人,只适合被写进故事里。但我知道,他都知道。
文章末尾,特附上许嵩的《摄影艺术》,只因里面的几句歌词。“拍过我的人/傻笑的多诚恳/摁下了快门/晓得心动不长存/拍过我的人/体谅了我的冷/热情没及格/真性情得高分”
我想,如果回忆有颜色的话,那他于我,是蓝色,不深不浅的蓝。
木子枍谙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