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短片《镜子和钟》
谨将这部电影送给所有的女性。
【关于我】
“我”时常会有一种“一个人”的感觉,这是专属于“我”的一个世界。
我喜欢钟表,但并非是喜欢钟表本身,而是喜欢它们记录时间的功能。所以在电影里,时钟代表了大众时间,手表则代表了“我”的时间。当“我”丢失手表之后,我就失去了时间。
我并不喜欢镜子,因为我从小就觉得镜子里面有某些邪恶的存在。然而当“我”遇到镜子时,“我”却能通过它到达另一个“我”所在的世界了。那里有我向往的,也有我想要躲避的。
【关于另一个世界】
在第二个世界里,“我”会看见一个女人,她是“我”的指路人。因为在“我”遇到麻烦时,是她来提醒“我”、指点“我”。
顺着女人的指点,“我”看到了另一个人。TA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掌控着“我”的时间。倘若我能杀死时间会如何?我时常这样想。最后才发现杀死时间的人,其实正是我自己,因此“我”脖子上的那把刀的主人其实就是“我”自己。
时间流逝着。当“我”再次进入那个世界时,“我”看见了两个女孩子拥抱在一起,而其中一个女孩子就是“我”自己。这里并非全部来自于我内心所想,但我却十分想为某类群体发声。“我”选择了坐下欣赏,因为“我”内心很赞赏女孩子间的别样情感。可当“我”发现其中的一个女孩就是自己时,却下意识地想要逃离。在“我”转身打算逃离这里时,一个拿着“king”和“queen”纸牌的男人站在了“我”的面前,示意“我”做出选择:男人或是女人,你必须要做出选择了。“我”在犹豫之际选择了“king”,和大部分的人一样,在面对男权的时候,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依然选择了服从。
【关于女性的自省】
水代表女人,镜子是通往另一个地方的通道。当女性挣扎的时候,便是她们在审视自己的时候。我把原本“镜子有水流出”改为了“水流过了镜子”,是因为这时候应该让水流过镜子,让她们自己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让她们被那个世界逼迫。
其实到这里,这个世界应该结束了。虽然“我”和大部分的女性一样选择了服从,但这样终究还是过于伤感,我认为很有必要专门展现一下“我”内心的不甘和反抗。因此我在中间补加了一段:以“我”的问句、也是全片主人公唯一的一句台词,问那个男人“你是谁?”开始,随着他手中纸牌的晃动,“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看见了“我”走出柜子吃掉糖果,再以“我”看了一眼男人后吃掉糖果的情节作为结束。
那句“你是谁?”充满了控诉和不满,这是某类女性群体遭受着不公平待遇的表现。她们在看待事物和做出选择的时候希望能遵从内心,却常常无可奈何,因为这个社会太男性化了。因此,在“我”发现、挣扎、迷茫、犹豫、服从的全过程中,那个男人一直在旁微笑地看着“我”,充满玩味。
【关于最终的选择】
最后,“我”选择逃离这一切。逃离了镜子,逃离了时钟,远离了那条能够通往内心世界的道路,远离了时间。然后,“我”来到了第三个世界。
这里有三个人:“我”和两个永远只会拍手的怪人。“我”坐在沙发上,两个怪人坐在我的两侧。在这里,无论“我”做什么,他们只会拍手叫好。而当“我”发现电脑里开始播放“我”的时候,我拿起了刀,对着屏幕比划着…
“我”死了。因为无论在哪个世界,只要是“我”死了,那么我就死了。
(感谢@难打匈 对本文的修正。)
Kingkim123
2016.7
【关于我】
“我”时常会有一种“一个人”的感觉,这是专属于“我”的一个世界。
我喜欢钟表,但并非是喜欢钟表本身,而是喜欢它们记录时间的功能。所以在电影里,时钟代表了大众时间,手表则代表了“我”的时间。当“我”丢失手表之后,我就失去了时间。
我并不喜欢镜子,因为我从小就觉得镜子里面有某些邪恶的存在。然而当“我”遇到镜子时,“我”却能通过它到达另一个“我”所在的世界了。那里有我向往的,也有我想要躲避的。
【关于另一个世界】
在第二个世界里,“我”会看见一个女人,她是“我”的指路人。因为在“我”遇到麻烦时,是她来提醒“我”、指点“我”。
顺着女人的指点,“我”看到了另一个人。TA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掌控着“我”的时间。倘若我能杀死时间会如何?我时常这样想。最后才发现杀死时间的人,其实正是我自己,因此“我”脖子上的那把刀的主人其实就是“我”自己。
时间流逝着。当“我”再次进入那个世界时,“我”看见了两个女孩子拥抱在一起,而其中一个女孩子就是“我”自己。这里并非全部来自于我内心所想,但我却十分想为某类群体发声。“我”选择了坐下欣赏,因为“我”内心很赞赏女孩子间的别样情感。可当“我”发现其中的一个女孩就是自己时,却下意识地想要逃离。在“我”转身打算逃离这里时,一个拿着“king”和“queen”纸牌的男人站在了“我”的面前,示意“我”做出选择:男人或是女人,你必须要做出选择了。“我”在犹豫之际选择了“king”,和大部分的人一样,在面对男权的时候,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依然选择了服从。
【关于女性的自省】
水代表女人,镜子是通往另一个地方的通道。当女性挣扎的时候,便是她们在审视自己的时候。我把原本“镜子有水流出”改为了“水流过了镜子”,是因为这时候应该让水流过镜子,让她们自己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让她们被那个世界逼迫。
其实到这里,这个世界应该结束了。虽然“我”和大部分的女性一样选择了服从,但这样终究还是过于伤感,我认为很有必要专门展现一下“我”内心的不甘和反抗。因此我在中间补加了一段:以“我”的问句、也是全片主人公唯一的一句台词,问那个男人“你是谁?”开始,随着他手中纸牌的晃动,“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看见了“我”走出柜子吃掉糖果,再以“我”看了一眼男人后吃掉糖果的情节作为结束。
那句“你是谁?”充满了控诉和不满,这是某类女性群体遭受着不公平待遇的表现。她们在看待事物和做出选择的时候希望能遵从内心,却常常无可奈何,因为这个社会太男性化了。因此,在“我”发现、挣扎、迷茫、犹豫、服从的全过程中,那个男人一直在旁微笑地看着“我”,充满玩味。
【关于最终的选择】
最后,“我”选择逃离这一切。逃离了镜子,逃离了时钟,远离了那条能够通往内心世界的道路,远离了时间。然后,“我”来到了第三个世界。
这里有三个人:“我”和两个永远只会拍手的怪人。“我”坐在沙发上,两个怪人坐在我的两侧。在这里,无论“我”做什么,他们只会拍手叫好。而当“我”发现电脑里开始播放“我”的时候,我拿起了刀,对着屏幕比划着…
“我”死了。因为无论在哪个世界,只要是“我”死了,那么我就死了。
(感谢@难打匈 对本文的修正。)
Kingkim123
2016.7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