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谷频、哑者无言、叶琛三位诗人写的简短推荐语
缺 陷
浙江/谷频
钟声哑了,那是低悬的月亮
不愿让失眠导致黎明的迅速来临
山坡矮了,那是溺于河流的泥石
不愿让想象维持水面的平静
掌纹乱了,那是忽视的锁孔
不愿让思念带走那把虚幻的钥匙
海风重了,那是在雾中的鱼群
不愿让诱饵抽掉自已逃亡的骨头
推荐语:这首小诗两行一个层次,从对黎明的拒绝到坚持逃亡的决绝,力度不断加强。并不直露的题旨反而带来很动心的阅读体验:可能每个人内心的那一点坚持都能从中获得共鸣。(啊呜)
中年人
浙江/哑者无言
他准备跨过独木桥
到河对岸去
那里的年轻人交谈正欢
但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
并挡住了去路
中年人背着气若游丝的老人
一直低头赶路
身后的妇人牵着幼小的孩子
面有戚容。他们的包裹
布满风尘
不断上涨的河水
抬高了对面的喧闹
桥面因此湿滑、逼仄
但中年人依旧
没有停下来
中年人面无表情,迎面走来
直到走进他的身体,和他
完全重合。他听到了
骨头碎裂的声音
从自己身体深处传来
推荐语:这首诗将中年的来临隐喻为一次偶遇,举重若轻。家庭和生存环境的压力都现实得让人喘不过气,虽然从迎面到重合的过程是超现实的,但骨头碎裂的声音却又分明如在耳侧。(啊呜)
豆荚
浙江/叶琛
给我以妄想的是它开裂的空隙
那寂静强烈的原野气息
在黄昏里,不止一次
叙述着成熟的经历:缓慢、丰饶与残缺
为了获得更多自由
它顺从物种的命运,在泥地里
应用生命的开始
并收紧一颗种子光滑如水的春天
如今,它回馈我金色光泽
这些增殖内心的抚慰,像是找到了
回家的路
我们站在了一起
用一次爆裂相互挤压着。土屋的一角
余辉正裹挟一粒轻尘
从后窗进来
那么准确地找到我们堆放的孤独
推荐语:成熟后孤独,或者衰朽后孤独,谁知道呢。努力成长了,可生命最后必然会蒙灰,这是终极意义上的沉痛;而带来灰尘的却又是余晖,那到底是什么被照亮?孤独吗?还是生命成熟的完成?(啊呜)
浙江/谷频
钟声哑了,那是低悬的月亮
不愿让失眠导致黎明的迅速来临
山坡矮了,那是溺于河流的泥石
不愿让想象维持水面的平静
掌纹乱了,那是忽视的锁孔
不愿让思念带走那把虚幻的钥匙
海风重了,那是在雾中的鱼群
不愿让诱饵抽掉自已逃亡的骨头
推荐语:这首小诗两行一个层次,从对黎明的拒绝到坚持逃亡的决绝,力度不断加强。并不直露的题旨反而带来很动心的阅读体验:可能每个人内心的那一点坚持都能从中获得共鸣。(啊呜)
中年人
浙江/哑者无言
他准备跨过独木桥
到河对岸去
那里的年轻人交谈正欢
但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
并挡住了去路
中年人背着气若游丝的老人
一直低头赶路
身后的妇人牵着幼小的孩子
面有戚容。他们的包裹
布满风尘
不断上涨的河水
抬高了对面的喧闹
桥面因此湿滑、逼仄
但中年人依旧
没有停下来
中年人面无表情,迎面走来
直到走进他的身体,和他
完全重合。他听到了
骨头碎裂的声音
从自己身体深处传来
推荐语:这首诗将中年的来临隐喻为一次偶遇,举重若轻。家庭和生存环境的压力都现实得让人喘不过气,虽然从迎面到重合的过程是超现实的,但骨头碎裂的声音却又分明如在耳侧。(啊呜)
豆荚
浙江/叶琛
给我以妄想的是它开裂的空隙
那寂静强烈的原野气息
在黄昏里,不止一次
叙述着成熟的经历:缓慢、丰饶与残缺
为了获得更多自由
它顺从物种的命运,在泥地里
应用生命的开始
并收紧一颗种子光滑如水的春天
如今,它回馈我金色光泽
这些增殖内心的抚慰,像是找到了
回家的路
我们站在了一起
用一次爆裂相互挤压着。土屋的一角
余辉正裹挟一粒轻尘
从后窗进来
那么准确地找到我们堆放的孤独
推荐语:成熟后孤独,或者衰朽后孤独,谁知道呢。努力成长了,可生命最后必然会蒙灰,这是终极意义上的沉痛;而带来灰尘的却又是余晖,那到底是什么被照亮?孤独吗?还是生命成熟的完成?(啊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