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的赛跑
“东西都收拾好了吧?”
“嗯。”
“我刚才看到街上卖的香蕉挺好就给你买了几个,你不是喜欢吃香蕉吗?走的时候带上几个,在路上吃。”
“不想带,一会儿吃个就行。”
“嗯,那把冰箱里的牛肉,鱼块,还有煮的鸡蛋,酸奶都带点?”
“哎,你不用管了,我装的东西够多了,不带这些了。”
“那好吧。”
母亲又看了看我,如果我没有回应的话,她可能会为我准备一麻袋的东西,打包好让我带走,只要是她认为好的,我需要的。
母亲每天早晨七点多就要起床去上班,通常我一觉醒来的时候,是看不到她的身影。离家前一天,我照例起床准备去厨房自己做点吃的,打开锅,一腾热气,里面静静躺着焙得金黄的油馍,电饭煲里也做好了粥,母亲知道我爱吃鸡蛋,还特地煮了两个水煮蛋。一瞬间情不知所起,所有对母亲的愧疚涌了出来,心酸不已。
母亲自小对我既严厉又宠爱,她只身在外,每隔一两个月回来看我一次,每次都买了好多我爱吃的零食,喜之郎果冻,妙脆角,小小酥,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她会帮我好好洗次澡,“大鹏,看你弄得像个山西挖煤的,当初在集市上捡到你的时候,白白胖胖,像个瓷娃娃。”我知道她又骗我说我是捡来的,似乎每个母亲都是这样骗孩子,直到她动手之后,我对捡来这件事便深信不疑。有次我去姨姨家玩,看到桌上的一块钱就随手装进了口袋,回来之后去了小卖部买了包干吃面,母亲问我从哪里来的钱,我就告诉她在姨姨家桌子上拿的,她一听,脸色煞白,把我的干吃面一把夺去,直接狠狠地摔在地上,扒了我的衣服,就往我屁股上打,“让你拿别人的钱,让你手长。”我还没反应过来就一阵疼痛上来,本能地哇哇大哭,“小小孩儿不学好,以后还敢不敢?”母亲瞪大了眼睛,厉声吼道“敢不敢了?”我边哭边求饶,“不敢了”。像这样的挨打还有过好几次,因为耍酷,骑自行车下坡的时候把双手插在口袋里,不握手把,结果把弟弟摔了骨折,不写作业不背诗,都是挨揍的原因。每次打完了她又会心疼不已,给我做好吃的,尽管这种教育方式不太科学,但母亲却成功改掉了我性格中的劣性。
和母亲关系破裂是在高中的时候,她对我越发严格,学习越发看重,我又刚好处在青春叛逆期,她说什么总是和她顶嘴,常常和她吵起来,每次周末回家,尽管她为我准备了她认为好吃的饭菜,甚至专门跟着电视上的做饭节目学着为我做菜,我是不领情的,匆匆吃完饭就直接回到自己房间,饭桌上要是她问起我什么事,我只是低头点头。我心里认为她是只看重我的成绩,所以学习成绩好她便会对我少些束缚,当时流行玩CF,母亲是明令禁止我去网吧,不允许我玩游戏,我虽嘴上不说,心里愈发对她冷漠。偶尔她走到我房里,“怎么了,看你好像不开心,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我头也不抬,“没有,没什么事。”,这样的谈话就这样无疾而终。直到有一次星期天回到学校后,第二天穿好从家里洗好的衣服,拿饭卡的时候,摸到了一张叠好的纸,原来是母亲的一封信。
大鹏,不知道这些日子为何,总感觉妈妈和你的关系越走越远,妈妈很想了解你的生活,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也希望你能和我分享。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不是生来就具有做好妈妈的本能,妈妈也需要摸索,妈妈也想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这样妈妈才能改正,妈妈一定会努力做一个好妈妈,妈妈真的不想让你失望,你也不要让妈妈独自一人,以后有事可不可以告诉妈妈。
看到这封信当时想立刻跑回去,给母亲一个拥抱,只是后来星期再见她的时候,又碍于形式,我也习惯了表面对她冷漠的样子,想和她说声对不起,往往话说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想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得也是这样含蓄,虽没说一个爱字,却一直默默爱着我。后来我也以信的形式给母亲留言,这成了我们之间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
每次回学校的火车总是在夜里出发,母亲有早睡的习惯却坚持坐车送我,可是每次她都要晕车,这次我告诉母亲让她去睡觉,爸爸开车送我就行,她还是坚持要去,并保证这次不晕车。一路担心她,开着窗和她说话,尽量缓解她的难受,每次离别我最怕气氛变得伤感。取完票走到进站口,我告诉他们,“我进站了,你们快回去睡觉吧。”母亲走过来把我书包拉开,又塞了袋子进去,我不耐烦地问她,“又装的什么啊?”她只说了句,“进去吧,好好照顾自己。”上了火车想起来母亲塞的袋子,打开一看,还是晚上回来时她买给我的几个香蕉。
回到成都,和父亲聊微信,才知道母亲那天提前喝了两片晕车药。过一会儿,父亲发来句语音,“你妈刚才给我说,你一走,家里挺冷清的,还有点不适应。”我想起妈妈告诉我,她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时不时胳膊酸痛,就情难自禁。
以前总以为和母亲的关系是赛道上的两名选手,我努力往前跑,她拼命从后面追,我想努力挣脱她的视野,她气喘吁吁地追个不停,只想跑的更远,在她看不见的地方自在。现在才知道她不是我的对手,她从后面赶来,只是想给我鼓掌送水。从小步到大步,她永远是我最有力的支持者,她从未离开过。
“嗯。”
“我刚才看到街上卖的香蕉挺好就给你买了几个,你不是喜欢吃香蕉吗?走的时候带上几个,在路上吃。”
“不想带,一会儿吃个就行。”
“嗯,那把冰箱里的牛肉,鱼块,还有煮的鸡蛋,酸奶都带点?”
