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
雖然覺得劇情太過跳躍,太過刻意,太過戲劇化,有點不合情理,但看到克郎回憶最後信的片段時,眼淚一下不知道怎麽就盈滿眼眶,忍著不讓它掉下來。這本書裏經常有樂隊出現,可以看出東野圭吾也是一個音樂愛好者,和村上春樹一樣,都會出現經典的國內外樂隊。現代文學和音樂離不開關係。這部小說,構思非常不一樣,先介紹發生在解憂雜貨店的離奇事件,再來告訴我們解憂雜貨店的來歷,剛開始我還以為是短片小說,後來發現不是的。整部小說,都已浪矢雜貨店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說,就好像浪矢雜貨店是一條項鍊,而小說的每一章都是項鍊上的寶珠,看到了第三章我才明白作者原來是這樣構思的。有種恍然大悟,豁然開朗的感覺。在看得過程中一直忍住要掉眼淚的衝動。看到第四章結束時,原來有時候你看電影的感受,並不一定是電影想要表達的觀點,更多的是你結合了自己的感受來感覺這部電影,這大概就是千個讀者就有千個哈姆雷特,有時候感覺也會騙人。不同的時段,不同的經歷後看,有可能感受完全不同,有時候不要太過相信自己的感覺。被自己的感覺綁架,還不自知。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