“哎,你不用管了,我装的东西够多了,不带这些了。”
“那好吧。”
母亲又看了看我,如果我没有回应的话,她可能会为我准备一麻袋的东西,打包好让我带走,只要是她认为好的,我需要的。
母亲每天早晨七点多就要起床去上班,通常我一觉醒来的时候,是看不到她的身影。离家前一天,我照例起床准备去厨房自己做点吃的,打开锅,一腾热气,里面静静躺着焙得金黄的油馍,电饭煲里也做好了粥,母亲知道我爱吃鸡蛋,还特地煮了两个水煮蛋。一瞬间情不知所起,所有对母亲的愧疚涌了出来,心酸不已。
母亲自小对我既严厉又宠爱,她只身在外,每隔一两个月回来看我一次,每次都买了好多我爱吃的零食,喜之郎果冻,妙脆角,小小酥,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她会帮我好好洗次澡,“大鹏,看你弄得像个山西挖煤的,当初在集市上捡到你的时候,白白胖胖,像个瓷娃娃。”我知道她又骗我说我是捡来的,似乎每个母亲都是这样骗孩子,直到她动手之后,我对捡来这件事便深信不疑。有次我去姨姨家玩,看到桌上的一块钱就随手装进了口袋,回来之后去了小卖部买了包干吃面,母亲问我从哪里来的钱,我就告诉她在姨姨家桌子上拿的,她一听,脸色煞白,把我的干吃面一把夺去,直接狠狠地摔在地上,扒了我的衣服,就往我屁股上打,“让你拿别人的钱,让你手长。”我还没反应过来就一阵疼痛上来,本能地哇哇大哭,“小小孩儿不学好,以后还敢不敢?”母亲瞪大了眼睛,厉声吼道“敢不敢了?”我边哭边求饶,“不敢了”。像这样的挨打还有过好几次,因为耍酷,骑自行车下坡的时候把双手插在口袋里,不握手把,结果把弟弟摔了骨折,不写作业不背诗,都是挨揍的原因。每次打完了她又会心疼不已,给我做好吃的,尽管这种教育方式不太科学,但母亲却成功改掉了我性格中的劣性。
和母亲关系破裂是在高中的时候,她对我越发严格,学习越发看重,我又刚好处在青春叛逆期,她说什么总是和她顶嘴,常常和她吵起来,每次周末回家,尽管她为我准备了她认为好吃的饭菜,甚至专门跟着电视上的做饭节目学着为我做菜,我是不领情的,匆匆吃完饭就直接回到自己房间,饭桌上要是她问起我什么事,我只是低头点头。我心里认为她是只看重我的成绩,所以学习成绩好她便会对我少些束缚,当时流行玩CF,母亲是明令禁止我去网吧,不允许我玩游戏,我虽嘴上不说,心里愈发对她冷漠。偶尔她走到我房里,“怎么了,看你好像不开心,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我头也不抬,“没有,没什么事。”,这样的谈话就这样无疾而终。直到有一次星期天回到学校后,第二天穿好从家里洗好的衣服,拿饭卡的时候,摸到了一张叠好的纸,原来是母亲的一封信。
大鹏,不知道这些日子为何,总感觉妈妈和你的关系越走越远,妈妈很想了解你的生活,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也希望你能和我分享。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不是生来就具有做好妈妈的本能,妈妈也需要摸索,妈妈也想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这样妈妈才能改正,妈妈一定会努力做一个好妈妈,妈妈真的不想让你失望,你也不要让妈妈独自一人,以后有事可不可以告诉妈妈。
看到这封信当时想立刻跑回去,给母亲一个拥抱,只是后来星期再见她的时候,又碍于形式,我也习惯了表面对她冷漠的样子,想和她说声对不起,往往话说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想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得也是这样含蓄,虽没说一个爱字,却一直默默爱着我。后来我也以信的形式给母亲留言,这成了我们之间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
每次回学校的火车总是在夜里出发,母亲有早睡的习惯却坚持坐车送我,可是每次她都要晕车,这次我告诉母亲让她去睡觉,爸爸开车送我就行,她还是坚持要去,并保证这次不晕车。一路担心她,开着窗和她说话,尽量缓解她的难受,每次离别我最怕气氛变得伤感。取完票走到进站口,我告诉他们,“我进站了,你们快回去睡觉吧。”母亲走过来把我书包拉开,又塞了袋子进去,我不耐烦地问她,“又装的什么啊?”她只说了句,“进去吧,好好照顾自己。”上了火车想起来母亲塞的袋子,打开一看,还是晚上回来时她买给我的几个香蕉。
回到成都,和父亲聊微信,才知道母亲那天提前喝了两片晕车药。过一会儿,父亲发来句语音,“你妈刚才给我说,你一走,家里挺冷清的,还有点不适应。”我想起妈妈告诉我,她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时不时胳膊酸痛,就情难自禁。
以前总以为和母亲的关系是赛道上的两名选手,我努力往前跑,她拼命从后面追,我想努力挣脱她的视野,她气喘吁吁地追个不停,只想跑的更远,在她看不见的地方自在。现在才知道她不是我的对手,她从后面赶来,只是想给我鼓掌送水。从小步到大步,她永远是我最有力的支持者,她从未离开过。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